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光荣  高振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15-415,417
在杂交稻制种过程中利用花调灵与九二○进行效应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以 2次花调灵处理效果最好 ,它减少了不育系包颈现象 ,增加了午前花率 ,不育株柱头外露率增加 ,闭颖率下降 ,也增加了产量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温湿度时域对不育系花时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报道。试验结果表明,当不育系砂曙高湿大时域抽穗开花时,不育系的花时相对提早且较集中,与恢复系花时相遇率相对要好,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增加,花粉萌发率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温湿度时域对不育系花时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报道。试验结果表明,当不育系在温高湿大时域抽穗开花时,不育系的花时相对提早且较集中,与恢复系花时相遇率相对要好,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增加,花粉萌发率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得到明显提高(提高9.62%~11.46%)。  相似文献   

4.
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金成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44-6645,6705
[目的]探讨不同高低温度下杂交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方法]不育系选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T176A和松黏5022A。环境温度设32、35℃高温和15、17℃低温。[结果]32和35℃高温处理可以促进北方三系粳稻不育系提早开花,提前开花高峰,增加午前花率。15和17℃低温处理可抑制不育系和保持系开花,降低午前花率。35℃高温和15℃低温处理后,不育系柱头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北方杂交粳稻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郭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16-10618,10643
[目的]了解吉林省新育成BT型不育系开花习性,为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吉林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为材料,田间观察不育系的开花历期、开花动态、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等开花习性。[结果]6个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可以分为2类,A1、A2和A3可以分为一组,即始花时间早,终花时间也较早,花期集中,开花持续时间只有3h;开花高峰集中在11:00~11:30,午前花率很高,平均为88.3%,最高达到了93.8%。其他3个不育系分为另一组,始花时间较晚,终花时间也晚,开花时间长,开花高峰晚,基本都集中在12:30~13:00,午前花率很低,平均在46.0%,最高为59.0%。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和柱头外露率、开颖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和0.955。[结论]选育柱头外露率高、开颖时间长的不育系可以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6个不同裂颖性状的水稻不育系为材料,研究各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裂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不育系的开颖角度、开闭时间和午前花率均与重裂颖率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得出,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是造成不育系种子裂颖的主要因素(R^2=0.97258),即随着开颖角度的增大、颖花开闭时间的增长和午前花率的提高,将导致不育系种子重裂颖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8)
杂交水稻制繁种中,父母本存在花时差异,一般不育系开花迟缓,花时分散,这种开花习性制约了异交结实率的提高。因此,若改变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增加午前花数量,提高午前花率,增加父母本花时相遇机率,就可明显提高杂交水稻制繁种的产量。试验表明,天然芸苔素合剂能明显增加不育系的午前开花数量,提高异交结实率,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天然芸苔素合剂是浙江省义乌市皇嘉生化有限公司出品的甾醇类植物内源激素制剂,是一种生物活性极高的新型植物激素。它有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分裂和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1998年夏,在金华市石门农垦场杂交  相似文献   

8.
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的花瓣、花药、柱头、蜜腺、苞叶和叶片为材料,测定和比较了各材料的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观察和分析了三系杂交棉制种田中蜜蜂造访的数量与制种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育系花瓣、苞叶、蜜腺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比可育的恢复系、保持系和F1高,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果糖含量的差异不明显.其中,不育系花器的蔗糖含量是影响蜜蜂造访制种田蜂群量和不育系结铃率的关键因素;选育花器含糖量高的不育系,有利于提高制种田中的蜜蜂数量,增加不育系的结铃率,以及降低其不孕子率,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
川油15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转育的纯合型不育系38AB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在苗期长势长相相似,物侯期基本一致,株型和花器官形态无明显差异,可恢性未发生变化。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纯合型不育系38AB的不育株率为50%左右,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率为100%。不育系8702AB和38AC与同一恢复系(T1082)组配的杂交一代种在植株形态、花器官、恢复率、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上无明显差异,全不育系38AC的制种产量显著高于杂合型不育系8702AB,提高制种产量76.18%。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生殖生长期高温诱导水稻颖花不育的生理机制。高温阻碍水稻授粉、受精过程,导致严重颖花不育,不同生殖生长期高温影响颖花育性的生理机制不同,幼穗分化期高温阻碍雌、雄性花器官生长发育,引起花器结构、形态异常,限制花后授粉受精,增加水稻颖花不育率;抽穗扬花期高温导致花器生理活动紊乱,抑制花药开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直接阻碍授粉受精,增加空粒率。花期高温对水稻颖花育性的影响最严重,针对该时期高温可通过遗传改良、栽培管理、化学调控、辅助授粉等缓解高温对颖花育性的伤害。未来在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对水稻颖花育性影响差异的生理机制、高温与其他环境因子互作对颖花育性的影响及高温下颖花发育的联动性等方面还须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