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松嫩平原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比较适宜,机械化程度高,大豆面积大,每年种植面积达66.7余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4左右,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亦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生产上急需明确该地区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也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机械化程度高,大豆生产前景广阔,本文针对北部高寒山区气候生态特点,就如何提升该地区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建议,并介绍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以提高该区种植大豆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及大豆生产前景等因素,分析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应用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土地开垦年限短,土壤黑土层较厚,土质比较肥沃,昼夜温差大,化肥,农药用量低,污染极轻,气候和生态条件优越,而且这一地区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好,生产绿色优质大豆生产的潜力巨大。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采取综合配套技术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对发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最大省份,常年大豆种植面积高达460万hm2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40%以上,大豆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北部高寒区大豆较易遭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影响大豆产量。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灌溉等角度探讨大豆抗旱保墒增产增收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应用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整地与施肥、精选良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大豆生产主产区在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主产区近年来呈现向北部移动的趋势.黑龙江省北部的大豆种植面积现已达到1500万-1700万亩,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25%.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10%。选育适应这一生态区种植的高产、稳产、秆强、抗逆性强、植株繁茂、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大豆新品种意义重大。国家保护大豆新品种“黑河38号”,具有早熟、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对重茬病害具有较好抗性、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应于这一区域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土地开垦年限短,土壤黑土层较厚,土质比较肥沃,昼夜温差大,化肥,农药用量低,污染极轻,气候和生态条件优越,而且这一地区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好,生产绿色优质大豆生产的潜力巨大。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采取综合配套技术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对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所近年来大豆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华疆所的大豆育种通过株型选育解决了大豆高大繁茂与通风透光不良的矛盾,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解决了大豆高油与高产、早熟的矛盾,填补了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高油大豆的空白。华疆所育成的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的主栽品种,每年在国内推广面积达66.7万hm2以上。 对华疆所的大豆经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作物,松嫩平原西部、北部地区生态气候代表了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和粮豆轮作区的生态类型。本文作者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形成以技术为核心,基地为依托,科研、推广和农民共同完成的成果转化模式,对松嫩平原西部、北部地区优质大豆绿色高效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集成、示范,旨在提高示范区域及辐射周边区域大豆种植水平及综合生产能力,为精准扶贫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温低、无霜期短 ,水稻、玉米面积小 ,主栽作物是大豆 ,大豆种植比例占 70 %以上。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抵御国外大豆的冲击 ,必须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目前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工作重点是开发优质高产品种 ,组织专品种规模化生产、加工 ,提高生产与加  相似文献   

12.
高油、耐密植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丰42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品大豆75%~80%是用于油脂加工,发展高油大豆生产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省是我国高油大豆优势产区和高油商品大豆的供应基地,是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实施地区,尤其我省北部三、四积温带是重点提高油分含量的产区,生产上迫切需要高油大豆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  相似文献   

13.
唐庆春  杜宇 《农业展望》2013,9(7):13-15
受春季降水多、积雪厚、回暖晚的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延后1周以上。由于种植效益低,农民种豆积极性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面积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在大豆市场方面,黑龙江省农民忙于春耕生产,加工企业多数停产,大豆市场购销停滞,大豆价格平稳回落。展望后市,进口大豆将供给充足,后期国内大豆价格震荡回落;国际大豆价格将呈现震荡走低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北安市主要经济粮食作物之一就是大豆,农业的发展受到大豆产量的直接影响。大豆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油类、食用等方面,备受各国人民喜爱。大豆对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主要区域集中北部地区,尤其是土壤肥沃的西北地区。随着近些年国民整体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大豆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近些年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这和病虫害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为此,在有限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0引言本规程是根据国家大豆课题“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并参考五大连池市近年来大豆丰产经验制定。适于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中等肥力土壤。目标产量2.625t/hm^2。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更换品种的增产潜力及增收效果,提出了种子的生产程序,简述了如何发挥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大豆种子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一、黑龙江省开创了种植冬小麦的新纪元历史上黑龙江省是春小麦重点产区,最高时每年播种3000多万亩,给北部地区的豆麦轮作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因种植春麦经济效益低,播种面积下降到300多万亩,空出的地多是种大豆,加剧了大豆重迎茬,又造成大豆产量不高,品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历史上黑龙江省不能种植冬小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地处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年平均无霜期115d,年平均降水量在548.8mm左右,年≥10℃有效积温为2293.1℃左右。红星农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玉米品种孚尔拉开始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国审大豆新品种黑河4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宜大豆生长,是黑龙江省和国家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出口基地。育种单位先后选育出了北丰11、黑河18、黑河19、黑河27等优秀主栽品种。为该区大豆产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东北极早熟春大豆提质增产植保新技术的主要成果,大豆“三促一除两保两增”植保集成技术适用于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岭东地区。该技术运用胁迫效应理论,在大豆生育期中激活大豆单产潜力,经胁迫处理后的大豆植株抗旱、抗冻、抗倒伏等能力增强,大豆单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