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概述了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竹类植物上的应用,包括其核酸提取的方法、分子标记(RFLP、RAPD、SCAR s、AFLP及微卫星)等在分类上的应用,竹类开花基因等有用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转化研究。针对竹类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生物技术育种和系统演化研究,提出了今后竹类植物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对核酸信息的认知以及通过反向遗传学对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功能的认知;分析了目前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文明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提出了竹类植物基因组复杂、开花特殊、遗传转化体系不完善等基因组学研究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竹类植物景观美学特征研究是竹类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借助森林景观形式美原理,在强调竹类植物景观美多重性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竹类景观美的形态和层次,分析了竹类植物景观形式美的特征要素,并提出竹类植物景观形式美的构景原则;以美学信息学理论探讨竹类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分析了意境美信息生产、传播、接收和解释原理及其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创建于1960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专门从事竹类植物生物学特性,诸如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竹林培育、竹林生态及竹林生态环境利用、竹类植物多样性、竹材解剖与材性、竹林病虫害防治等的研究机构。在"十五"期间,竹类研究所在珍稀观赏竹研究领域又有新的突破。引进了一批新的观赏竹种质资源。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国家"948"项目1项,江苏省"三项工程"课题2项。"几种重要竹子快  相似文献   

5.
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竹类植物地下茎、芽、根、笋、秆、枝和叶等部分的生长规律,探讨了笋和幼竹的生长规律,以期为竹类研究者提供参考,并推进对竹类植物生长规律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竹类植物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竹类植物很少开花,无法大规模有性繁殖产生下一代,通常采用扦插、组培等无性繁殖的方法。通过回顾竹类植物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对竹类植物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竹类植物无性繁殖所取得的经验,指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竹类植物育苗技术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雨季明显,是我国竹类植物的主产省区之一,也是竹类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为探明贵州省分布的竹类植物现状,文章结合《中国竹类图志》《中国植物志》《贵州植物志》及竹类植物研究者统计的贵州省竹种资源,确认了贵州省分布的竹类植物有19属、76种、3变种、6变型,共85种(不包括引种)。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竹资源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8.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广泛。文中从竹秆形态及繁殖特点、竹秆高度以及园林用竹的观赏部位3个方面概述园林竹类植物分类,归纳总结竹类植物在园林中栽植应用的主要模式,从国外以竹造景概况、我国古代竹景和当前竹类植物常见的搭配组景3个方面对竹类植物园林应用造景进行评述,从竹类植物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3个方面对其园林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园林应用的生产和研究展望。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竹类植物的园林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9.
竹类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竹类植物的分类、栽培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对竹类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也为从事竹类植物科研、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大部分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缘。近年来,随着“南竹北移”“竹资源引种驯化”等研究项目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该区域的竹种资源,助力了当地景观设计和乡村绿化发展。目前竹类植物景观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城市,以乡村为对象的研究相对缺乏。文章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适合河南乡村景观营造的竹类植物,分析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及文化内涵,提出了竹类植物在河南乡村设计中具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可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提升和文化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生物技术在竹子上的应用主要可归纳为竹子快繁、组织与细胞培养、开花人工诱导和遗传改良四个方面。竹子快繁技术集中于丛生竹幼枝的离体培养,已有4个竹种在生产上应用;组织与细胞培养在60多个竹种上获得成功;开花人工诱导对难开花的竹子来说是杂交育种和开花生理生化研究的理想研究系统,在10个竹种中诱导成功;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竹子遗传改良尚待深入研究。生物技术在竹子上应用的重点应该是珍稀竹种或优良无性系快繁、生理和生化研究、竹子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在竹藤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藤是世界上重要的非木质森林资源。回顾了国内外竹藤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竹藤资源利用的因素,提出了包括离体培养和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在竹藤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现代竹结构建筑尚无相关的设计规范,对其主要承载构件的基础研究和设计参考依据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竹质复合工程材料受弯构件试验研究进展,从3个角度阐述了竹材在竹质复合工程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对竹质复合工程材料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竹质工程材料及构件的研发,不仅拓展了竹材在建筑、交通和桥梁等领域的应用,而且符合我国绿色发展、清洁生产、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政策需求。文中阐述了以竹集成材、竹篾集成材、竹重组材为代表的3种竹质工程材料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了竹集成材梁柱、竹篾集成材梁柱、重组竹材梁柱、复合竹质梁柱构件以及双拼梁柱等5种梁柱工程构件的结构特点,并从建立竹质工程材料与构件的评价分级方法、研发梁柱用竹质工程构件的长效绿色防护技术、制定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等尚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方面提出了将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跨世纪林木高新科技——林木生物工程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林木遗传育种乃至整个林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国内外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近期内我国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可以开展的有关生物技术的几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探讨竹子问题是竹子研究的新趋势。目前,关于竹子出笋的基因调控机理研究很少,有关竹子开花方面的主要集中于MADS-BOX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应用最多的是在竹子分类领域,但大多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同源基因进化研究相对较少。竹子转基因的初步成功为竹子的遗传育种带来了新的希望。另外,分子生物学在竹子花叶病毒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已有研究基础上,认为竹子开花分子机理研究是今后竹子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源,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湖北省林业研究方面的报道,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是湖北省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分子标记的开发与体系构建、遗传基础及多样性评价、功能基因克隆与转化是研究的热点领域。最后,结合湖北省林业现状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技术,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突飞猛进,生物技术变得更加强有力,已渗透到工业、农业、医学、林业等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等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展示了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育种技术,在提高中药材品质、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在竹子育种上有重要意义。从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开花人工诱导和群因工程育种4个方面总结了生物技术在竹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将来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