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对周岁期的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的生长发育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萨福克公母羔初生重均大于无角陶赛特公母羔,无角陶赛特公母羊的30日龄、断奶和周岁时的体重均大于萨福克公母羊。经t检验得出:两肉羊品种之间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30日龄、断奶和周岁时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正>无角陶赛特羊被毛白色,面部、四肢及蹄也皆为白色;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原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陶赛特种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无角陶赛特羊具有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好、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耐热和对气候干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无角陶赛特  相似文献   

3.
观测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3品种产羔母羊年龄与产羔率、羔羊初生重、羔羊成活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第1胎较低,第2胎开始递增,第5胎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比较,小尾寒羊的多胎率是其它两个品种所不及的,多羔率(2~4羔)平均66.2%,但与羔羊成活率呈弱的负相关,比两个外引品种分别低12.4个百分点(P<0.01)和12.6个百分点(P<0.01);双羔率以无角陶赛特羊最高,平均51.5%,比特克塞尔羊高6.6个百分点.但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的三羔率较低,四羔为0;羔羊初生重无角陶赛特羊公母羔羊分别高于特克塞尔羊7.33%(P<0.05)和11.75%(P<0.01).  相似文献   

4.
无角陶赛特羊生长发育快,早熟,可全年发情配种产羔。该品种成年公羊体重为90~110 kg,成年母羊体重为65~75 kg,剪毛量为2~3 kg,净毛率为60%左右,毛长为7.5~10.0 cm,羊毛细度为56~58支,产羔率为137%~175%。经过育肥的4月龄羔羊的胴体重:公羔为22.0 kg,母羔为19.7 kg。在  相似文献   

5.
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羊在新疆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新疆畜牧厅从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羊270只,在玛纳斯南山牧场纯繁。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和选育,萨福克成年公羊体重达102.20kg,母羊80.65kg,无角陶赛特成年公羊体重达88.40kg,母羊76.63kg。萨福克羊繁殖率为141.7%~157.7%,无角陶赛特羊为137.5%~175.5%。通过五年多来对进口种羊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生理指标、抗病力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经济效益分析说明: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羊已能够适应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主要生产指标和繁殖性能均达到该品种在澳大利亚的相应水平,两品种在新疆的总适应能力分别达到98.8%和98.7%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当地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选用健康小尾寒羊繁殖母羊50只(分成2组,每组25只)、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繁殖母羊25只,分别与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成年种公羊自然交配,测定母羊繁殖性能及羔羊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母羊的产羔率比小尾寒羊低,但羔羊成活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羔羊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特×陶×寒杂交组合羔羊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组合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羔羊的生长性能均低于特×陶×寒组合。  相似文献   

7.
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有角陶赛特作母羊本,再以考力代羊做父本培育出来的,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四季发情,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成年公羊90~100kg、母羊55~56kg、平均产毛量2~3kg,产羔率130%,该品种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头短而宽,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全身被毛呈白色。4月龄羔羊胴体重公羊20~24kg、母羊18~22kg,屠宰率54%~55%。此品种羊的杂交一代具有的特点:1生长快,体重大。杂一代的生长速度可以超过纯种肉羊的生长势头。放牧时采取春、夏、秋季全放牧,冬季5个月全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草场条件,不挑食,采食量大,上膘快,但由于肉用体型好,腿较短,不宜放牧在坡度较大、牧草较稀的草场,转场时亦不可驱赶太快,每天不宜走较长距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榆中地区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羊的妊娠期分别为:149.71 d和149.18d,与国内肉羊的平均妊娠期150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羊的平均产羔率均较高,分别为132%和133%;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单羔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初生重(P<0.01);不同性别之间,公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同性别之间,特克塞尔羊单羔公、母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公、母羊初生重(P<0.01),无角陶赛特羊单羔母羊显著高于双羔母羊(P<0.05),单羔公羊初生重高于双羔母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个品种的羊在甘肃榆中地区具有良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小尾寒羊和引入绵羊品种建立最佳的杂交体系,以无角陶赛特(P)公羊与小尾寒羊(H)母羊级进杂交,或以无角陶赛特(P)公羊与杂交母羊(罗姆尼小尾寒羊F1,陶赛特小尾寒羊F1)进行终端杂交.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羊0~6月龄生长速度快,高于级进杂交三代羊;三元杂交母羊均为全年发情,级进三代母羊春季发情比例较低;三元杂交母羊产羔率也高于级进杂交三代母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贵州黑马羊的扩群繁育及品种培育,试验采用核心群开放式选育及正反交试验方法,开展黑马羊选育提高、山羊有角与无角性状显隐性关系及无角与间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后,核心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9.77±5.51)kg、(25.18±5.67)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0.08±7.73)kg、(34.90±7.56)kg;基础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6.59±3.68)kg、(24.09±4.60)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5.33±4.09)kg、(32.16±6.83)kg。周岁羊屠宰率达48.46%,产羔率达152.16%。经t检验,选育后核心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及基础群周岁、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选育前平均体重(P<0.01)。经有角♂×无角♀、无角♂×有角♀正反交试验,后代无角率为52.20%、有角率为47.80%;无角♂×无角♀杂交,后代无角率为75.32%,有角率为24.68%。无角对有角是显性,山羊间性与无角存在连锁关系,群体中出现间性羊的概率为3.45%。  相似文献   

11.
1国外引进无角陶赛特羊,原产于英国,我国70年代就已引进,分别饲养在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是公认的改良效果较好的肉羊品种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公母羊均无角,体躯长、宽而深,后躯发育良好,产羔率130%~180%。成年公羊体重为102~125千克,母羊体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新疆畜牧厅从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羊270只,在玛纳斯南山牧场纯繁。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和选育,萨福克成年公羊体重达102.20kg,母羊80.65kg,无角陶赛特成年公羊达88.40kg,母羊76.63kg。萨福克羊系列率为141.7%-157.7%,无角陶赛特羊为137.5-175.5%。通过五年多来对进口种羊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生理指标,抗病力等方面的研究,以  相似文献   

13.
1无角道赛特羊成年公羊体重90~100千克,母羊55~65千克。成年羊剪毛量2~3千克,毛长7.5~10厘米,细度为48~58支。母羊全年均可发情配种,产羔率180%左右。国内引进无角道赛特羊纯繁所产公羔平均初生重为3.75千克,105日龄平均日增重为  相似文献   

14.
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观察、试验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引自新西兰的无角陶赛特品种羊的杂交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与土种羊的杂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无角陶赛特公羊和土种母羊的F1外貌与无角陶赛特羊更为相似;F1公羔初生重5.08kg±0.94 kg,周岁重46.92kg±4.59 kg;F1母羔初生重5.55 kg±0.70 kg,周岁重43.45kg±4.93 kg.F1各年龄阶段体重与土种羊相比,提高效果极显著(P<0.01);②可通过回归方程预测F1的体重体重(kg)=0.126×体长(cm)+0.290×体高(cm)+0.473×胸围(cm)-26.539(r=0.879 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自群繁育后代(以下简称“自繁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繁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和6月龄体重较小尾寒羊都明显提高,自繁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羊胸宽和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自繁后代下半年各月份自然发情比例高于上半年,胎均产羔数为1.63。结果表明:自繁后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显著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和6月龄体重较小尾寒羊都明显提高,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和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自群繁育后代下半年各月份自然发情比例高于上半年,胎均产羔数为1.63。结果表明,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显著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1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目的 在山西省畜牧所种羊场选择成年母羊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共146只,通过对母羊的妊娠率、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以及羔羊1~4月龄生长发育数据的分析,来比较3个品种优种羊的生产性能,从而提高优种羊在肉羊生产中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1夏洛来羊原产于法国中部夏洛来丘陵地带,以产肉为主。夏洛来羊公母均无角,体躯圆桶形,后躯发育特别良好,成年公羊体重100~130kg,母羊体重60~80kg。初产母羊产羔率130%~140%,经产母羊产羔率180%~190%。在法国适宜草场放牧条件下,母羊产奶多,完全能带好双羔。羔羊生后至4月龄,日增重达250g,6月龄羔羊体重可达40~50kg,胴体重20~25kg。夏洛来羊是一个优良肉用种羊,饲养于河北、河南、内蒙古和新疆,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其采食速度快,不择食,放牧性很好。目前在辽宁省朝阳地区饲养较多,与当地绵羊杂交,杂交优势明显。2无角道赛特羊无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青岛地区引入的无角陶赛特和特克塞尔成年母羊和纯种自繁羔羊在不同月份的脉搏、瘤胃蠕动、呼吸频率、体温、血清中T3、T4和E2的含量及其繁殖性能和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特克塞尔羔羊在9月份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羊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的变化规律与羊舍内温度变化趋势一致,而瘤胃蠕动与温度变化无关.4组供试羊血清T3含量平均值在8月份呈最低,2月份最高,羔羊血清T3含量有高于成年母羊的趋势.陶赛特羔羊不同月份的血清T4和E2含量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4组供试羊血清T4含量平均值在10月份呈最低,7月份和1月份较高,而血清E2水平与T4变化趋势相反.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在青岛地区的繁殖性能正常,后代生长发育良好,对青岛地区总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在青海省黄南地区开展了无角陶赛特肉羊胚胎移植试验。对100只土种藏羊受体进行了同期处理,同期发情率69%;移植胚胎40枚,移植率为57.97%;产羔13只,移植受胎率32.5%,其中陶赛特公羊8只,母羊5只。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