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果腐病是由复合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直接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花生果腐病的生防微生物,以花生果腐病主要病原菌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镰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Hsg1949。经形态学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及16S rDNA和gyr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等综合分析,鉴定菌株Hsg1949为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Hsg1949对3株镰孢菌分离株具有稳定的的拮抗活性,继代培养40代时,对3株镰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0%、69.7%和61.9%,与初始菌株F0代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其无菌上清液活性物质耐高温,耐强酸但不耐强碱,在pH 11的环境下拮抗活性显著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g1949菌悬液2×108和5×108cfu/mL可显著降低花生果腐病发病率,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4%和71.27%,与化学药剂多菌灵防效(75.11%)相当。菌株Hsg1949对花生白绢病菌、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也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在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绿色木霉LTR-2菌株的紫外线诱变改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 ,获得了可以在低温下 (1 0℃ )生长的绿色木霉LTR 2的快速生长型突变株LR ,以及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突变株LRR。突变株对棉枯萎病菌、棉黄萎病菌、棉立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能力一般低于野生型菌株。LR比LTR 2更能适合非根际土壤环境 ,而LRR在健康棉花根际的定殖能力上 ,比LTR 2有明显下降。LR对棉花立枯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但对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则高于原始菌株 ;LRR对棉花上述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原始菌株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对棉花枯萎病有较好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从健康海岛棉植株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探索研究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为其生物防治提供潜在资源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以海岛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从土壤中分离到的120株细菌菌株中筛选拮抗菌株。测定拮抗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通过促芽和盆栽试验筛选生防效果最好的菌株,同时测定该菌株对棉花枯萎病的抑菌效果和耐盐碱性。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分类地位。从120株细菌中筛选到1株对棉花枯萎病拮抗作用很强的菌株,编号为KX-33。促芽分析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KX-33能明显缩短出芽时间,促进棉苗生长。对病原菌DD64、DD89、DD11和DD22防效分别为75.32%、72.77%、69.48%和68.8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P<0.05)。耐盐碱分析表明,菌株KX-33具一定的耐盐碱性。菌株KX-33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菌、呈杆状、有芽胞,16S rDNA和序列与Bacillus pumilus(FJ763643.1)同源性最高。海岛棉根围土壤微生物中含有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经鉴定菌株KX-33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促生和抑菌作用显著,在海岛棉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2大顽固病害,通过种植抗、耐病品种,枯萎病已明显得到控制,但黄萎病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黄萎病是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较大.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少棉田由于该病危害猖獗而绝收,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笔者对其发病规律、发病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香蕉枯萎病是目前香蕉产业面临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药剂。为发掘香蕉枯萎病的生防菌资源,本研究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两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Blz67和Blz02。依据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测试结果,并结合16S rR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两株拮抗菌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生物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两株拮抗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1℃,最适生长pH均为5.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lz02与Blz67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63.33%和40.00%,在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由半裸镰刀菌引起的高粱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为了有效地抑制高粱枯萎病的发生,筛选出对该病害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生防菌株。从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壤中分离出33种生防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33种菌株中筛选出对半裸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并进行盆栽高粱接菌试验,通过高粱枯萎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调查,筛选出4种拮抗细菌Y+8、7、10+8-20、Y+6,其平板抑制率分别达到83.55%、85.87%、85.67%、89.33%;生防菌接菌高粱的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37.93%、30.77%、30.77%、42.33%,显著低于对照;病情指数分别为18.97、22.12、30.77、16.92。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4种生防效果较好的拮抗菌分别为Aquamicrobi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4种生防菌在高粱叶片中诱导了H_2O_2等活性氧信号的产生,显著提高了高粱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APX),并提高了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此外,4种生防菌在防治病害发生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的酶活性。综上所述,生防菌株Aquamicrobium、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与芽孢杆菌(Bacillus)能够有效地增强高粱防御系统,增强土壤酶活性,抑制高粱枯萎病的发生,在高粱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克黄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曾洪梅孙文姬徐容林德●张克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黄克朋(湖北省荆门市植保植检站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种植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克黄枯”是我国近年新开发...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圆盘滤膜法和平板对扣培养法测定菌株CEF-373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和田间防效,并通过活性氧含量及防御基因表达情况来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菌株CEF-373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37.75%和100.00%。用1×107CFU/mL的菌株CEF-373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后,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可达71.12%,用质量比为3%的菌株CEF-373固体菌剂拌土栽培后,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可达62.74%,防治作用显著。菌株CEF-373的发酵液滴灌和微生物肥料处理40 d后,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达到最大,分别为36.23%和27.71%,而在后期有所降低。菌株CEF-373可以诱导棉花叶片中细胞活性氧的爆发;且菌株CEF-373成功激活了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和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0的表达,对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具有抵御作用。表明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通过抑制大丽轮枝菌生长以及诱导寄主系统抗病性来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主要依靠土壤和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近年来,由阿拉山口口岸进口棉短绒量不断增加,2008年口岸进口棉短绒货量为3.8153947万t,大部分棉短绒都含有大量的棉籽,可能携带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vasinfectum(Atk.)Snyder&Hansen)和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K leb)。为保护新疆及我国棉花产业安全,防止棉花枯、黄萎病菌随进口棉短绒中棉籽传入,对进口棉短绒中棉籽是否携带棉花枯黄萎病菌进行了检验。结果,只在进口棉短绒中棉籽上检测到棉花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vasinfectum(Atk.)Snyder & Hansen),未检出棉花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草莓相关拮抗细菌的多样性,以期筛选对草莓土传病害有良好防效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土传病害重发田块的草莓健株根围分离得504株草莓根围细菌。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草莓黄萎病菌、草莓疫霉和草莓枯萎病菌作指示病原真菌,筛选得24株有显著拮抗活性的细菌。通过测定拮抗细菌的胞外酶活性(纤维素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次生代谢物(噬铁素)活性,初步确定拮抗细菌的拮抗机理。通过细菌16S r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ARDRA)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比对结果,阐明拮抗细菌种群结构。同时把分离得的拮抗细菌用于防治草莓黄萎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4个拮抗细菌的ARDRA图谱共有12种;结合菌株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得出,12个ARDRA类群分属于6个细菌属(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伯克氏菌、土壤杆菌、不动杆菌和食酸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伯克氏菌为优势种群。田间防治结果表明,菌株SB13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效达93.5%,菌株SB336和SB479的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对比试验棉花姑、黄萎病是棉花病害中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几年此病一年比一年严重、面积不断扩大,病区逐年增加,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影响。为了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扩展,我们对此病用了几种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对比试验,筛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81.8%,枯萎病菌占18.2%;北疆27个地点,得到495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93.9%,枯萎病菌占6.1%。南北疆均以黄萎病为主,枯萎病南疆重于北疆。维管束病害的快速分离方法每分离一个样品只需2 min,污染率仅为6.7%。  相似文献   

13.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筛选及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本试验通过大量分离筛选,共获得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木霉9株及细菌10株,其中以绿色木霉TR-8菌株和芽孢杆菌B67菌株的拮抗作用最强。将两菌株分别发酵后,制备成TR-8制剂和B67制剂,并将两菌株发酵物混合后制备成健根宝粉剂。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表明,3种拮抗菌制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以健根宝粉剂的防治效果最理想,田间试验表明,健根宝粉剂以1:50拌土在播种时穴施,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用药剂多菌灵和施特灵,此外,健根宝粉剂还对西瓜植株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大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633个陆地棉、海岛棉、中棉三大棉种的品种资源和42个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陆地棉品种,在田间病圃和温室接菌,进行对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中棉对枯萎病、苗病,铃病均有较高的抗病能力,但对黄萎病抗性较差;海岛棉对黄萎病有很高的抗病能力,但对枯萎病、苗病、铃病抗性均较差;陆地棉对棉花4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能高于海岛棉,但低于中棉。经生物统计分析,仅发现陆地棉抗枯萎病与抗苗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荐中棉12、陕1155、86-2、86-3、冀合3016五个兼抗枯、黄萎病,并对苗病、铃病也有一定耐病性的品种,供各地多抗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和1984年,研究了棉株上接种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弱菌株对后继感染的强菌株所致病害的影响.接种弱菌株可减轻诱发的棉花黄萎病的病情.弱菌株与强菌株之间的接种间隔天数至关重要,以间隔5天接种,其交互保护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防治烟草根黑腐病拮抗芽孢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基生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的烟草根黑腐病是烟草生产上重要根部真菌病害,近年在我国烟草种植区有加重危害的趋势,目前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药剂,给卷烟卫生带来一系列问题[1].探索该病生物防治途径,克服农药残留和病原菌抗药性十分重要.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区系的优势生物种群,具有优良生防特性[2],采用芽孢杆菌作为烟草根黑腐病生防因子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烟草根黑腐病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菌株,研究其抑菌活性、控病作用及其分类学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掘新疆盐环境中生防活性放线菌,以棉花黄萎菌为靶标,从805株新疆盐环境放线菌中筛选获得14株拮抗菌,其中菌株TRM42561抑菌活性最强,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6.33 mm,且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抗菌谱广。室内抑菌活性表明,拮抗菌TRM42561发酵液对棉花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3.75%,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8.7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TRM42561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显著,在3次施药后的第15和30 d,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33.06%和41.65%。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拮抗菌TRM42561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相似文献   

18.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西兰花残体还对其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防效为62.82%。为解析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本研究通过土壤杆菌转化的方法构建了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标记菌株,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标记菌株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和空白对照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的侵染和扩展情况。结果表明构建的标记菌株gfp-wx-1与野生菌株wx-1的生物学特性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大丽轮枝菌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棉花体内扩展较慢,具体表现为:在空白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及根内部,第3 d到达茎部维管束,第5 d叶片可观察到少量病原菌,第7 d第一片子叶呈现大量病原菌,后期迅速扩展,叶片出现黄萎病斑;而在营养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第3 d侵染根尖内部,第5 d侵染茎部维管束,直到第7 d第一片子叶才出现少量病原菌,后期扩展慢,叶片病斑较少。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大丽轮枝菌在两个处理棉花根部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西兰花残体能够显著降低大丽轮枝菌在棉花根部定殖的量。该研究初步明确了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西兰花残体还对其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防效为62.82%。为解析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本研究通过土壤杆菌转化的方法构建了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标记菌株,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标记菌株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和空白对照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的侵染和扩展情况。结果表明构建的标记菌株gfp-wx-1与野生菌株wx-1的生物学特性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大丽轮枝菌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棉花体内扩展较慢,具体表现为:在空白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及根内部,第3 d到达茎部维管束,第5 d叶片可观察到少量病原菌,第7 d第一片子叶呈现大量病原菌,后期迅速扩展,叶片出现黄萎病斑;而在营养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第3 d侵染根尖内部,第5 d侵染茎部维管束,直到第7 d第一片子叶才出现少量病原菌,后期扩展慢,叶片病斑较少。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大丽轮枝菌在两个处理棉花根部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西兰花残体能够显著降低大丽轮枝菌在棉花根部定殖的量。该研究初步明确了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生姜上的一种细菌土传毁灭性病害,化学防治易污染环境且常规化学药剂很难在土壤中起到持续控病的作用,生物防治是其理想的防治方法。为开发对生姜青枯病有效的生防措施,对从生姜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YB-3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以丰富生防菌株资源库。采用抑菌圈法筛选拮抗细菌,对效果最好的拮抗菌株做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生姜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对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拮抗菌在平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率为50.67%,盆栽试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60.86%;经16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YB-3鉴定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B-3是一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姜青枯病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