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2.
雄蚕好养、桑叶利用率高.专养雄蚕比普通养蚕可省桑节本约10%。雄蚕的叶丝转化率高,雄蚕茧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一般要比雌蚕茧高约20%,可使蚕农受益。雄茧鲜茧出丝率高,每50kg鲜茧可多缫生丝1000g以上。从而使丝厂受益。雄蚕茧的纤度细、偏差小、丝质优.一般可缫5A级高位生丝,又可使丝厂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施绿色环保的鲜茧缫丝工艺,在鲜茧缫丝中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脱胶处理,并建立基本的脱胶工艺技术,以脱胶率、解舒率和茧丝单纤维断裂强力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脱胶工艺中木瓜蛋白酶用量、脱胶时间、脱胶温度、脱胶液p H值对鲜茧脱胶效果、缫丝性能和茧丝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工艺因素对鲜茧脱胶效果均有明显影响,确定用木瓜蛋白酶对鲜茧脱胶的工艺条件为:脱胶温度35℃,脱胶时间2 h,酶液质量浓度4 g/L,脱胶液p H值7.0。鲜茧在此工艺条件下的平均脱胶率为23.42%,平均解舒率达到82.4%,单根生丝纤维平均断裂强力达到12.52 c N。红外光谱表征鲜茧用木瓜蛋白酶脱胶后缫制的生丝与干茧用传统缫丝方法缫制的生丝在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热重分析2种茧丝样品的热稳定性也没有明显差异,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鲜茧缫制生丝的表面较光滑。建立的木瓜蛋白酶脱胶工艺技术可以用于鲜茧缫丝。  相似文献   

4.
正鲜茧的冷藏温度和时间对鲜茧品质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鲜茧生丝的品质。已有部分研究证实了低温存储有利于提高鲜茧生丝品质。但近年来冷藏温度和时间对鲜茧丝产生影响未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冷藏冷冻温度和时间对鲜茧及鲜茧生丝品质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达到提高鲜茧生丝品质的目的。1 茧丝品质检测将干茧缫丝的生丝与不同温度下保存的鲜茧缫丝的生丝进行解舒、清洁等生丝性能的检测,如图1和图2。由图1可知,不同温度贮藏鲜茧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起源于我国,历来是我国农村的主要付业,丝绸又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1984年换取外汇近10亿美元,仅次于石油),是国需民用的重要物质。目前,我国鲜茧产量占世界鲜茧总产量的50%,生丝产量占世界生丝总产量的47%,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总贸易量的80%,丝绸出口量占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巴西的蚕桑生产和缫丝业发展迅速,1985年生丝产量达1,554吨,其中出口1,210吨,占产量的78%。出口量仅次于我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我国生丝出口的主要竞争者。巴西幅员辽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全国平均温度在22℃以上,很适宜栽桑养蚕。巴西的蚕桑生产是二十世纪初随着日本大批移民将蚕桑技术带到巴西而发展起来的。但是直到1975年,巴西的生丝年产量才达到1,112吨,到1984年已达1,474吨。  相似文献   

7.
<正> 据日本蚕丝砂糖类价格安定事业团推测:1988年世界蚕茧产量约为61.52万吨,其中,中国为39.4万吨,占总产量的64%;其次是印度为9.39万吨,占15.3%;然后是苏联、日本、朝鲜和巴西。据称,世界上有30%个国家从事养蚕业,上述6个国家再加上泰国和南朝鲜,这8个国家的产量约占世界蚕茧总产量的98%。另据推测,1988年世界生丝总产量约为98.89万包。中国为最大的生产国,产量是56万包,占总产量的56.5  相似文献   

8.
鲜茧缫丝历史悠久,是干茧缫丝工艺的前身。大量研究表明,鲜茧缫丝能提高解舒率,提高工效,能获得食品级蚕蛹,提高蚕蛹的价值。鲜茧丝与干茧丝在物理性质上没有大的差异,尽管鲜茧丝有丝胶多、抱合力降低、糙点多、易起毛等缺点,但都能改进。广西近年来在鲜茧缫丝及配套技术的各个方面研究应用上成果较多,在鲜茧缫丝的丝质量和相关技术、选茧工艺和煮茧工艺、以及冷藏蚕茧和蚕蛹的冷库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申请并获得了较多的国家发明专利,在鲜茧缫丝方面,广西处于领先地位;广西还制定和实施地方标准《鲜茧生丝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冻鲜蚕蛹》,执行相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应用几年来已获用户认可。广西鲜茧缫丝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鲜茧缫丝技术,完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9.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利用、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2019年,我们对设施大棚养蚕所生产的蚕茧进行质量、缫丝成绩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养蚕要比普通蚕室内养蚕结茧率低3.15%、死笼率高3.57%;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显著.因此,做好设施大棚内养蚕期间和蔟中管理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节和通风换气,可有利于提高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雄蚕小蚕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养雄蚕是传统蚕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好养、食桑省和桑叶利用率高等优点,一般能节约养蚕成本的1O%左右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全世界蚕茧总产量为48.35万吨,生丝的总产量为4.93万吨。各主产国家和地区蚕茧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中国占53.1%,印度占16.1%,苏联占10.7%,日本占9.8%,巴西占2.3%,泰国占1.9%,朝鲜占1.4%。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蚕丝生产情况 1981年世界家蚕茧产量为4570O0吨,其中日本64800吨,中国230000吨(推算数字),印度62000吨,苏联49000吨,南朝鲜13500吨,北朝鲜6500吨,巴西8500吨,其它22700吨,日中两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51%。世界生丝产量52320吨,其中日本14820吨,中国22380吨,其它20多个国家为3000~1000吨。日中两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1.1%,生丝的生产,供需情况见下表(表1)  相似文献   

13.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鲜茧收购现场缫丝计价的要求 ,研制出微型试缫机。该机将动力传递、索绪、集接绪、停、捻鞘、络交等装置紧凑装配一体 ,可方便、快速、准确地对样茧的解舒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量、出丝率、缫折、茧丝纤度等茧丝性状指标进行检测。样机试用证明其性能达到四川省及国家的《桑蚕鲜茧》试缫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朱良均 《蚕桑通报》2013,44(1):8-10,19
本文通过对不煮茧缫丝、鲜茧缫丝的生丝质量、茧丝纤维性能的分析,分析了制丝过程节支增效的途径.以期对蚕业生产亟待创新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生丝新标准与蚕品种选育和审定的几个关键性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丝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以主检5个项目中最低的一项成绩确定生丝基本等级,5个补助检验项目对基本级只降不升。针对生丝新标准的特点,结合自动缫丝工艺和市场对高级丝绸原料需求等新变化,认为家蚕新品种选育中应主攻制约生丝品位的关键性状,提高洁净、解舒率,合理制定茧丝纤度和茧丝长等审定指标,适当考虑抱合、伸长、吊糙等指标,并加强育种过程中的茧丝质检测,选育出具有优良茧丝性状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如东县进行了皓月×菁松全龄人工饲料育养蚕示范,全龄发育经过28d21h,张种产茧19.25 kg,生产1 kg鲜茧使用粉体干料3.66 kg,蚁蚕结茧率为50.18%,公斤茧粒数654粒,茧层含水率12.24%,良蛹率93.14%,解舒率56.53%,茧丝纤度2.236 dtex,鲜毛茧出丝率12.41%.试验表明,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具备了在一定条件下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我区地处亚热带,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较多,桑树生长迅速,产量高,但蚕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因而饲养蚕品种的强健性十分重要。建国初期,我区全部饲养黄茧和金黄茧土种,虽然,其幼虫强健好养,但产量低、品质差,单张产茧仅7.5公斤,茧层率13%,一茧丝长约300米,鲜茧出丝率仅5%,只能缫制土丝,不适应机械缫丝需要。50年代末,从广东省引进多化白茧种“南农七号”,取代黄茧土种,成为我区2~6造的当家品种。单张产茧12.5公斤,茧层率14%~15%,一茧丝长400米,鲜茧出丝率7%,只能缫制E级以下的低级生丝。  相似文献   

19.
陆鹏祥 《广西蚕业》1996,33(2):34-37
本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