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共轭亚油酸对滩羊免疫应激的影响。[方法]在滩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共轭亚油酸(CLA),研究了共轭亚油酸对滩羊免疫应激的影响。[结果]添加2%共轭亚油酸的滩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比添加1%的共轭亚油酸的滩羊高,添加1%共轭亚油酸的滩羊血清中IgG含量比不添加共轭亚油酸的滩羊显著升高(P<0.05)。滩羊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随共轭亚油酸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2%CLA可以有效减轻滩羊因免疫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近年来有关共轭亚油酸在家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共轭亚油酸脂肪调控作用、免疫调节功能,以及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共轭亚油酸发挥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微生物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重组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等方面对共轭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测定运用油副产品的有效方法。该油副产品来自红花籽油中共轭亚油酸(CLA)的纯化过程,其中的共轭亚油酸为甘油酯形式。共轭亚油酸副产品(CBP)添加到产蛋鸡饲粮中,以提高共轭亚油酸在卵黄中的积累。试验设3种不同饲粮,分别为:对照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副产品2%的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80(含80%游离型共轭亚油酸)2%的饲粮。从3个不同饲粮组获取卵黄,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卵黄脂肪酸,测定蛋品质。在饲养试验阶段,试验组蛋品质和产蛋量几乎没有变化,各试验组间也没有显著差异。添加共轭亚油酸副产品的试验组,在饲养第1周,卵黄中共轭亚油酸含量显著增加;在整个饲养试验阶段,与其他试验组相比,其卵黄中共轭亚油酸含量最高。而添加共轭亚油酸-80试验组,卵黄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在第3周增加。此外,热处理48h后,共轭亚油酸-80和共轭亚油酸副产品中,总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含量分别被降低12.92%和0.51%;亚油酸-80(含80%游离型亚油酸)和亚油酸副产品中,亚油酸(LA)异构体含量分别被降低19.63%和5.78%。试验证实共轭亚油酸副产品中脂肪主要是酯化形式,然而共轭亚油酸-80和亚油酸-80中的脂肪由游离脂肪酸构成。油副产品对蛋品质和产蛋量没有影响,作为动物性功能食品来源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碱异构化法制备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工艺,得到高转化率的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为辣椒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新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共轭亚油酸转化率为指标,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油比和溶油比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CCD),分析不同因素对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辣椒...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轭亚油酸是一组亚油酸的几何和位置异构体,研究人员相继发现CLA在抗癌,提高免疫功能,抗动脉硬化,减肥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几年,共轭亚油酸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机制及其降脂、化学预防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亚油酸异构酶作用玉米油脂生产共轭亚油酸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为亚油酸和油酸。亚油酸可以经过亚油酸异构酶作用转变为功能性物质-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减肥、调节免疫等许多生理功能。文章主要研究亚油酸异构酶作用玉米油脂生产共轭亚油酸的条件,提高共轭亚油酸的生成量。通过试验确定其最适条件为:玉米油乳浊液浓度2%,40℃条件下反应,酶与其作用比例1:5,反应时间150min。CLA产量较高,达25.7μg·mL-1。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共轭亚油酸的定义、保健功效及应用前景,以期为促进我国共轭亚油酸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共轭亚油酸的定义、保健功效及应用前景,以期为促进我国共轭亚油酸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负载固体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共轭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的负载浓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加入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单;确定了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h,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酸质量的8%。酯化率可超过92%。  相似文献   

11.
燕麦品种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裸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下的比重较大,脂肪含量多数在5%~7%之间,亚油酸含量在40%~45%之间的占多数。皮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17.92%,最低为8.71%,多数在10%~15%之间;脂肪含量在7%以上的占多数;亚油酸含量多数集中在40%以下,最高可达46%以上。裸燕麦在我国山西的品种是高蛋白、中脂肪类型,锡盟的品种为高脂肪、低亚油酸类型,青海的品种为高亚油酸、低脂肪类型,河北、内蒙古、乌盟的品种低蛋白、低亚油酸类型比重较大。皮燕麦主要由国外引入,美国品种为高脂肪、低蛋白质类型,加拿大、中国的品种为中蛋白质、中脂肪、中亚油酸类型,匈牙利、原苏联、丹麦、智利的品种为中蛋白、高脂肪、低亚油酸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播期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和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密度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均为正相关,增加密度可改善油的品质,降低油的稳定性;氮肥与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增施氮肥,可增加亚油酸与亚麻酸总量,同时降低了油的稳定性;磷肥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均呈负相关,增施磷肥,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总量,增加油的稳定性;钾肥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呈显著和不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和亚麻酸之和呈负相关。含油率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呈负相关,与不饱和指数的相关性极小。[结论]明确了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及稳定性的影响,含油率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花生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F2遗传群体分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高油酸种质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油酸亲本wt08-0932和wt08-0934与普通(低)油酸含量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建立不同杂交组合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明确控制油酸性状的主基因个数、加性或显性效应值、遗传力等。【结果】获得控制油酸和亚油酸性状遗传的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油酸和亚油酸性状的2对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6%-89%和70%-85%,并存在多基因效应。控制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均为负值,控制亚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均为正值。【结论】花生的油酸和亚油酸性状分别由2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基因互作及多基因效应。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均大于第二对主基因。2对主基因同时变异形成高油酸性状;2对主基因之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差异导致在1对主基因变异时形成中低油酸含量和中高油酸含量的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核桃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以巴马、凤山、天峨、南丹、乐业、田林、隆林等7个县份筛选的优树果实样品共计31个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种仁含油率为56.9%~65.1%,其中凤山004含油率最高,为65.1%,其次南丹004为64.1%,凤山002含油率最低。测定了广西不同产地核桃种仁的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等5种脂肪酸组分,其中棕榈酸含量在4.09%~8.36%,硬脂酸10.57%~45.09%、亚油酸45.88%~77.26%、亚麻酸3.16~10.28%、油酸0.3%~2.44%。以果实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来评价不同产地核桃,为核桃产地的地区品牌打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亚油酸的拉曼光谱效应。[方法]分别采用可见(514nm)和紫外(325nm )激光对亚油酸进行拉曼光谱测定,并对谱线进行初步的指认和分析,得到亚油酸拉曼光谱主要谱峰位置和强度。[结果]结果表明,2种波长激光得到的亚油酸拉曼光谱基本相同,相对而言,514nm激光激发得到的拉曼光谱较好。采用325nm波长紫外激光对样品辐照表明,短时间的325nm紫外光辐照对亚油酸样品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采用拉曼光谱分析亚油酸氧化的机理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类含有亚油酸各种几何与位置异构体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瘤胃微生物氢化作用生成,主要从乳制品等反刍动物食品中获得.动物试验发现CLA能够显著影响机体的能量和脂肪代谢,也能够引起机体的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因此本文综述了CLA对于动物机体的能量消耗、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肝脏细胞氧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固态发酵生产CLA功能性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固态发酵法生产功能性发酵豆粕,利用其催化葵花籽油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发酵过程中温度,时间,pH,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量对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7℃下,发酵时间96h,发酵pH6.0,接种量6%,葵花籽油添加量2%的条件下,CLA的总产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