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灰石粉也叫饲用碳酸钙,做为家禽配合饲料中的钙源,早就有之.但在雉鸡饲养中加以利用,未有尝试. 1983年5-6月间,我们用石灰石粉对人工饲养的大群雉鸡进行了饲喂,效果良好. 雉鸡繁殖准备期日粮中含钙比例为1.9%,产卵期为2.9%.试验时将石灰石粉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新发生区采集虫源,在自然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借鉴家蚕的人工饲养经验和技术,采取卵面、松针、饲养室和饲养用具等的消毒措施,提高了室内饲养松毛虫幼虫的存活率和茧蛹的羽化率.马尾松毛虫在室内的规模化人工饲养取得了初步成功,顺利完成从卵到卵的生活世代,经过消毒的卵孵化率为91.4%,室内饲养幼虫的存活率达到92.54%,茧蛹的羽化率达88.4%,雌雄性比为1.08:1.  相似文献   

3.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 Pallasi)是重要的经济鸟类之一。具有肉用、羽用和观赏等经济价值,因而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1982—1983年期间,在镜泊湖附近收集到的野生雉卵,在人工孵化和饲养条件下,连续观察记录外部形态及行为的变化,定期测定体重体长及其它外部器官的生长发育,所获资料经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梅花鹿难产时有发生,而难产继发子宫全脱的现象却也偶有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整复,极易导致母鹿死亡。现将鹿场遇到的2例梅花鹿难产继发子宫全脱的整复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三部落林场养鹿场饲养梅花鹿600头,其中母鹿185头,平时以青绿柞树枝叶、玉米秆作粗饲料,以玉米、豆饼等为主要精饲料进行饲喂,全群鹿营养中等,在去年产仔期,有2例梅花鹿先后出现难产并继发子宫全脱。 2 发病原因 能够引起子宫全脱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是由于难产助产不合理造成的;其次是营养不良引发的。 2.1 胎儿过大 …  相似文献   

5.
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羽化期为6~10d,交配2~4 d后产卵,雌虫平均产卵量60.5个;卵期为5~7d,卵的孵化率为85.95%;幼虫共5龄,1龄幼虫死亡率为25.89%,其它龄期幼虫很少死亡,幼虫化蛹率89.74%,蛹期为8~14d,蛹的羽化率为89.58%.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种群,实现了室内常年人工饲养,保证了实验虫源的供应,人工饲养和自然界松墨天牛的龄级一致,但人工饲养的天牛幼虫期、蛹期、羽化期、成虫帮命都大大缩短,成虫体形也较小,雌虫产卵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年本场利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4年放蜂后林间松毛虫卵寄生率最高达93.3%,最低15.5%,平均57.3%;1985年放蜂后最高寄生率达99.2%,最低63.2%,平均84.4%。现将放蜂情况报告于下: 放蜂区位于宜兴县城西南、大汉岕工区,座落在铜官山北麓,因该处水质优良,为酿酒名泉,为避免污染,该工区防治松毛虫,采取生物防治,散放赤眼蜂。 1984年第一代松毛虫卵期释放1000张蜂卡,防治面积2000亩,防治效果,据无锡市  相似文献   

7.
雉鸡(PhasianusColchicus),我国分布有19个亚种,黑龙江省分布种为东北亚种(P.C.Pall-asi),即本文研究种。近年来由于人们生产活动的扩大,对雉鸡生境的严重破坏和过度利用,使其数量剧减。因此,为了发展我国的雉鸡人工养殖业和野化释放恢复野生资源,对环颈雉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雉鸡卵的人工孵化是雉  相似文献   

8.
应用带病毒的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思茅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室内饲养观察实验及2004~2005年在思茅松林间释放携带病毒的松毛虫赤眼蜂卵卡防治思茅松毛虫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室内平均羽化率为84.3 %,对思茅松毛虫卵的平均寄生率为87.6 %;思茅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7 %和84.8 %.利用卵寄生蜂-松毛虫赤眼蜂作为媒介昆虫传递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思茅松毛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5月~2 0 0 4年6月,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对野生花尾榛鸡卵和人工饲养花尾榛鸡卵的孵化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野生花尾榛鸡卵的孵化率为74 4 0 % ,人工饲养条件下花尾榛鸡卵的孵化率为4 1 4 1%。对孵化率进行T检验,其T =7 830 ,df=10 ,T >t10 ,0 0 1=2 76 4 ,差异极其显著。分析认为,产生花尾榛鸡卵孵化率差异主要是因所食食物和栖息生境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2016 年7 月,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饲养的一条雌性莽山烙铁头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产下26 枚蛇卵,随后将蛇卵移至室内,用干净沙土进行控温孵化,在室温25~28 ℃,湿 度60% 环境下,莽山烙铁头蛇的蛇卵孵化期为29~34 d。成功孵出16 条幼蛇,成活6 条,孵化率61.5%, 对幼蛇进行了开食和食物种类试验。因幼蛇不主动采食,采用PPC 管固定蛇身,采取人工灌喂乳鼠、牛 肉等食物和恒温越冬措施,形成用PPC 管控制蛇身、防止被蛇咬伤的定身防伤害人工育幼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山雀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1999年,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对大山雀的生态进行了观察.该鸟为林息鸟类,筑巢于树洞、墙洞或石缝中.每年3月-8月繁殖,窝卵数7枚~13枚,多为8枚~9枚.卵的大小约11.9mm×15.8mm,重约13.9g,孵化期12d~14d,巢内育雏期14d.以有害昆虫为食,是农林益鸟.  相似文献   

12.
麝鼠(Ondatra Zibethica)属于啮齿目,仓鼠科,麝鼠属,俗称青根貂、水老鼠。原产北美洲,后经人工散放,遍布世界。国外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人工驯养麝鼠。我国起步很晚,1979年才见有人工驯养的报道。最近几年人工驯养麝鼠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饲养数量少,数据不足。我们于1984年开始引种进行麝鼠人工圈养与繁殖研究。自1984—1987年共饲养种麝鼠102对,总产胎数为136胎,产仔总数705只,育成517只。三年平均胎产仔5.24只,每只母鼠年平均产仔6.91只,断乳成活率83.51%,育成率81.8%。最高繁殖年份(1986年)每只母鼠  相似文献   

13.
褐马鸡属鸡形目,雉科,马鸡属。俗名褐鸡,也叫角鸡。《本草纲目》一书中称为鹖鸡。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禽,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山西省“省鸟”。为了更好地保护其生存、繁衍,我们于1980~1983年开展野外观察。1985年又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王锦蛇的自然资源,对王锦蛇的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王锦蛇的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数量为8~18枚(平均为13枚);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0~35℃,适宜的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为60%~80%;王锦蛇卵的孵化期为45~55天,人工孵化率为92.9%~100%.  相似文献   

15.
习文束数据库数数据库实数1983年1984年1985年1983年1984年1985年 OU 1.︸︸zC乙了‘、了、甘一1 111!一一一‘数才居库数据库 743}(8 1 .1%)}173{(19.9%) 1034(83。3%) 208(1 6 .7%) 1 401(82.3%) 301(17.7%) 522(76。9%) 1 57(2 3.1%)725.5%)199。5%) 1008(78.2%) 281(21.8%)计9 161 24217026799241 289外产国国合日本流通的数椐库@海~~…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her)]始于1969年,但随着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发展,逐渐发现该蜂对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低(0—16.3%),防治效果差。到八十年代初,生产单位已不再使用其防治松毛虫。1982—1984年,为摸清赤眼蜂对松毛虫卵寄生率低的原因,我们利用本地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在保证使用壮蜂和严格按林间放蜂技术操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辽东山区历经4 a试验研究,通过野外封闭式网箱孵化、变态期覆盖增温和饲养密度控制,使中国林蛙卵孵化率、卵孵化成活率、变态率分别达到96.15%、91.45%和88.5%;孵化时间、完全变态时间达到7 d、48 d,分别比对照提前了5 d、18 d。研究结果表明:变态期饲养密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变态及存活率影响显著,变态期饲养密度为1 000~1 250只·m-3,有利于蝌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两种叶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1985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带岭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和种子园内,发现有两种叶蜂幼虫混合危害,幼虫体均为绿色,很难区别。为弄清其种类,进行了室内群体和个体饲养观察。经鉴定为魏氏锉叶蜂和落叶松锉叶蜂,系国内新记录。现将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区别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1.菊花又名节花、帝王花,誉为“高风亮节”。于1960年12月10日发行《菊花》邮票一套18枚。2.牡丹花又名鹿韭、鼠姑、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花,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请代末年曾被选为国花。于1964年8月5日发行《牡丹》邮票一套15枚。3.山茶花又名曼陀罗树,云南山茶花又名滇山茶、大茶花,誉为“花中珍品”。于1979年11月10日发行《云南山茶花》邮票一套10枚和小型张1枚。4.荷花又名莲花、芙渠、夫谷、水芙蓉、水芝、泽芝、玉环、净友等,誉为“水中芙蓉”。于1980年8月4日发行《荷花》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5.月季花又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被誉为“花中皇后”,于1984年4月20日发行《月季花》邮票一套6枚。6.梅花又名干枝梅、春梅、红梅、五福花,被誉为“花魁”,1919年被尊为国花。于1985年4月5日发行《梅花》邮票一套6枚和小型张1枚。7.兰花又名春山、山兰、草兰、朵朵香,誉为“天下第一香”。于1988年12月25日发行《中国兰花》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8.水仙花又名天蒜、雅蒜、天葱、丽兰,誉为:“凌波仙子”,于1990年2月10日发行《水仙花》邮票一套4枚。9.杜鹃花又名映山红、...  相似文献   

20.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 cm·h-1,平均25.23 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两者的控制效果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