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们对人工制种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优越性有以下二点。一、人工制种是一项投工少效益高的措施。1、我们采用的人工制种法是将正交改为正、反交,使人工去雄与授粉两道工序合  相似文献   

2.
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些棉田,追肥次数多,氮素挥发损失严重,肥效利用率低;有的棉田常因氮肥施用不足或过多,引起棉株营养失调,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为了减少氮肥损失,节省投工,降低成  相似文献   

3.
正交优化设计在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采用正交优化设计原理,在品种、播期、药剂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证明了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播期,其次是药剂防治措施,再次是玉米品种,以产量为指标时,品种的作用大于药剂防治措施。并在此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宜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当前,影响植棉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棉花用工量大于粮食作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其它产业转移,对种植业来说,投工少效益高的作物和栽培制度受到农民的欢迎。为了解决棉花投工多的问题,自1987年在小面积上进行了省工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5.
系统防治棉铃虫的几项有效措施王光禄(山东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58)针对92年以来,棉铃虫在我区大爆发,棉田受损严重。我区有关部门及专家,通过多点试验,联合攻关,提出了系统防治棉铃虫的几项有效措施,即是: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必要的诱杀手段和人工捕杀...  相似文献   

6.
水稻穗颈瘟是对水稻生产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水稻穗颈瘟在黑龙江省发生、防控情况的分析,从水稻品种、气象条件、栽培措施、药剂防治等因素方面指出了穗颈瘟的发生原因,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提出了合理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介绍了盘锦地区稻瘟病发生的特点,阐述了品种、气象条件、不当的栽培措施等影响稻瘟病发生的因素,从选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提高移栽质量、合理使用肥料、科学管理水层、适时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稻瘟病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玉堂 《江西棉花》2005,27(5):41-41
药剂防治是生产上控制棉铃虫为害的主要措施,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一些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措施与药剂防治配合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印楝素~([1])被公认为开发最为成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源农药~([2]),是最适用于作物整体管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一项植保措施。为了探索该药剂在茶树上对茶小绿叶蝉~([3])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0.3%印楝素乳油250倍液和4%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为供试药剂并单独施用进行了初步试验,实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药剂比4%阿维菌素乳油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更理想,且药后7天左右防治效果最好,此时防效在50%以上,减退率在60%.作用持效时间相对较长,可维持在14d以上,且对茶树生长安全、对天敌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稻直播是一项省工节本的轻型栽培技术,也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稻种质量、药剂使用、水浆管理、耕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直播稻田水稻田间出苗的种种原因,提出了选用优种、正确使用除草剂、科学水浆管理、精细整地等确保直播稻田一播全苗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移栽灵防治立枯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目前全国各主要稻区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其应用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育秧过程中易发生立枯病。为寻找防治立枯病的有效药剂,1997年2月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张军博士研制的移栽灵药剂,对水稻旱育秧进行了两年时间的防治试验,效果表现较好。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品种移栽灵药剂,敌克松粉剂1.2试验处理与方法设5个处理,移栽灵按每平方米苗床(下同)用1.0ml、1.5ml、2.0ml3种不同施用量死水100ml喷施,敌克松用2.5g兑水2000ml喷施,以喷清水为对照.试验安排在际会乡际会村进行,秧地前茬为菜地,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12.
王再跃  冯春水  张剑 《作物研究》2006,20(2):156-157
对浏阳市山区一季稻稻瘟病发生与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瘟病的发生与品种抗病性、气候因素、栽培措施及药剂使用有关。提出了一季稻稻瘟病防治的对策,即:选用抗病良种,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3.
慈姑是盐都区重要的水生蔬菜作物,慈姑黑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慈姑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分析了慈姑黑粉病在本地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从农业防控、化学防治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如与水稻等作物轮作、药剂处理等。  相似文献   

14.
头季稻栽培因素对Ⅱ优1259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优设计,以Ⅱ优1259为试验材料,对头季稻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N量、施K量4项栽培措施试验,建立头季稻、再生稻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头季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头季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移栽叶龄和移栽密度;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移栽密度、施N量和移栽叶龄;各因素间的互作对再生稻产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秧苗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指出种子休眠期长,吸水量不足,温度不适宜,浸种药剂使用方法不当,壮秧剂与床土混拌不均,播种方法不科学,除草剂使用不合理等都是影响寒地水稻出苗的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棉花是技术性较强的作物,化工较多,加之近年政策的变化,生产资料的提价,种植业的调整,亩投入不断增长,亩收益不断下降,各地普遍反映种棉不如种粮。据全省定点调查,1985年亩投工45个,每工净产值2.77元,亩投工比水稻多25个,比玉米多25.5个,每工净产值比水稻少3.60元,比玉米少1.95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向日葵黑斑病病原菌、分布、危害、侵染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叙述。该菌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者可早枯绝收。其传播途径以种子带菌、空气中分生孢子浮游及土壤中植株残体带菌等为传播发病的主要因素。采用清理田园残株、实行合理轮作、种子消毒、化学药剂防治、人工脱叶及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品种特性遗传、种子收获时期、种子收获加工过程中的损伤、种子储藏条件、浸种时间和浸种药剂等能够对水稻种子发芽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提出了保证水稻发芽率的措施,如:生产上应提前了解水稻品种的特性,针对品种特性制定措施,尽量规避发芽率降低的风险;种子适时收获,及时晾晒或烘干;种子精选加工,安全贮藏;按照生产要求科学催芽播种等。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目的 1975年以各地测试、应用的花生防锈药剂中选出六种於春播多雨条件下用正交法对药剂、浓度、喷药次数、喷药液量等四个因素、多个水平考核药剂防绣、保叶、保产效果,并为选出的较优药剂的水平搭配提出依据,本试验以工人为主体,工农兵学员直接参与设计、调查的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种子包衣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种子包衣效果显著任柏栋(黑龙江省绥化市种子公司)地下害虫是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害虫,分布广、危害重,轻者造成缺苗断条,重者毁种,贻误农时,造成减产。在诸多常规防治措施中,因效果差,有效期短,而达不到良好的防治目的。种子包衣是一项新兴的种子药剂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