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及国际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科举制有利亦有弊,它的消亡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遏制权力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需要改革党委、政府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纪检监督体制、完善用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使遏制权力腐败工作法制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3.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4,(4):193-195
宋代茶商的人数、资本总量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但攫取了大量茶利.而且其组织性也有一定发展,通过预买制向生产领域施加影响,操纵茶价,干涉茶叶立法,结交封建政府官吏等手段显示了茶商力量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4.
隐性腐败是腐败分子“创造”的具有极强隐蔽性的腐败新形式、新变种,使公共权力变异难发现、难辨别、难预防、难查处。隐性腐败治理是我党按照廉政建设目标对隐性腐败进行预防和惩治的活动。近年来,我国隐性腐败现象虽已给予了高度的警觉,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要想有效的治理隐性腐败愈演愈烈现象,打击隐性腐败猖狂蔓延行为,就需要转变传统的防治思维,对隐性腐败进行制度治理,把隐性腐败关进制度的笼子。因此,深刻剖析隐性腐败现象,找出我国现行隐性腐败治理的制度困境,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推进治理隐性腐败的防范能力、惩戒能力、保障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金代卖官鬻爵的现象起息熙宗,愈演愈烈,涉及到纳粟补官,在职官吏升迁,出售进士出身,出售荫补的权利,出售僧官职衔等方方面面,可谓腐败之极。卖官鬻爵的实施不但使广大人民深受其苦,而且加速了金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6.
赵延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67-1568,1570
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重农思想对封建农业影响深远.相应地,在国家制定的法律中,农业法占了较大的比重.主要表现为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法律保护农业的重要地位,考核农业官吏促进农业管理,保护农业生产,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并对保护林、牧业等立法.  相似文献   

7.
论反腐败的文化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有其必然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封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 ,腐败现象的清除有赖于包括文化因素在内的社会综合治理的加强。就文化视角来说 ,只有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建设 ,在全民中确立起科学民主的现代文化精神 ,才能最终铲除腐败的毒素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农村干部腐败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在分析当代村干部腐败的现象的类型与特点后,探讨构成村干部腐败的社会、个人与制度等原因,从提升思想素质、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城镇化建设中村干部腐败现象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高发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腐败机会是外在的,是外因,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得以实现;动机是内在的,是内因,因为思想道德防线瓦解和崩溃而成实践。因此,在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预警中,要靠制度建设、科技监督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同时,也要靠文化的浸润来加筑个体内心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监督、提高廉政意识是有效预防高校廉政风险发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说服力、监督的制衡力共同作用于风险发生的抑制与化解上,构筑制度+文化+科技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选择。只有三管齐下,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才能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三位一体的高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高发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腐败机会是外在的,是外因,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得以实现;动机是内在的,是内因,因为思想道德防线瓦解和崩溃而成实践。因此,在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预警中,要靠制度建设、科技监督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同时,也要靠文化的浸润来加筑个体内心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监督、提高廉政意识是有效预防高校廉政风险发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说服力、监督的制衡力共同作用于风险发生的抑制与化解上,构筑“制度+文化+科技”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选择。只有三管齐下,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才能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抗战前中国处在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山西农村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发展,表现为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工场手工业发展,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小农经济分化,部分劳力流入城市。但封建经济仍占优势,地主富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并与官僚资本、高利贷资本结合一起剥削农民。农民忍受着地租,高利贷、捐税等残酷剥削,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经济矛盾不断地加深着。  相似文献   

12.
唐代在总结历代职官考核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善、严密,具有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特点的职官考核制度。考核在于检验官员任职期间治民治政的实绩,监察在于监察官员在履行职责中的非法之举,考核与监察两者并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套制度的贯彻执行,对巩固唐朝政权和促进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兼多元与一体 ,纳百川于一身 ,既集古代优秀文化之大成 ,又浓缩着封建时代遗落的历史尘迹 ,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着中国 ,尤其是湖南早期现代化发展的迟速。湖湘文化的自强不息的变革意识和兼容众长的学风 ,使湖南涌现出了一大批倡风气之先的杰出人才 ,直接推动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但是 ,它尊崇程朱理学 ,强调“夷夏之辨”的观念 ,又使湖南早期现代化起步迟缓 ,导致了湖南现代化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其他各省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秦农业立法在古代经济立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并随着立法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是代表战国时期各国农业立法最高水平的法律文献。它既是先秦农业立法发展的总结,又奠定了封建农业法律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儒学社会秩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在汉代形成的儒学社会秩序尊重了远古传统、运用了儒学理论、吸取了秦代经验与教训,也符合了时代要求。以仁爱原则为基础、以礼教和儒家法等伦理控制为手段、以维护家国同构的宗法秩序为目的是儒学社会秩序的基木构成。分析儒学社会秩序的特点与当代积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湘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其有着独特的思想与精神。古代湖湘教育既重视思想的传承,以礼教的拓展为中心;又重视思想的创新,形成了完善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湖湘教育人才的培养,强调以立志作为根本,涌现了大批投身教育的理论家与实践者,展现了湖湘教育的精神与魅力。  相似文献   

17.
“宋明理学”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理学家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道教万物化生理论和佛教思辨哲学,建立了一个比较精致、圆滑的哲学体系。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看到它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其根本的历史局限性,应有选择地加以扬弃。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租佃制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他们试图从中国传统的租佃关系中窥探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从而为当前的农村经济提供借鉴。中国的租佃制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包括西北)自耕农多、经营地主多,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秦晖通过考察陕西的关中农村,认为该地区的地权分配平均,几乎可以概括为"无租佃"(1)。南方(包括西南)地区佃农比例高于北方,经营地主少。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章有义对徽州租佃关系进行了个案研究,认为该地区的租佃经营的比重很高。  相似文献   

19.
儒学制度化是中国历史上理论与政治权力互动的产物.它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情结,是古代士人和封建帝王在文化选择上的契合.它所促成的儒学主流地位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广大,培育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教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