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规模猪场迅猛发展,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同时,猪场的粪污问题也给养殖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重庆市为此在规模猪场粪污治理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现总结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规模猪场猪病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以来,重庆市部分区县发生不明原因的猪病疫情,发病猪场生猪发病率在25%~100%,病死率20%~30%。为调查市内生猪疫病流行状况,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7个发病猪场采样进行疫病集中监测。结果发现,PCV-2、HP-PRRSV、App和TOX的样品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61%、52.46%、31.89%和18.89%。猪场的混合感染现象非常严重,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猪场有35个,占检测猪场数的94.59%;以PCV-2+App,PCV-2+HP-PRRSV,PCV-2+TOX混合感染的猪场最多,分别占检测猪场的56.75%、51.35%和48.65%。  相似文献   

3.
一、案情经过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樊平猪场业主樊平,于2009年8月开始陆续从重庆市永川区及当地购买仔猪400多头进行饲养。2009年9月24日,重庆市江津区油溪畜牧兽医站(属重庆市江津区畜牧兽医局派出机构)  相似文献   

4.
一、案情经过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樊平猪场业主樊平,于2009年8月开始陆续从重庆市永川区及当地购买仔猪400多头进行饲养。2009年9月24日,重庆市江津区油溪畜牧兽医站(属重庆市江津区畜牧兽医局派出机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量第一大国。当前,我国养猪产业存在养殖周期、地域不均衡、养殖技术参差不齐、粪污排放量大等问题。猪场水的使用量和饮水方式对粪污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具有直接影响,西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养猪重点区域,其养殖供水余水改造事关规模化猪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特点,以重庆市万州区某万头规模化养猪场供水余水改造为案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规模养猪发展迅速,但增量不增效的情况较为普遍。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大部分规模化猪场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规模猪场猪病防治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们根据重庆市綦江区312个规模猪场定期的抗体监测和流行病学,发病猪场的临床症状、解剖症状、曾用药史、药物敏感反应,确定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规模猪场猪病发生机制,提出规模猪场猪病防治新策略。1.按照生产节律,制订规模猪场常规疫病免疫程序。见表1。2.结合猪场实际,制定规模猪场药物保健程序。混合感染是目前猪病流行的最大特点,各规模猪场要结合自身实际,实现由过去的治疗兽医到预防兽医直至保健兽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重庆市铜梁县是生猪养殖大县,近几年承担了重庆市“百万头瘦肉型生猪”生产项目,规模化猪场数量迅速增大。但以粗放式饲养.生猪寄生虫大量存在。就当前规模化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及其控制策略作以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市渝东地区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程度及药敏谱,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及正向血凝试验对梁平县、万州区、云阳县30头及以上母猪规模的31个规模养猪场进行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检测及实验室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市渝东地区养猪业规模化程度和养殖水平总体偏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阳性率平均为19.2%;万州区、梁平县及云阳县三区县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分别为22.22%、20.84%、16.67%;该地区规模猪场之间、三区县间及各区县内各规模猪场间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离的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对头孢类、粘杆菌素类高度敏感;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药品明显耐药。规模猪场用药习惯、种猪来源地及保健方案直接影响重庆渝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谱。  相似文献   

10.
一、案情经过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樊平猪场业主樊某,2009年8月起陆续购买仔猪400多头进行饲养.2009年9月24日,重庆市江津区油溪畜牧兽医站(属重庆市江津区畜牧兽医局派出机构)吴市分站职工罗某分别对该场全部生猪进行了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注射,10月21日实施了蓝耳病和猪瘟三联苗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在重庆市潼南县郊,笔者接到了某猪场场主周女士的求助。周女士的猪场现有大小猪60头左右,已经有几头猪发病,并且已出现了两头死亡,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立刻跟随周女士赶到猪场。在赶往猪场的途中,周女士简单介绍了猪场情况。猪场有体重约25千克的小猪18头、45千克的中猪8头、100千克的大猪35头,整个饲养环境较差。通过仔细询问,了解到该猪场小猪、中猪以颗粒饲料饲喂为主,大猪以泔水饲喂为主。购回小猪时只做了猪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重庆市部分规模化猪场2014—2015年猪轮状病毒(PRV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采集18个疑似发生PRVs感染猪场的599份猪血液样品,采用美国KERNEL PRVs野毒感染抗体 ELISA方法,分析猪场腹泻病猪中PRVs感染情况。调查发现;重庆市部分发生腹泻的规模化猪场中,PRVs在1~5日龄仔猪中的阳性率为95.70%,在5~10日龄仔猪中的阳性率为91.30%,在10日龄至断奶前仔猪中的阳性率为86.77%,在怀孕的出现腹泻症状的母猪中的阳性率为73.12%;PRVs感染在冬春季节高发,呈区域性流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生腹泻的规模化猪场中,PRVs是引发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养猪生产中,应加强对PRVs的免疫、监测及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针对规模猪场暴发顽固性腹泻的有效防控方法,对来自重庆市巫山县某规模猪场的送检病死仔猪通过问询法临床调查、实地尸体病理解剖及实验室疑似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制定防控方案并实施,于全群防控方案执行后的第30天及分群治疗方案执行后的第15天时分别收集结果。结果表明,准确诊断、全群自家组织灭活疫苗紧急接种、分群治疗使用鸡抗猪流行性腹泻三联高免卵黄抗体口服液是规模猪场暴发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原则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规模化猪场发展的瓶颈。猪场污染的类型主要有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本文旨在分析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针对猪场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在保证养猪业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环境,使猪场与人和大自然和谐共存,为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种猪场作为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猪场,是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重庆畜牧科学院重点打造的集生产科研为一体的良种基地。2009年10月18日,成功安装Velos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在2010经过生产调试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重庆第一家数字福利化猪场诞生!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重庆市某猪场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导致168头仔猪发病,经抢救治疗,治俞146头治愈率87%,死亡22头,现将诊治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重庆市巴南区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体温升高、咳嗽喘气、跛行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立即用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进行治疗,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小规模猪场应抓住薄弱环节、重点问题、有效免疫三大关键,可有效提高防疫能力。小规模猪场在我国养猪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小规模猪场的防疫问题比较突出,经常遭受疫病损失,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稳定。笔者根据实际经验,认为小规模猪场应抓住薄弱环节、重点问题、有效免疫三大关键,可有效提高防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继伟 《中国猪业》2013,(Z2):85-88
猪场污染问题已经蔓延成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猪场的环保越来越受到全国的重视,有一些地方政府面对污染治理的压力,一度把猪场治污作为政绩考核指标,所以猪场搬迁的新闻屡见报端。而对于猪场治污带来的社会问题却众说纷纭,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落后的猪场治污生产能力和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对环境重视之间的矛盾。如果要解决这个矛盾,在不影响猪场生产效益抑或能提高猪场效应的  相似文献   

20.
《猪业科学》2010,(4):17-17
猪场的环境问题是关系猪场疫病发生、猪场养猪效益的重要问题,猪场环境应该包含猪场的位置、气候、水源以及猪场的布局等。有资料表明,畜禽生产力10%~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可见环境对养猪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