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玉惠  杨思存  王成宝  霍琳 《土壤》2014,46(1):83-87
研究了连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作条件下,农民传统施肥和不施肥均会造成黄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合理施肥能够相对减小产量的降幅,提高黄瓜的品质。随着设施黄瓜连作年限的延长,农民传统施肥黄瓜产量、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减施氮磷肥、增施钾肥有机肥及优化施肥黄瓜产量降低,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均升高,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综合产量和品质两个因素,优化施肥效果最佳,与农民传统施肥相比,产量降幅减小74.7%,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分别提高39.6%、17.7%、29.3%、53.0%、20.7%,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20.6%。  相似文献   

2.
氮对日光温室黄瓜呈味物质、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探讨氮肥用量与日光温室黄瓜风味品质及产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新泰密刺黄瓜主要呈味物质和硝酸盐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90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逐渐降低,有机酸、单宁及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叶片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Vc含量与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叶片SPS、APX和NR活性均显著大于果实的。不同氮水平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差异较大,N300和N600显著高于N0,而N900则较明显低于N0。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不宜超过600.kg/hm2。  相似文献   

3.
有机基质栽培黄瓜化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试验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以蛭石∶鸡粪=2∶1为基质配方,研究了有机基质栽培结合追施化肥对黄瓜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较多的两个处理的黄瓜株高、叶片数和单株叶面积较高,结瓜习性也较好,叶片光合速率也较高,黄瓜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也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果实硝酸盐含量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新泰密刺"黄瓜/黑籽南瓜嫁接苗和"新泰密剌"自根苗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铜胁迫下嫁接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铜(Cu2+)胁迫6 d后,嫁接和自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闻CO2浓度随Cu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电解质渗漏率明显升高,细胞膜透性发生改变;根系和叶片中的营养元素(N、K、Ca、Mg)含量明显降低.嫁接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自根黄瓜,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自根黄瓜.嫁接黄瓜幼苗叶片中Cu2+含量显著低于自根黄瓜,表明嫁接能够明显减少Cu2+向叶片的运输,缓解Cu2+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因子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滨州市博兴、泰安市新泰冬枣示范基地的冬枣园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两地冬枣园生育期主要气象因素、土壤肥力因子以及冬枣果实不同成熟度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因素对枣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大于气象因子, 增施钾肥、有机肥有助于改善两者含量; 雨量大, 偏施磷、氮肥均可提高枣果可滴定酸、游离氨基酸含量, 而偏施钾肥可降低两者含量; 枣果Vc含量的高低受土壤、气候两因素的共同作用, 与土壤中有效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含水量的高低受土壤质地、肥力的影响较大; 降雨量大, 土壤富含Fe、P、Zn等元素可增大果形指数, 使果实近长圆形, 反之则可使果实近卵圆形.此外, 土壤增施Ca、Mg等微肥有利于提高果实含糖量、V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假劣玉米种子为辅料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有机肥对绿洲温室黄瓜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各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提高,温室黄瓜株高、叶片数量、产量性状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果实内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05 t/hm^2的A3处理,其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在黄瓜结瓜的初期、中期、末期均为最高,不同生长时期各处理对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大小均为中期>末期>初期;A3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且果实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品质最优。因此,绿洲温室黄瓜适宜的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05 t/hm^2。  相似文献   

7.
黄瓜是设施主栽蔬菜,长期连作导致根结线虫病发生和危害加重;嫁接是提高黄瓜对根结线虫抗性的有效手段,但不同砧木品种间存在差异。为探明嫁接提高黄瓜抗根结线虫能力的机制,试验选用不同抗性的砧木品种‘云南黑籽南瓜’(低感)和‘甜砧南瓜’(高感),以‘新泰密刺’自根黄瓜为对照,采用人工接种,研究了黄瓜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并探讨了根系分泌物与线虫卵孵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初期,3个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J2)数差异显著,‘云南黑籽南瓜’最少,‘甜砧南瓜’次之,‘新泰密刺’最多;侵入根内的J2均能正常发育为成虫,根内线虫总数以‘云南黑籽南瓜’最少,‘新泰密刺’最多;根际J2数量以‘新泰密刺’最多,‘云南黑籽南瓜’最少;发生二次侵染前,根际卵粒数呈现出相同的特点。黄瓜及其砧木根系分泌物明显影响根结线虫卵的孵化,孵化率以‘云南黑籽南瓜’最低,‘甜砧南瓜’次之,‘新泰密刺’最高;接种根结线虫后,根系分泌物影响下的卵孵化率较未接种时明显增加,‘新泰密刺’增幅最大,‘云南黑籽南瓜’增幅最小;随着生育时间延长,三者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低感砧木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线虫在其根内及根际的发育,可能是抗线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津春四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日光温室(G),遮雨棚(S)﹞及土壤水分条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W1)和90%~100%(W2)﹞对黄瓜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水条件下,植株根冠比较大,但生物量、产量较低。耗水量随土壤含水率上升而增加,含水率较低的土壤有利于WUE提高幅度较大;日光温室内植株根冠比较小,生物量和产量高于遮雨棚;(2)较低的土壤含水率利于果实品质提高,其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遮雨棚内黄瓜营养品质优于日光温室内的黄瓜。  相似文献   

9.
周俊国  扈惠灵 《核农学报》2010,24(4):851-855
为了筛选黄瓜的耐盐砧木,采用营养液栽培,分别以前期试验筛选的耐盐性较强的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接穗,研究了成株期不同砧木嫁接黄瓜在80mmol.L-1 NaCl胁迫和没有NaCl胁迫下的产量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没有NaCl胁迫时,以360-3×112-2杂交种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在产量指标上与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相当,在果实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上则优于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果实。NaCl胁迫时对嫁接黄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影响较大,单果重和单株产量降低,果实畸形率升高,风味变差,果实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果实含水量减少,而纤维素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以360-3×112-2杂交种为砧木的嫁接黄瓜受NaCl胁迫影响较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黄瓜要小。因此,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具备黄瓜耐盐砧木品种的优良特性,可作为砧木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肥水平对日光温室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合理施肥,实现设施栽培蔬菜的优质高产,该文就5种氮肥水平(不施肥、只施基肥膨化于鸡粪22.5t/hm^2、基肥+追肥N540、1080、2160kg/hm^2)对日光温室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风味也有改善,味甜、香气浓,但黄瓜硝酸盐含量呈直线上升。施肥过量还会导致黄瓜脆度下降,商品瓜率和总产量显著降低。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两个因素,在中等使用年限,中等土壤肥力的日光温室黄瓜冬春茬栽培中,每公顷施用于鸡粪22.5t作为基肥,配施化学肥料N540kg做为追肥,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过少或过量的施肥均不利于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水氮配施对绿洲温室黄瓜氮素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绿洲温室黄瓜的水氮适宜用量,以黄瓜品种"卓越99F1"为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黄瓜氮素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5%~80%、施氮量为234 kg·hm-2的处理,黄瓜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水肥耦合对温室盆栽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采用一种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进行水分精确控制,通过设定装置的不同供水吸力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水肥供应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水肥间的耦合效应。试验分别设3种供水吸力:3 kPa(W1)、5kPa(W2)和7 kPa(W3);3种施肥水平:N 600、P 300、K 300 kg/hm2(F1),N 900、P 450、K 450 kg/hm2(F2)和N 1200、P600、K 600 kg/hm2(F3)。试验结果表明,W1、W2、W3处理控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25%、20.81%、15.35%。在F1、F2和F3的处理下,黄瓜的生长速率和产量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W1W2W3;在W1与W2处理下,施肥水平越高,黄瓜生长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越高,表现为F3F2F1;且增加施肥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并不以增加植株耗水量为代价。而在W3处理下,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高低顺序为F2F1F3,F3过高的施肥量抑制了植株的生长。试验结果还表明,水肥互作效应对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沼液沼渣对温室迷你黄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化肥、农家肥为对照,研究了沼液、沼渣对迷你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沼渣为基肥,辅以植株叶面喷施沼液,对提高迷你黄瓜品质有明显的作用。其中施沼渣A2的处理对降低硝酸盐含量作用最明显,比CK1、CK2分别降低了14%和41%的硝酸盐。100%沼液(B2)叶面喷施可显著降低硝酸盐的含量,一次喷施可降低45%左右,其中A1B1、A1B2处理喷沼液后叶绿素含量平均提高了89%,A1B2处理的Vc上升了77%,综合评价后尤以A2B2处理效果最好,在保证高产的同时,Vc含量达48.63 mg/100 g鲜重,可溶性糖含量达22.16%,硝酸盐含量为90.74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砧木嫁接中黄瓜果实蜡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本试验以3461黄瓜为接穗,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为砧木,研究黑籽南瓜嫁接株、白籽南瓜嫁接株和自根苗不同果实生长时期(开花前2 d、开花当天、开花后4 d、开花后6 d、开花后8 d)中蜡质合成基因(Cs CER1、Cs CER3、Cs CER4、Cs CER6、Cs CER8、Cs CER10)的表达变化,并利用RNAhybrid、psRNATarget及RegRNA软件对调控这6个蜡质基因的microRNA(miRNA)作出预测。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处理中蜡质基因表达差异主要体现在开花后4 d的果实中,Cs CER1、Cs CER3、Cs CER6、Cs CER8、Cs CER10基因在黑籽南瓜嫁接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白籽南瓜嫁接株和自根苗。miRNA预测结果显示,cme-miR164可能调控Cs CER1、Cs CER3、Cs CER4、Cs CER6和Cs CER10基因,cme-miR168可能调控Cs CER3、Cs CER4、Cs CER6和Cs CER10基因,cme-miR390可能调控Cs CER6、Cs CER8和Cs CER10基因。推测Cs CER1、Cs CER3、Cs CER6、Cs CER8、Cs CER10这5个基因与黑籽南瓜嫁接导致的蜡质含量增加密切相关,cme-miR164、cme-miR168和cme-miR390可能参与调控黄瓜蜡质合成。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嫁接导致蜡质含量变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津优1号为试材,设K2O施用量分别为0、300、6009、00、1200.kg/hm2.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黄瓜主要品质和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K2O.300~900.kg/hm2范围内,随着用量的增加,黄瓜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PS活性均逐渐升高,而K2O用量达1200.kg/hm2时,二者趋于下降。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和果实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中糖含量与其SPS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K2O用量为300~900kg/hm2时,黄瓜果实的Vc含量高于对照,叶片APX活性降低,而果实中的APX活性提高。黄瓜叶片与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K2O用量在0~900.kg/hm2范围内,黄瓜叶片的NR活性较高,且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当K2O用量达到1200.kg/hm2时,NR活性明显下降,果实中的NR活性很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京郊设施黄瓜氮素施用量的优化运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京郊设施蔬菜黄瓜普遍存在氮素施用量高,利用效率较低,土壤残留多,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较高等问题。研究产量高、品质优且土壤氮素残留水平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可为优化施肥、提高生产和环境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设施蔬菜田间小区试验法,以金胚98黄瓜为试材,在施用商品有机肥15 t/hm2的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0、120、240、360、480 kg/hm2,调查了黄瓜产量、品质、氮素残留、经济效益,分析不同施氮条件下土壤的氮素平衡。【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氮素增加后各处理黄瓜产量显著提高,并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施氮量为360 kg/hm2时,产量最高;氮素残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黄瓜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施氮量480 kg/hm2时,黄瓜硝酸盐含量超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360 kg/hm2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黄瓜氮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都有所增加,施N 240、360、480 kg/hm2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差异显著(P < 0.05),在N 480 kg/hm2处理下氮素含量较N 360 kg/hm2处理有所降低;氮肥的施入对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施氮情况下氮素利用率在4.9%~24.9%之间,氮素残留率在24.5%~58.0%之间,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氮素利用率最高,残留率最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的表观损失量增加,但当施氮量为360 kg/hm2时,氮的表观损失量较施氮量为240 kg/hm2有略微减少。【结论】综合考虑土壤环境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在温室土壤无机氮含量为35.2 mg/kg和基施商品有机肥15 t/hm2的试验条件下推荐341.7 kg/hm2为最佳施氮量,可获得最高产量78.4 t/hm2;当施氮量为329.6 kg/hm2时,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推荐施氮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饱和铵贮库施肥法(NDSA—Nitrogen.depot.with.saturated.ammonium)对芹菜(Apium.graveolens.L.)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法相比,NDSA施肥法或添加DCD(双氰胺)增加芹菜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两者配施(NDSA2-S处理)则可显著提高芹菜产量。常规施肥法(NDSA1-M)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只有35.5%,NDSA施肥法和添加DCD均可显著增加芹菜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两者配施氮肥表观利用率可高达63%。NDSA施肥法可大幅降低芹菜的硝酸盐含量,而添加DCD的效果并不明显。施氮可明显增加芹菜的Vc含量,其中以NDSA施肥法配施DCD效果最好。芹菜叶片Vc含量很高,相当于茎中的10倍。施氮和NDSA施肥法对芹菜可溶性糖影响不大,但添加DCD可明显增加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