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X性控冻精在国内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技术趋向成熟,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明显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加速奶牛育种进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本试验是使用X性控冻精在奶牛不同阶段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
旨在响应国家对奶业提出的种业振兴要求,进一步了解我国规模奶牛养殖场繁殖育种现状。本文对我国22个省(市)320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品种及来源、冻精使用情况、奶牛利用胎次、关键繁育性能情况、繁殖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繁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人员从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多维度分析。调研分析表明:当前我国规模奶牛场以饲养荷斯坦奶牛为主,饲养乳肉兼用牛品种的牧场数量稍有提升,国内奶牛来源以自繁自育为主,进口遗传物质的市场占比远高于国产遗传物质,国内奶牛场胚胎移植技术使用仍不广泛;较大比例的牧场通过科学规范地利用奶牛繁育技术,提高奶牛场繁殖工作效率;繁殖疾病是影响牧场收益和导致奶牛高死淘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场中配种相关从业人员4/5以上为专职配种员,是除了场长之外工资最高的一个工种。根据调研结果,建议行业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需求的良种选育和评价标准,提升民族自主育种能力;加强奶牛场的细节管理,提高繁殖水平,降低繁殖类疾病的发病率;重视人才培养,打造奶业繁殖技术高质量人才队伍,助力我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行唐县是全省的奶牛养殖大县,奶牛存栏量13.1万头,年产鲜奶29.2万吨,拥有行唐三鹿、石家庄太行、台湾明旺等五家乳品加工企业,伊利、蒙牛、三鹿在行唐都没有鲜奶中转收购站。为了使广大奶农更好地掌握高产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知识和繁殖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北美种公牛选育与后裔测定方法简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奶牛遗传物质(冻精、胚胎、种牛)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交换和流通,使现代奶牛育种工作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综合多学科的系统遗传育种工程。2006年10月,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上海、天津和黑龙江等国内主要奶牛育种中心人员对加拿大和美国的奶牛育种体系进行了考察,主  相似文献   

5.
在影响奶牛业发展的诸多技术要素中,育种工作是核心因素。近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奶牛群体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展.奶牛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1998年我国饲养奶牛的头数比1972年增长了14倍.同一时期.奶牛泌乳期平均产奶量提高了近4成。在这一发展中.奶牛育种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奶牛育种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拟概述我国奶牛育种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雅春副教授,于2002年获得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被聘任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2012年被聘任为第二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奶牛遗传育种方面的女性专家。近年来她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10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1篇,参加编译/编写了《奶牛科学》《现代动物农业》《中  相似文献   

7.
分子育种技术是在DNA水平上直接进行选择,通过对随机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分子标记的多态性进行比较,更加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多态性,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选种的准确性也更高,进而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作者从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育种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这几方面的研究难点、存在问题和研究进展,指出分子育种技术在奶牛育种及改良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并应用分子育种技术,不仅可以加速我国奶牛核心群的全面建设,而且对培育种公牛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7年参加了"以色列奶牛饲养和乳品加工技术"专业培训,学习到了一些有关以色列的奶牛育种、犊牛培育、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和乳品加工等技术方面的知识.本文想通过对以色列奶牛育种情况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以色列在奶牛育种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青海省奶牛业生产实际,探讨青海省奶牛业的发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前沿     
《北方牧业》2004,(17):20-20
“DHI配方”育出高产奶牛,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胚胎移植技术”有效推动奶业发展,江苏富民科研项目“黄牛生奶牛”研究获成功,甘肃羊育种技术国内领先,天津市15万头奶牛有了优质可靠的“口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中国动物保健》2012,(4):80-82
美国:基因组技术对奶牛遗传进展意义重大 在2009年,美国政府正式将基因组技术应用到奶牛遗传评估,这对奶牛遗传进展将有重大意义。这是美国环球育种公司副总裁麦克.瑞克斯(Mike Rakes)在北京举行的美国奶牛育种及群体遗传改良论坛上的发言中指出。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提质增效内涵就是借助现代奶牛育种技术和国外成功经验,发挥优秀公牛的遗传潜力。利用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快奶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步伐,提升牛群整体遗传水平,实现奶牛生产的"高产、优质、长寿、高效"。影响奶牛效益的主要因素中,只有遗传育种是内因(40%),其它因素几乎全是外因(60%)。奶牛提质增效的理念就是要着力解决奶牛遗传育种对奶牛养殖效益影响的内在因素。对于陕西奶牛业而言,就是试图通过多  相似文献   

12.
MOET(multipleovulationandembryotransfer)即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是一项日趋成熟的胚胎生物工程技术。作为提高奶牛育种与繁殖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奶牛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奶牛生产上显著的繁育成效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将会随着该技术的发展而日益表现出来。但MOET技术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就MOET技术在奶牛育种、繁殖、饲养管理方面着重进行讨论。1MOET技术的产生过程哺乳动物胚胎移植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w.Heape首次成功进行安哥拉兔的胚胎移植试验,20世纪60年…  相似文献   

13.
德国黑花白奶牛和红白花奶牛简介德国黑白花分布:遍布整个联邦德国,但以北德地区为重点分布区。组织:约有29000个企业中的122万头登记入种群薄(Hendebook)的奶牛参加了种群簿育种计划。育种:育种目的,主要是追求一个盈利的高产奶量的兼用型奶牛。...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性能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天津市奶牛育种站(300060)田雨泽郝建国窦红刘景喜郭秀英奶牛生产性能监测是奶牛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既为育种提供可靠的数据,又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中日技术合作奶业项目的基础上,于1992年开始奶牛生产性能监测...  相似文献   

15.
温岚 《中国乳业》2022,(7):12-16
为促进我国奶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应从根本上解决奶牛育种问题。本文以奶牛育种领域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提供的发明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处理,完成了奶牛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和专利布局概况,旨在探明国内外重要申请人的技术发展路线,同时为国内育种学家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情报。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奶牛育种工作、为考核奶牛产奶量、繁殖力、乳B目率、抗病力、体型、产奶年限等性状提供重要依据.为适应奶牛育种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奶牛育种技术档案。充分发挥奶牛育种技术档案在奶牛育种工作中的作用。l建立奶牛育种技术档案的必要性奶牛育种技术档案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在奶牛场奶牛数量和质量提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奶牛场进行的奶牛育种工作.主要是改进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遗传性状.即产奶量、牛奶的质量、繁殖力、抗病力、体型以及生产年限等.这些性状都和奶牛场的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由于奶牛育种工作内…  相似文献   

17.
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饲养管理、疾病和繁殖技术等。了解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不仅能增加奶产量、提高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奶牛的品种改良、加快育种进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奶业》2004,(1):11
育种、繁殖专业委员会是在四川省奶业协会领导下和中国奶业协会育种、繁殖专业委员会指导下,负责起草、制定和执行四川省奶牛品种改良方案,推广相应技术措施,促进四川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提高繁殖率,防治奶牛不孕症和乳房疾病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19.
1 牛乳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乳业发达国家如加拿大、丹麦、瑞典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由政府机构、奶农协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实验室、原料奶定级实验室、乳品加工企业等组成的牛乳质量控制系统。其中DHI是奶牛育种工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DHI实验室测定的奶牛生产性能指标主要是乳脂肪、乳蛋白、乳中体细胞数(SCC)。泌乳奶牛每个月都要测定一次。样品数量大;又由于奶样不易保存的特点,必须及时进行测定。测得的数据还要准确,因为这些大量的数据不仅参与育种计算,反馈给牛场后还用以调整饲养管理方案等。例如通过体细胞数可以判断奶牛乳腺受感染或发炎的情况;通过乳脂、乳蛋白质等指标可以反映出奶牛营养状况。因此,牛乳测定结果可以引导生产者科学养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原奶质量。奶业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记录体系,取得了奶牛总头数下降而牛只单产及牛奶总产量上升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20.
日本奶牛体型鉴定和线性鉴定的方法天津市奶牛育种站(300221)刘景喜1996年4月,日本荷斯坦奶牛登录协会奶牛鉴定部部长佐藤末太郎先生,作为中日天津奶业技术合作项目的短期专家来到天津奶牛育种中心,进行奶牛体型外貌鉴定的技术转让,本人作为被转让对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