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油浆泵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的催化裂化流程(FCCU),含更高的硫,更重的原油,要求更新催化剂来保持效率,对油浆泵的冲刷和腐蚀更严重,导致过流部件的磨损、腐蚀、结焦等,普通的流程泵寿命很短,提供新型的塔底油浆泵已是刻不容缓。针对原型油浆泵使用中出现的严重的磨损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特种高温全衬里油浆泵。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新型油浆泵的特殊结构、设计思路、特种金属材料在其主要零部件的组合运用,以及在九江石化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FCCU)中的使用情况,并与原用250PY-100油浆泵的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比较。该装置投入九江石化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中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小流量工况下复合叶轮对部分流泵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CFD技术对部分流泵在全流量工况下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能量梯度理论分别对采用传统叶轮和复合叶轮的部分流泵计算结果进行处理,主要对0.1Qd工况下部分流泵的叶轮及蜗壳内的流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小流量工况下,相比传统叶轮,采用复合叶轮的部分流泵对叶轮流道内的轴向漩涡控制效果更好,环形蜗壳内二次流现象得以改善,叶轮的能量梯度函数分布更均匀,且在喉部喷嘴及叶轮出口处的分布面积更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排湖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基本情况,对该工程中引进大泵PNZ2800型全调式轴流泵装置进行了关于性能、汽蚀、飞逸特性的模型试验。排湖泵站模型装置性能试验在开式台架上进行,泵段性能、汽蚀及飞逸性能试验在闭式台架上进行。模型泵段根据排湖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渐变型式采用 =9.33的比例进行全模拟,保证了对工程中实际泵特性的正确估计。试验中对流量、扬程、效率、汽蚀余量以及飞逸转速等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和计算。将试验数据与保证工况进行比较,并对该泵的效率、汽蚀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泵基本能够满足排湖泵站对重新校核确定的特征扬程和流量的要求,其模型泵段效率及汽蚀性能均优于该站原泵型28CJ56模型泵。  相似文献   

4.
《排灌机械》2007,25(3):F0003-F0003
QS型潜水电泵是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输水工具。它既具有井泵运转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充分体现了小型潜水电泵体积小、重量轻、安全灵活、操作简单的特点,大部分规格可在全扬程范围内安全运行,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及工矿企业和城乡供排水工程等。  相似文献   

5.
《排灌机械》2007,25(6):F0003-F0003
QS型潜水电泵是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输水工具。它既具有井泵运转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充分体现了小型潜水电泵体积小、重量轻、安全灵活、操作简单的特点,大部分规格可在全扬程范围内安全运行,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及工矿企业和城乡供排水工程等。  相似文献   

6.
高温塔底油浆泵叶轮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塔底油浆泵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开机时叶轮频繁发生断裂的现象,选择发生断裂现象较多的泵型,对可能导致叶轮断裂的各种因素,从断裂点的宏观检查到叶轮材料、硬度以及断裂点的金相组织的微观检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采用热冲击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该叶轮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存在严重的铸造缺陷,热处理工艺出现了偏差,高温环境削弱了叶轮的强度,热冲击应力是导致叶轮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叶轮结构、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开机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改进,基本解决了油浆泵的叶轮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限无过载潜水排污泵的运行特点,在对现有双流道式叶轮水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无过载潜水排污泵的水力设计方法,设计实例表明该方法安全可行,额定工况点泵的效率比标准规定值高13.04%,最大轴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可以在全扬程范围内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排灌机械》2007,25(1):F0003-F0003
QS型潜水电泵是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输水工具。它既具有井泵运转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充分体现了小制潜水电泵体积小、重量轻、安全灵活、操作简单的特点,大部分规格可在全扬程范围内安全运行.被广泛麻用于农田灌溉及工矿企业和城乡供排水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全贯流泵回流间隙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利用CFD软件对全贯流泵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全贯流泵装置的流动特性和水力性能,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计算数据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回流间隙对全贯流泵的水力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且随着电机转子间隙的增大,泵装置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和扬程均逐渐降低。当回流间隙为0.65mm时,全贯流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扬程为3.05m,效率为82.46%,最高效率为82.66%。当回流间隙为2mm时,全贯流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扬程为2.92m,效率为80.85%,最高效率为81.27%,两种回流间隙的泵装置在设计工况下的扬程差值为0.13m,效率差值为1.61个百分点。随着流量的增大,全贯流泵叶轮进出口的压差逐渐减小,间隙回流流量也逐渐减小,间隙回流对叶轮进出口的流态影响也减小。距离轮缘越近,回流对流态的影响越大。随着回流间隙的增大,全贯流泵的间隙流量变大,间隙回流对叶轮进出口的流态影响增大,叶轮的做功能力逐渐变差,全贯流泵的扬程和效率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张元华 《节水灌溉》2019,(7):114-115,120
针对达州市蔬菜大棚喷灌用泵的使用现状,分析了蔬菜大棚喷灌选用旋涡泵或普通离心泵的不足,在借鉴高速部分流泵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已有的经验来设计QGH14-50-4型手压排气汽油机直联恒压喷灌泵的叶轮、泵体等核心零部件,试制完成测试表明:该泵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其Q^H流量扬程曲线平直,机组在全流量范围内恒压、机组高效、轻便,适宜蔬菜大棚喷灌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IC型浆料泵的改造,提出了双“S”形叶轮浆料泵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双“S”形叶轮浆料泵中悬浮杂物的通过机理,认为长纤维进入叶轮后将沿着“S”形叶片背面流出叶轮,得出由长短叶片通过过渡圆弧连接而成的“S”形叶片有利于长纤维物料通过的结论.分析了叶轮和蜗壳各几何参数对该泵的通过性能和效率的影响,并提出水力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双“S”形叶轮浆料泵有效减少了悬浮杂物在叶片入口处的缠结,解决了流道易堵塞等问题,且性能及效率较同类产品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实际扬程提高0.6-1.1 m,汽蚀余量降低0.2-0.5 m,而使用电机功率更是降低了0.42-1.03 kW,在效率上则提高了3%-6%.  相似文献   

12.
叶片型线对渣浆泵水力性能及叶轮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片型线对渣浆泵水力性能及叶轮磨损特性的影响,以LC100/350型渣浆泵为研究对象,工质为石灰石浆液,在叶轮轴面及叶片进出口安放角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对数螺旋线进行叶片型线控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采用离散相模型,分析渣浆泵叶轮叶片型线对其水力性能及磨损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变角螺线法设计的圆柱形叶片有利于提高水力效率,但将导致扬程的小幅降低;包角120°的叶型为设计空间水力性能最优叶型;不同的叶片型线条件下,渣浆泵的水力性能与其叶轮磨损特性相互制约;小包角的叶片导致泵的水力性能下降,但叶轮磨损强度相对较低;叶轮的磨损强度与固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叶轮磨损最严重的部位位于后盖板靠近轮毂的区域;在大流量工况下叶片包角对叶轮磨损强度影响较额定工况及小流量工况显著得多,颗粒粒径的变化与颗粒浓度的变化对泵的水力性能及叶轮磨损特性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低比转速离心式渣浆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低比转速渣浆泵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比转速渣浆泵具有较大的叶轮直径,其产生的圆盘摩擦损失较大。该文通过建立叶轮出口直径与叶轮出口宽度,出口安放角的函数关系,并确定叶轮出口宽度、出口安放角的约束条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求得满足性能参数条件的最小叶轮直径,并达到减小圆盘摩擦损失,提高低比转速离心式渣浆泵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平双 《排灌机械》2006,24(1):19-21
从理论上分析了泵内产生汽蚀的原因,在对离心式渣浆泵与普通离心泵汽蚀特性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渣浆泵汽蚀余量与叶轮入口几何参数关系;依据有关试验数据,找出了渣浆泵汽蚀余量经验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给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渣浆泵汽蚀余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叶片式渣浆泵叶轮中浆体浓度分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离心式渣浆泵叶轮中固液两相流动,对于不同颗粒粒径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和渣浆浓度分布。采用FLUENT软件,并以颗粒碰撞理论为基础的颗粒动力学双流体模型,来对颗粒渣浆泵叶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其固体相的颗粒分布和运动规律,就能够比较精确地了解叶轮磨损的主要区域和磨损规律,这样有助于改善离心式渣浆泵叶轮的水力设计,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对颗粒直径分别为0.5,1,2min时颗粒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颗粒相体积分布图的分析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表面油流法显示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螺旋离心泵叶轮、进水节和进水节与蜗壳交界处的部分端面做了表面油膜、油点试验。通过流谱分析,揭示了表面奇点、分离线与再附着线等流动特征,研究了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动规律,进而提出了改进螺旋离心泵结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无堵塞泵水力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片式无堵塞泵主要有离心式与旋流式两种泵型。利用泵能量方程和相似律推导出无堵塞泵叶轮水力设计统一计算公式,在分析、归纳14种离心式渣浆泵和12种旋流泵优秀水力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最小二乘法数值拟合出经验系数方程式。通过设计实例和样机型式试验与真浆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揭示了离心式渣浆泵和旋流泵性能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The slurry pump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a dredger. Solid particle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lurry pump. The movement of solid particles in a centrifugal impeller was studied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measurement.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dredging pump model at Hohai University. Some transparent glass spheres with diameter of 02-04 mm were used as solid particl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relative velocities of the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cle trajec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articles on the pressure surfaces of the blades is higher than on the suction surfaces, and the particles tend to move towards the suction surfaces. Moreover, the particles have faster relative velocities than the liquid phase through the flow channels of the impeller.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00 MW轴封型核主泵循环油泵的螺旋轴流式叶轮结构功能和性能特点,对循环油泵过流部件的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预测了油泵的水力性能,论证了螺旋轴流式叶轮和径向导叶设计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通过对循环油泵在不同介质温度下的水力性能试验,分析不同油温下滑油黏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大流量工况下,循环油泵性能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螺旋轴流式结构使循环油泵具有高抗汽蚀性能和高可靠性,但效率仅为10%左右;循环油泵的效率和扬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于滑油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叶轮的圆盘摩擦损失、叶轮和导叶流道内部的流动损失均明显减小;循环油泵的水力特性完全满足核主泵推力轴承滑油系统的的运行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润滑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