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2004年,为进一步加大本地黄牛的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牛覆盖率,青海省化隆县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引进蓝白花肉牛细管冻精,根据蓝白花牛产肉性能高、肉质好、生长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项目区巴燕等6个乡镇进行了蓝白花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推广试验,对蓝本F1代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1试验牛的选择选择2003—2005年出生的蓝本F1代牛20头、本地黄牛15头,对所选牛在初生、6月龄、12月龄进行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测定。试验牛均为农户饲养,饲草主要有小麦秆、玉米秸秆、青…  相似文献   

2.
五种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青海黄牛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白花牛、皮埃蒙特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都是我国引进的大型肉牛品种,用于改良本地黄牛.为了探讨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青海黄牛的效果,从而筛选最佳品种杂交组合,互助县于2002-2004年利用蓝白花牛、皮埃蒙特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细管冻精与青海黄牛进行杂交,对杂种F1牛进行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及体尺测定,以研究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当地的育肥肉牛杂交组合,试验对德国黄牛和比利时蓝牛与本地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在粗放式饲养管理条件下,12月龄德本F1和蓝本F1牛的生长发育性能比同龄本地牛均有明显提高:12月龄公牛的体重德本F1为228.80 kg、蓝本F1为233.46 kg,比本地牛提高了48.49%和51.52%(P<0.01);12月龄母牛的体重德本F1为223.80 kg、蓝本F1为229.46 kg,比本址.牛提高了38.81%和42.32%( P<0.1).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当地的育肥肉牛杂交组合,试验对德国黄牛和比利时蓝牛与本地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测定.在粗放式饲养管理条件下,12月龄德本F1和蓝本F1牛的生长发育性能比同龄本地牛均有明显提高:12月龄公牛的体重德本F1为228.80 kg、蓝本F1为233.46 kg,比本地牛提高了48.49%和51.52%(P<0.01);12月龄母牛的体重德本F1为223.80 kg、蓝本F1为229.46 kg,比本地牛提高了38.81%和42.32%(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利木赞牛细管冻精对本地黄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本试验测定了利本F1代牛初生、6月龄和12月龄的体尺、体重,并与本地同龄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本F1代牛的各项被检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澳洲楼来牛(LOWLINE)对广西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而进行本试验.试验测定了楼杂F1代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体尺,并与广西本地黄牛的生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楼来牛改良本地黄牛,楼杂F1代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饲养周期短的特点,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8.
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加大本地黄牛的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牛覆盖率,门源县根据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好,肉质好,生长快,对环境适应强等特点,在本县阴田乡等乡镇进行了安格斯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推广试验,我站将对安本F1代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进行了测定分析,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西门塔尔种公牛冻精为甘肃省陇南地区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测量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测定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说明利用西门塔尔牛的合格冻精改良陇南本地黄牛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杂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西门塔尔牛改良延边本地黄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3日龄、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延边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采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作为肉牛终端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开展二元经济杂交,对杂交F1体重变化、屠宰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杂交F1均比本地黄牛生长速度快且产肉率高,可有效提高本地黄牛的屠宰性能。说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改良本地黄牛杂交优势明显,可有效增加本地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利木赞牛改良民和县浅山地区当地黄牛的效果.[方法]在民和县浅山区选择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模式下的267头利木赞改良本地黄牛F1代与本地黄牛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木赞牛与民和县浅山区本地黄牛杂交F1代的体高、体长、胸围和髋宽均比本地黄牛有所提高,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4月龄时利本F1平均体重公牛426.42 kg母牛389.41 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90.21%、82.7%.[结论]在民和县浅山地区用利木赞改良本地黄牛,生产杂交的肉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2002--2004年化隆县引进蓝白花肉牛细管冻精1000支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共授配本地黄牛416头,生产蓝本F1353头。同时测定了蓝本F1初生、6月龄和12月龄时的体重、体长、胸围和体斜长指标,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本F1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黄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P<0.05)。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发挥西门塔尔牛和本地黄牛的杂交优势。本试验测定了项目区西本F1代杂种牛初生、6月龄和12月龄时的体重、体尺,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西本F1代杂种牛的各项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全县29个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皮埃蒙特牛对黄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皮本F1代的体尺、体重,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皮本F1代牛的各项被检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006年出生的安本F1代杂种牛30头,本地黄牛30头,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测定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和管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安本F1代牛各项指标均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利用安格斯牛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作为青海省的杂交改良的父本来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03年至2005年,农业部"948"项目-澳洲矮牛引进及开发试验利用项目在湖南省永顺县顺利实施并通过验收,澳洲矮牛在该县投放以来,澳.本杂牛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增重优势。本次试验通过对6月龄澳.本杂F1代公牛与本地公黄牛在相同放牧补饲条件下,进行体重增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1代杂交牛的日增重和9月龄体重均大于本地牛,F1代平均日增重比本地牛大203g,9月龄平均体重比本地牛重49.43kg,生长优势明显;在试验过程中,澳.本杂F1代对本地的饲养条件适应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利木赞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研究利木赞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岁利木F1代的体尺、体重,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本F1代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重、体尺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