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毛白杨、北京杨、加拿大杨、P-15A杨、箭杆杨、青杨树皮中酚类与溃疡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杨树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菌落生长率与总酚、其它酚类(水解单宁类、酚苷等)、咖啡酸、水杨苷成显著负相关、与缩合单宁类、水杨酸成显著正相关。主成份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派杨树品种之间、同一派不同杨树品种之间树皮中总酚、其它酚类、缩合单宁类含量及对溃疡病抗性的差异十分明显。同时,建立两组主成份方程,为抗病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了一种科学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树溃疡病作为杨树的一种重要病害,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对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3种主要病害症状与防治进行了概述,并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杨树树皮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18个杨树品种和无性系田间发病情况调查,排出了对溃疡病的抗性序列,同时,通过在生长季节初期,测定健康杨树树皮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分析了这两种酶的活性与杨树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酶的活性与树种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强,树种的抗病性就强;反之则弱。酶的活性高低可以做为杨树抗溃疡病育种和抗病性测定中的一个“抗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杨树溃疡病主要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和杨树细菌型溃疡病,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提高杨树的综合抗逆性,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杨树带菌苗木与溃疡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莱芜市杨庄镇、羊里镇、牛泉镇、大王镇、口镇、方下镇等杨树病害统计调查,结合室内和田间诱发造林定植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定植后杨溃疡病的暴发流行,主要来源于苗木带菌,不同苗源的苗木生长状况及带菌量不同,定植后发病与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杨树苗圃周围发病大树多,杨苗带菌率高,定植后发病重。彻底清除苗圃周围病源,减少苗木带菌数量,苗期和栽前集中喷药预防,是控制该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不同立地条件下杨树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杨树树冠结构和溃疡病的病情,分析了立地条件对树冠结构的影响以及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病情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表面积(CSA)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总叶面积(TLA)只与土壤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冠幅(W)与土壤类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枝下高(H<,...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杨树溃疡病呈重发趋势,对杨树的安全生长极为不利.该文总结了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分析了杨树溃疡病发生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为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杨树溃疡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危害情况、发病规律、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表现与机制和溃疡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杨树溃疡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杨树面积的逐渐扩大,长期单一树种的形成,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大发生,特别是杨树真菌性溃疡病的发生,给杨树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影响苗木出圃、生长造成材质下降,为避免和减轻此病的发生,该文对其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进行全面论述,为指导杨树溃疡病防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杨树溃疡病的病害症状与发病特点,分析了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该病的特点是从苗木到大树整个生长期间均可侵害,但还是以苗木和幼树危害最重,轻者造成枯枝和枯梢,重者整株死亡。因此,要对杨树溃疡病的危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认真加以对待,将该病的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杨树溃疡病的症状与特点1水泡型溃疡病该类型的溃疡病主要发生在杨树的主干与枝干上。其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生在树皮较为光滑品  相似文献   

12.
杨树溃疡病是白杨、加杨、柳树等树种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部位为主干与枝稍。杨树溃疡病由子囊菌亚门的茶子葡萄座腔菌等病菌所致,病菌可长期潜伏在杨树树体上,在温度、含水量、栽培管理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诱发病害。加强杨树溃疡的防治,控制病菌扩散,对于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诱发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树的烂皮病害主要有腐烂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和溃疡病(亦称水泡溃疡病,病原为 Dothiorella ps.)两种。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又发现欧洲杨树溃疡病菌(Dothichiza populea),即戚佩坤等(1966)描述的小叶杨溃肿病菌。由于对杨树腐烂病已做了大量研究,而欧洲杨树溃疡病在我国的重要性尚待明确,故当前工作侧重溃疡病。这项工作分别在北京和兴城两地进行,本文报导兴城的部份工作。(一)杨树溃疡病、苹果干腐病及苹果和梨的烂果病:  相似文献   

14.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现已知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以上三种都是由真菌引起)。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现知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另有一种杨树细菌型溃疡病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在我国东北时有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以6个杨树无性系为对象,探讨其树皮生理生化特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愈伤组织、树皮相对膨胀度和树皮内含物)与溃疡病抗性(大田感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的树皮生理生化指标与溃疡病抗性间的关系也不同。树皮相对膨胀度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其值越大,参试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越强;愈伤组织对溃疡病抗性有正面影响,但在不同无性系中的影响度不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参试无性系溃疡病抗性间的关系较复杂,不宜作为杨树溃疡病抗性评价的直接指标;被测定的14种树皮内含物中,9种对溃疡病抗性有正面影响(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苯甲酸、单宁、表儿茶素、邻苯二酚、咖啡酸、绿原酸和槲皮素),其余为负面影响(根皮苷、没食子酸、根皮素、儿茶素和肉桂酸)。  相似文献   

17.
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都是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的林木病害,在我国大部地方都有发生。阐述了杨树腐烂病与溃疡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杨树溃疡病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分析杨树溃疡病重发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树溃疡病是速生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近来随着雄县杨树种植面积的增加,危害有加重的趋势。雄县作为速生杨苗木基地,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有受到溃疡病的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到的侵害最为严重,导致枯梢或全株枯死苗木带病有助于杨树溃疡病的传播与扩散,影响苗木的成活,不利于雄县速生杨的造林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一、溃疡病症状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