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以内蒙古大草原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绿色新产品--奶牛天然植物增奶饲料,最近由位于平谷县内的北京天域绿洲饲料有限公司批量投入生产.试验数据表明,奶牛食用增奶饲料7~10天就有明显效果,1个月后每天增奶1.5~2公斤. 该饲料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邮码:010018)巴音木仁教授等科研人员研制成功,含有良好的植物性免疫促进成分,促进乳腺发育,有效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牛奶品质,达到奶牛增乳的目的,长期饲喂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一种以内蒙古大草原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绿色新产品——奶牛天然植物增奶饲料,今年由位于平谷县内的北京天域绿洲饲料有限公司批量投入生产。经在北京和内蒙古两地进行的大量测试数据表明,奶牛食用增奶  相似文献   

3.
多酶宝A2000Ⅱ是新研制开发的一种保健型高科技饲用复合酶,富含多种高效酶组分、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能有效分解大分子物质,消除本聚糖、β-葡聚糖等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效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吸收;提供奶牛产奶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经多家奶牛饲养场、户使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奶效果,为进一步验证多酶宝A2000Ⅱ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饲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牛的选择和分组 试验在河北省大曹庄农场奶牛发展中心第四奶牛场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奶公犊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奶公犊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包括奶牛主产区的23个省(区)获得了395个样本(奶牛养殖场、小区、户),其中有效样本192个。结果显示:1)奶公犊的肉用利用率为69%(其中育肥利用率为54%)抽提血清利用率为31%;2)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越高、奶牛场距城市越近,则奶公犊的肉用利用率越高;3)奶业收益高的奶牛产区的奶公犊的肉用利用率低;4)奶牛养殖业者采取奶牛养殖与奶公犊育肥的复合经营方式,是规避奶业风险、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5)普遍缺乏奶公犊育肥的适用技术。为了补充由用资源,建议各级政府部门:1)在奶牛养殖政策的制定上,应完善乳-肉复合经营模式的支持内容,以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在肉牛科技政策上,应尽快加大奶公牛育肥及提高其肉质的产业技术的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5.
国外科技     
美研究人员发现奶牛健康增奶新方法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增加奶牛产奶量的新方法,不仅花费少,而且不必使用生长激素,也不会影响奶牛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尿素早已被证明可替代或补充反刍家畜饲料中的部分蛋白质,但尿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易造成中毒,豆饼素增奶剂是以先进工艺、通过理化处理制成的安全尿素,已于1990年7月通过了省级鉴定.1991年4~6月,我们在上海星火农场进行了试验,以判定其在我国南方奶牛生产条件下的应用效果.1 试验材料与方法饲养管理条件一致,在奶量、胎次、泌乳月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确定健康黑白花成乳牛93头,其中,试验组45头,对照组48头.采用分组对比饲养试验方法,预试期10天,正试期62天,试验组每天每头牛给340克豆饼素增奶剂,分两次喂给,在日粮中减掉1000克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房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初产和经产健康泌乳期奶牛各6头,所选奶牛在试验前30日内未全身性或乳房内给予任何抗生素,奶牛正常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抗菌药物。给药前1和0日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早、中、晚3次产奶量的加和)、检测每个乳区采集奶样的体细胞数,并对给药前0日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4个乳区分别单次给予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统计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给药后的第12 h、3、5、7、10天分别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同时检查直肠温度;给药后的第10天,采集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奶牛用药前后直肠温度、日产奶量、牛奶体细胞数和奶中病原菌的变化。整个试验期间连续观察给药奶牛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果】给药前1天、0天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28.8、27.7、28.1、28.7、28.8、29.2和29.6 kg,卡方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采集的奶中体细胞数大都维持在30—50万个/m L之间;各时间点测得的奶牛直肠温度平均值分别为38.3、38.4、38.3、38.3、38.3、38.2和38.3℃,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前0日采集的奶样中,分离到大肠杆菌8株、链球菌5株和葡萄球菌7株,给药后第10天采集的奶样中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各分离到1株,明显减少,且没有增加新的病原菌。【结论】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正常体温、产奶量和奶中体细胞数等没有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农乐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作此试验。按中选奶牛的胎次、泌乳月和日产奶量近似的原则,配对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在试验期间喂农乐添加剂,两组奶牛其它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结果,试验组奶牛在试验期间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相对提高了1.16 kg (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奶牛粪便为培养底物,通过对未处理牛粪、发酵堆肥后牛粪及栽培双孢菇后的奶牛粪中的细菌数量、寄生虫卵数量和营养物质含量测定,研究栽培双孢菇生物处理奶牛粪效果,为无害化处理奶牛粪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栽培双孢菇能显著降低奶牛粪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沙门氏菌数(P0.05);栽培双孢菇极显著降低奶牛粪中寄生虫卵数量(P0.01);栽培双孢菇后奶牛粪中的营养物质显著降低;粪便堆肥发酵能一定程度上处理奶牛粪便但效果差于栽培双孢菇处理的方式。研究表明,栽培双孢菇能无害化处理奶牛粪便,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产奶后期是奶牛从产奶100d到干奶的生产阶段,理论值为205d,即产奶期305d。但在当地生产中有相当数量的奶牛不能完成305d的产奶周期而提前进入干奶期。在产奶后期,奶牛的产奶量逐渐下降,最后停止产奶进入干奶期。产奶后期奶牛的食欲旺盛,干物质采食量超过产奶的需要,奶牛体重逐渐回升。因此,奶牛日粮要求相对较低的营养浓度。1试验材料1.1试验奶牛继续使用洮南市科园奶牛养殖小区9个奶牛养殖户参加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草药添加剂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24头,根据泌乳期的天数分为4个区组,每组以试验前后自身作为对照;将中草药添加剂按1%的比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饲喂28d。结果表明,除泌乳131~158d组外,其他各试验区组奶牛产奶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对泌乳237~277d的奶牛,其增奶效果最优,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提高了4.3%(P〈0.05),且乳房炎和蹄病的发病率为0。这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延缓中后期奶牛泌乳的下降趋势,并能对抗热应激,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鱼粉增奶法用鱼粉作为补充饲料,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在奶牛泌乳期添加鱼粉,产奶量每天可增加1.355公斤,即产奶量增加3.1%。鱼粉添加量为每日每头0.75公斤。喂小苏打法美国科研人员在奶牛泌乳期每天每头奶牛加喂小苏打100克,结果产奶高峰提前,产奶量提高30%。国内有人试验,在40%粗粮、60%精粮的平均日粮中,用1.5%的碳酸钠和0.8%氧化镁混合喂奶牛,每头每天平均增加产奶量3.8公斤。加喂磷石膏法磷石膏除含有丰富的硫、钙外,还含有钾、钠、铁、钡、锶和稀有元素。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13.
TAK免疫增强剂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临床症状及应用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试验检出试验用奶牛。将确诊的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10头设为 A组 ,干奶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8头设为 B组 ,泌乳期隐性乳房炎奶牛 18头设为 C组 ,C组中另设肌肉注射组 (肌注组 6头 )、乳房注射组 (乳注组 6头 )及对照组 (6头 )。用 TAK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试验 ,A,B组的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每次每头 10 m L / d;C组肌注组给药方法同 A,B组 ,乳注组在每个患病奶牛乳区注射 ,剂量为每乳每区 10 m L / d。临床乳房炎治愈效果以患病奶牛临床症状消失作为主要指标 ,隐性乳房炎奶牛采用称量法测定每头奶牛不同时期的日均泌乳量 ,并用 BMT诊断液检测治疗效果。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TAK免疫增强剂对临床乳房炎特别是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治愈率达 80 % ,对干奶期奶牛治愈率为 37.5 % ,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也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可使肌注组奶牛产奶量明显增加 ,且肌注组和乳注组乳头阳性率分别比治疗前下降了 2 1.6 %和16 .7%。  相似文献   

14.
泾川县奶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和数量巨增,但同时出现了奶年品种不良、生产管理粗放、产业后续链条短等影响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应从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及时进行奶牛的淘汰和补栏、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促进全县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干奶是指奶牛分娩前停止产奶的过程.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必须进行人工干奶,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修整.  相似文献   

16.
美国畜牧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 ,不同泌乳期奶牛的饲料 ,精、粗合理搭配 ,才能使奶牛发挥最佳的产奶水平。具体搭配的比例是 :产后20天~120天 ,日产奶量高于20公斤的奶牛 ,精饲料应占日粮的40%~45%;产后121天~210天 ,日产奶量为15公斤~20公斤的奶牛 ,精饲料应占30%~35 %;产后211天~305天 ,日产奶量在15公斤以下奶牛 ,精饲料应占20%~25 %。经试验表明 ,按照上述的饲料搭配来饲养不同期间的奶牛 ,其效果相当好 ,不仅可发挥最好的产奶水平 ,且使奶牛饲料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同泌乳期奶牛饲料应合…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停止泌乳的一段时间.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进行人工干奶,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储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优质肉牛育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择优良品种。如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用牛品种利木赞牛飞夏洛来牛、短角牛飞西门塔尔牛等。试验证明,城市郊区养肉牛以养奶公牛犊为好,因奶公牛犊价值高,生长快,屠宰率高,瘦肉率高,提高牛群的经济效益好。对养奶牛少或无奶牛的地区可选用以上介绍的优良种公牛或奶牛种公牛进行冻精配种,或利用优良黑白花奶种公牛本交配种,选当地优良黄母牛实行杂交改良,这不仅增加了奶牛的数量,也增加了肉牛的数量,我们多年实践证明,这是拓宽肉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泌乳量相似的黑白花奶牛,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冬、夏两季进行试验,试验组添加益生菌,对照组不添加,统计产奶量和奶比重。结果冬季试验组比同期对照组产奶量增加7 26%,奶比重增加0 048%。夏季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能减少奶牛高温期产奶量的下降,改善泌乳性能,提高奶牛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0.
1试验目的 通过在特色产品奶花芸豆增施钼肥对产量的增减情况,验证增施钼肥效果. 2试验时间 2005年6月. 3试验地点 阿勒泰市红墩镇乌图布拉克村. 4试验条件 4.1供试作物 特色产品奶花芸豆. 4.2试验药剂及处理 吉祥雨(氨基酸钼)主要含钼,是一种有机、生物、生态肥,在特色产品奶花芸豆上分三次喷雾,以清水作对照,亩用100~150克,对水至400倍液,叶面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