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扁豆是粮食作物,也是营养价值高的饲料作物,还是豆制品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料。籽粒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1:2.5,蛋白质含量高达28%~30%,超过豌豆,比禾谷类作物高1~2倍。茎秆开花期蛋白质含量高达14%,比禾谷类作物高2.5~3倍。新鲜籽粒富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  相似文献   

2.
<正>豆类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地位仅次于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主要是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菜豆、豇豆、刀豆、扁豆、鹰嘴豆、木豆等。我国主要栽培大豆、豌豆、绿豆、小豆、蚕豆、饭豆等。一、豆类作物的营养豆类作物的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为20%~40%,比禾谷类作物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1~3倍,比薯类作物  相似文献   

3.
特用高油玉米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油玉米是指籽粒中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一倍或一倍以上的一种特殊的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含油量在7%~9%。高油玉米的油分85%左右集中在种胚,因而其胚较大,脂肪含量高。高油玉米所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热值也较高,可以搞营养食品加工,可做为工业原料和优质高效饲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莞豆是湟中县栽培较广的豆类作物,也是较好的倒茬作物.莞豆的营养价值很高,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2-34%,比禾谷类作物的种子高1-2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陇东旱塬区机械籽粒直收的优质丰产玉米新品种,采用DA7200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对平凉市泾川县高平玉米籽粒机械直收试验的20个玉米品种的籽粒进行了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13个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都达到了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其中MC703、新玉108、瑞普909、联创825、先玉698、MC618和京科999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同时,脂肪含量也比较高,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3个指标比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分别高1.45%~3.33%、7.50%~21.25%和16.67~43.33%。结合产量和籽粒机械粒收指标数据,从参试品种中筛选出3个品质指标均较高且适宜旱塬区机械粒收的丰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普兰西德白糌粑营养成分,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普兰西德白糌粑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为65.31%以上,膳食纤维含量为10.16%,蛋白质含量为8.36%,氨基酸含量为7.696%,脂肪含量为2.00%,还含有水分和灰分等。与大米相比,除脂肪含量比糙米低0.70%外,白糌粑蛋白质含量比精米高1.62%,比糙米高1.01%;膳食纤维含量比精米高9.277%,是精米的11.5倍,比糙米高7.37%,是糙米的3.64倍;脂肪含量比精米平均值0.48%高1.52%。说明普兰西德白糌粑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1.补喂甜高粱秆.甜高粱秆出汁率达65%~70%,糖分含量18%~20%,蛋白质、脂肪分别比玉米高8.7%和17.6%,无氮浸出物比玉米高64%.给奶牛补喂甜高粱杆,每头牛每日比喂玉米增加产奶量0.4~1.0千克.  相似文献   

8.
甜玉米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玉米是玉米属中的一个亚种即甜质型玉米亚种(Zea,Mays Lsac-chavata sturt),它是受一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胚乳突变体,根据控制的基因类型不同又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甜玉米胚乳内的碳水化合物积累较少,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脂肪含量也比普通玉米高1倍以上,并含有较多的VA、VB和VE等.  相似文献   

9.
<正>黏玉米又称糯玉米,属于特用型玉米。玉米子粒中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含淀粉70%~75%(其中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95%以上)、蛋白质10%以上、脂肪4%~5%、多种维生素2%。子粒中蛋白质、VA、VB1、VB2、甲种维生素均比稻米多。黏玉米淀粉分子量比普通玉米小10余倍,食用消化率比普通玉米高20个百分点以上。鲜嫩黏玉米极佳的口感更为人们所青睐。1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以上,有灌水及排水条件的地块种植。秋整地、秋起大垄,垄宽为120cm,其中垄台宽度为80cm,垄沟宽度为40cm。秋施肥,每公顷施尿素105kg、磷酸二铵90kg、硫酸钾105kg、硫酸锌  相似文献   

10.
黑珍珠玉米简称黑玉米,是一种特种果蔬玉米.它不仅外观墨黑、独特,而且口感软韧、香甜.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分别比黄玉米高10.9%、30.3%、56.6%和6.1%,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钙等含量比黄玉米高17%~80%.尤其是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比黄玉米高7.5倍.是集色、香、味于一体的保健食品.黑玉米田间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甜玉米是一种籽粒具有甜味的优良辅餐和蔬菜用玉米。由于所含基因和特点不同,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甜玉米的茎叶含糖量一般为10%~12%,比普通玉米茎叶含糖量高1倍,碳水化合物含量30%以上,蛋白质含量2左右、脂肪含量0.5%~1.0%,茎叶青嫩多汁,营养丰富,是优良的饲料,既可做青饲料又可做青贮饲料。甜玉米浑身都是宝,对其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种植甜玉米的效益是普通玉米的3倍。因此我们要掌握甜玉米的栽培技术,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1补喂甜高粱秆甜高粱秆出汁率达65%~70%,糖分含量18%~20%,蛋白质、脂肪分别比玉米高8.7%和17.6%,无氮浸出物比玉米高64%。给奶牛补喂甜高粱秆,每头牛每日比喂玉米增加产奶量0.4~1.0公斤。2补喂胡萝卜素在奶牛产奶前1个月和产奶后3个月的日粮中补加7克胡萝卜素制剂,每个泌乳期能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果茶加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甜玉米品质鲜嫩 ,营养丰富。其赖氨酸、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 2倍以上 ,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 ;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 3%~ 4% ;含糖量达 30 % ,比普通玉米高 2 0 %以上 ,且多为人体易吸收而不易转化为脂肪的D -葡萄糖、果糖、低聚糖 ;此外 ,还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其中 ,以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的含量最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肠道功能、调节血糖水平等作用 ,对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肠胃疾病和肝炎等症有良好的效果 ,是人们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其玉米须…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青睐青花菜营养价值高,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维生素C110毫克,比结球甘蓝或花椰菜高1倍;维生素A的含量为3800国际单位,比结球甘蓝高19倍,比花椰菜高9.5倍;维生素B1、蛋白质、脂肪、钙、铁、钾、磷、锌、镁等含量都比花椰菜、结球甘蓝高,故被称为高营养蔬菜.  相似文献   

15.
<正>燕麦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面粉、玉米面高,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多而全面;脂肪含量也高出3倍以上,脂肪酸中亚油酸占36%~46%;另外。还含有皂苷、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及  相似文献   

16.
以高淀粉玉米品种华单208和普通玉米品种农大364为供试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钾对2种不同类型玉米的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钾对玉米品种营养品质的影响大于氮。施磷后,高淀粉玉米华单208的脂肪含量增加了7.14%;施钾后高淀粉玉米华单208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了4.82%,农大364品种的蛋白质则增加了3.72%。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燕麦研究、生产、加工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燕麦概况1.1燕麦的营养价值裸燕麦粉蛋白质含量比小麦粉高65.8%,比玉米面高75.3%,比籼、粳米分别高105.3%和132.8%:水溶性膳食纤维,燕麦粉是小麦粉的3.5倍,玉米的1.4倍,粳米的7.0倍;燕麦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须而又不能自行合成的8种氨基酸大体均居谷类之首,特别是赖氨酸含量是小麦粉等8种粮食的1.5-3.0倍:燕麦还含有极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籽粒具有甜、黏、嫩、香等特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尤其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倍以上,富含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有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液  相似文献   

19.
荞麦面包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分甜荞和苦养两种.其蛋白质含量比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且是一种全价蛋白质.荞麦还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含量最丰富,脂肪中含有的油酸、亚油酸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其所含的芦丁和Vpp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含量.据中国药典报道,荞麦可"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临床医学也表明,荞麦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我们研制的荞麦面包添加了甘肃景泰等地产苦荞麦粉,不仅弥补了小麦粉中蛋白质的不足,还增加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含量,丰富了面包的花色品种,为荞麦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优良牧草,其产量往往也高,单位面积有效光合作用的产物高于谷类作物,干物质的产量是小麦的5倍,蛋白质含量占15%~20%,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它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