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研究转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基因甘薯幼苗在短时间冷胁迫处理后的恢复过程中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株比较是否具有抗冷优势,以及用外源过氧化氢(H2O2)于冷胁迫前预处理甘薯叶片能否增强幼苗的冷后恢复能力。【方法】以转入Cu/ZnSOD和APX基因的甘薯幼苗及其非转基因对照株为试验材料,研究在5℃下冷胁迫一夜(12h)后,植株的细胞膜透性、各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作用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过程,以了解植株的冷后恢复情况;以及用1.0mmol·L-1H2O2于冷胁迫前4h叶片喷施预处理对其抗冷性的影响。【结果】(1)在短时间(12h)冷胁迫后的很短时间(2h)内,非转基因植株的APX、SOD、CAT(过氧化氢酶)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膜透性升高,光合色素以及光合电子传递链受到破坏,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在经过26h的室温恢复后,植株的上述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得到显著提升,但膜透性继续增加,光合电子传递链得到修复,而光合色素却显著下降,光合作用恢复。(2)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较,转基因植株在冷胁迫后表现出较高的上述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的膜透性、较强的光合色素以及光合电子传递系统保护能力,其光合速率也相对较强。(3)用1.0mmol·L-1H2O2预处理组的植株对比未预处理的对照株,在冷胁迫后的恢复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SOD与APX酶活性的恢复能力,较低的MDA产生量以及膜透性,且冷处理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更加良好。【结论】转基因植株在冷胁迫处理中较非转基因对照表现出较强的冷耐受性,在冷后恢复过程中也显示出更强的恢复能力,转基因甘薯幼苗更具有抗冷优势;用1.0mmol·L-1H2O2预处理植株能够显著提高甘薯幼苗的冷后恢复能力,增强其抗冷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半夏凝集素(pta)基因和高赖氨酸蛋白(sb401)基因导入水稻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70株独立再生植株.通过PCR检测,从中筛选出18株转基因植株.对这些转基因植株当代进行Southern blotting分析表明:pta 基因和sb401基因已经共转化并整和到受体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后代的叶片进行RT-PCR分析表明:pta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得到了有效的表达.测定10株T0转基因植株成熟种子的赖氨酸和总蛋白质量分数表明,与对照相比,赖氨酸和总蛋白的提高率分别为8.48%~35.34%和4.55%~32.74%,表明sb401基因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成熟种子中的蛋白质水平上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利用色氨酸单加氧酶基因iaaM与拟南芥表皮毛特异表达GL2基因启动子重组后,构建了在植物表皮毛细胞中特异表达iaaM基因的重组基因载体;采用根癌农杆菌叶盘转化法将重组基因转化到烟草WS38(对照)中,筛选和鉴定出了6株转化烟草植株;将该重组基因以根癌农杆菌花序浸渍法转至拟南芥(Colombia ecotype,对照),筛选出9株拟南芥转化植株,并对稳定转化的转基因植株表皮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表皮毛较对照植株显著增长,其长度最长为对照的2.2倍,但转基因拟南芥表皮毛长度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对烟草幼叶进行生长素浓度检测,转iaaM基因烟草吲哚乙酸含量显著提高,说明iaaM在烟草表皮毛细胞中表达,使其合成和积累更多的生长素;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表皮毛密度均较对照显著增加,证明植物表皮毛发育模式中GL2表达的特异性受细胞内生长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转化速生杨107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亮  苏乔  安利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00-100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速生杨107号中,以提高其耐盐性.对650个叶盘进行抗生素筛选获得25株抗性芽,PCR检测表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其中10株的基因组中.耐盐筛选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在NaCl浓度为50、100mmol/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均好于未转化植株;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在同等盐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细胞膜较未转化植株能更好的保持其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抗草甘膦基因(sxglr-11)的玉米遗传转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抗草甘膦基因(sxglr-11)导入优良玉米再生系HiII,共转化幼胚1 673个,分化出再生苗67株,其中,28株移栽成活,经PCR检测13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46.4%。采用草甘膦浓度梯度筛选,确定了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的致死浓度范围为1%~2%。利用2%的草甘膦对T0转基因植株6~8叶龄苗的叶片进行涂抹,结果表明,阳性植株均具有草甘膦抗性。T1植株经2%草甘膦抗性筛选,转基因植株表现出3∶1的孟德尔分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延长洋桔梗的花期,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以ACC合酶(ACS)基因干扰表达载体,对Double Mariachi Pink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的叶片外植体进行了转化。经过再生芽的筛选增殖培养,在含有卡那霉素Km(15 mg/L)再生根筛选培养基中得到了46株抗性苗,其中11株经GFP基因PCR鉴定为阳性。经进一步的GFP基因RT-PCR鉴定,3株表达为阳性,并且其中2株经GFP荧光检测呈阳性。提取荧光阳性植株RNA,逆转录后,进行了ACS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未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ACS的相对表达量平均下降了63.17%。花期统计结果表明,ACS干扰表达载体转化的洋桔梗植株花期比未转基因植株对照延长了17 d。  相似文献   

7.
转反义ACS加工番茄材料的获得及其当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ACS基因导入加工番茄美东、UC-82中,用Southern杂交检测所获得的9株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有3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中有外源基因的插入。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在基因转化处理当代表现各异,其中3号植株成熟延迟明显。果实转红后的色泽与对照在感官上无明显差异。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与分子检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3-18
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PHYA、PHYB和PHYC。已有研究表明,phyB在调节水稻幼苗去黄化、叶角、花期以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phyB对水稻苗期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仍未有报道。本研究比较了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phyB1和phyB2)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苗期的株高、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和基质培养条件下,phyB突变体的株高均显著低于野生型,鲜重和干重与野生型差异并不明显,据此推测,phyB调控水稻苗期株高,但对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了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苗期地上部分的基因表达图谱,筛选到受phyB上调的基因115个,受phyB下调的基因95个;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富集的基因主要参与水稻生长等生物学功能,因此推测通过调控这类基因的表达而影响苗期生长。本研究首次揭示了phyB对水稻苗期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phyB在选育机插秧水稻品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木质素在不同转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植株中的变化情况,对1年生转正义pt4CL1基因毛白杨、转反义pt4CL1基因毛白杨和非转基因毛白杨(741对照)植株的生长状况和组织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反义pt4CL1基因毛白杨的叶片数、株高、茎粗等明显优于对照,而转正义pt4CL1基因植株没有明显变化;转正义pt4CL1基因毛白杨的木质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而转反义毛白杨的较对照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蜡梅SAMT 基因的调控功能,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中。经PCR 方法对转基因烟草进行检 测,结果显示:16 株转化植株中有15 株扩增出了目的条带,进一步的RT-PCR 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植株均发生了正 确转录。对转基因烟草植株和未转基因对照植株进行植株大小、叶片形态、花色、花瓣大小以及花期进行观察,均 未发现有明显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对转基因烟草鲜花进行花 香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转CpSAMT 基因烟草中有较高含量的苯甲醇、己烯醇、芳樟醇、石竹烯和苯甲醛等成分,但未 能检测到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酸甲酯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