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   综合生产实际和理论探索,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有四个方面。   1生育过程与季节不同步   暖冬年秋冬气温持续偏高,增加有效积温 150℃以上,冬前生长快,叶龄平均 4 15叶左右,提早拔节。冬季叶龄较常年多 1张~ 1 5张,越冬期平均缩短 10天~ 12天,小麦拔节期提前 20天左右,抽穗期提早 5天~ 7天,成熟期早 3天~ 5天,生育进程显著超前,致使生育进程与季节不同步,最佳气候不能充分利用,避不开灾害性天气对小麦的危害。   2个体偏旺,群体质量下降   暖冬年冬前积温增加…  相似文献   

2.
由于去年麦播期土壤墒情好。播后气温比常年偏高,小麦长势较好,但是暖冬有利于病虫害加剧,易使小麦徒长,不利于小麦冬前营养储备,抵御冻害能力下降。笔者近几年观察发现,凡春节前出现暖冬气候的年份,来年2~3月份。“倒春寒。往往加剧。  相似文献   

3.
暖冬条件下冬小麦播种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连续出现了暖冬年份,冬前气温偏高,有效积温增加,这有利于冬小麦苗后生长,利于长根、出叶、增分蘖。但是暖冬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播种偏早的麦田冬前易出现旺长,表现为叶龄偏大、植株较高、叶色较淡、分蘖空位  相似文献   

4.
暖冬气候务件下的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去年麦播期土壤墒情好,播后气温比常年偏高,小麦长势较好,但是暖冬有利于病虫害加剧,易使小麦徒长,不利于小麦冬前营养储备,抵御冻害能力下降.笔者近几年观察发现,凡春节前出现暖冬气候的年份,来年2~3月份,"倒春寒"往往加剧.如果小麦疯长旺长(特别是弱春性品种),冻害、倒伏、脱肥以及严重病虫害的不良后果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受"温室效应"的持续影响,气象专家预测去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总体仍呈偏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1):43-44,46
日平均气温的升高使洪泽农场的小麦越冬天数缩短 ,但越冬期间有效生长天数不减 ,小麦在越冬期间至少生长 1片叶。播期试验及大田生产试验表明 ,冬前叶龄余数控制在 5 .5左右 ,可使麦苗春后拔节 ,安全越冬 ;提前播种 ,偏春型小麦较其他两种类型小麦更易受冻 ;按适宜播期上限播种的 ,冻害较重 ,说明在适播范围内推迟播种可以减轻或避免冻害  相似文献   

6.
宝鸡2004年小麦在冬前普遍播期偏晚、冬前积温不足、分蘖偏少、弱苗越冬的情况下,春季又出现了明显的气候干旱,气温持续偏高,收获期提前7~10天,全生育期比正常年份缩短12~20天,但产量未减反增,并且单产创出历史新高,亩产千斤以上的田快比比皆是,山区、旱塬增幅较大,实属历史罕见。通过对风翔气象站小麦固定地段1995~2004年的作物观测资料与其生长发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的统计对比分析,结合2004年农情调查,揭示气候对旱地小麦的影响,探讨提高小麦单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宿迁、徐州、淮安观测站人工观测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淮北冬小麦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北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积温增加了120~280℃,越冬前积温增加了50~100℃;越冬期缩短了23d左右,越冬期平均气温升高了1.5℃左右.在气候变暖和暖冬背景下,淮北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比常年推迟7~10d,在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前期播种为宜.10月上旬播种,冬前易出现旺长;11月上旬或以后播种,叶龄偏小,不利于形成壮苗.温度越高,生长1张叶片所需要的能量越多,叶片生长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8.
武文安  马焕香  郝新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86-186,66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暖冬现象也异常明显,致使小麦冬前旺长,发育期提前,耐寒力显著下降,进入春季若有较强冷空气侵袭,势必造成较严重的霜冻害.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春季霜冻对小麦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时空变化对季节性变暖时空变化响应事实检测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汇总季节性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影响的已有观测事实及其变化规律性,提出其影响的最新认知,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已有影响事实检测表明:暖冬可使病虫进入越冬阶段推迟,延长病菌冬前侵染、冬中繁殖时间,降低害虫越冬死亡率,增加冬后菌源和虫源基数;病虫害发生期、迁入期、危害期提前;越冬北界北移、海拔上限高度升高;持续暖冬可使冬后虫源基数显著增加。与常年相比,全国性暖冬年冬中病菌繁殖侵染率可比冬前增加50%以上、冬中害虫存活率可达常年的1-2倍,冬后菌源、虫源基数增加1倍以上;持续暖冬冬后虫源基数可达常年的5倍以上;病害始见期、虫害发生期提前5 d以上,最早可分别提前20、30 d以上;稻飞虱越冬北界北移2-4个纬度,小麦条锈病越冬海拔上限高度升高100-300 m。暖春有利于病虫害危害期提前、扩展速度加快、发生程度加重。炎夏可使一些病菌越夏的海拔下限高度增加、面积和菌量减少,一些害虫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加。暖秋有利于害虫滞留危害,发生代数可比常年增加1个代次。季节性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影响的时空变化及其规律性、发生与灾变的影响预估、风险评估及适应对策将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大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64-164,167
根据赣榆县历年气温变化及试验研究,探讨了气温变化对小麦最佳播期的影响。一般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6~12日;遇冷冬年份,10月10日后播种的小麦要加强冬季肥水管理;旱茬麦不能迟于10月1日播种;半冬性、偏冬性小麦播期提前2-3d。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暖冬等气象条件对江苏小麦生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90年代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江苏各麦区呈暖冬态势,冬季日平均温度与常年比较10年中有9年偏暖,累计日平均温度增加30-244℃,暖冬等气象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其中,一般暖冬年份增加0.1-1.2张叶片,特殊暖冬年份增加1.5-2.5张叶片。暖冬对不同区域、品种、播期的影响不同。三个特殊暖冬年中,1994-1995年度为平产年份,1997-1998年度为特大减产年份,1998-1999年度为大增产年份,并明确了湿害是影响江苏麦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中后期气候条件对麦作产量至关重要,提出了通过适期播种、推广应用综合抗旱抗湿及灾后恢复等措施,争取麦作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相似文献   

13.
<正> 小麦旺长的特征是:叶龄生长超前、分蘖增长超快、叶片超长、植株超高、茎基超细、冬前拔节、高峰苗期提前。采用群体指标作为小麦旺长苗统一的诊断依据较为合理,群体数量超过壮苗标准,就称为旺长苗。其壮苗的指标是:冬前群体为预期穗数的1.5倍左右,高峰苗为预期穗数的2.5倍左右。小麦中高产田块的成穗数:大穗型品种30~35万/667m~2,多穗型品种40~45万/667m~2;小麦旺长苗的群体指标是:越冬前,大穗型品种超过50~60万/667m~2,多穗型品种超过70~80  相似文献   

14.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  相似文献   

15.
今年,白湖小麦普遍大丰收,亩产由1998~1999年的179.8千克和280.6千克猛增到373.4千克,创造白湖小麦史上的最高记录.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去年末出现暖冬,小麦未出现冬前旺长拔节.旱春未出现明显倒春寒,冻害轻.孕穗后天气一直干旱,病害轻.收麦时多晴好天气,有利于机收,颗粒归仓.  相似文献   

16.
邳州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90万亩以上。每年9月底、10月初播种,翌年6月上旬收获。其生育期长达8个多月.其间易遭受暖冬、春寒等多种不良气候因素影响。造成冬前旺长、早春冻害、冬后倒伏等诸多问题,导致严重减产,特别是近几年,暖冬气候造成小麦冬前徒长的麦田面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小麦冬前徒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播期过早,冬前积温高;二是播种量过大,冬前群体高;三是品种不适,冬性弱;四是施氮肥过多。其主要危害和预防措施如下:一、冬前麦苗徒长的主要危害1.降低抗逆能力。冬前麦苗徒长,由于植株幼嫩、茎蘖多、生长细弱,致使抗冻能力降低,在持续3~5天-7~-5℃的条件下,地上部分叶片即会受冻;如果温度再低,降至-10~-7℃,持续5~10天,地上茎叶和大部地下茎节就会冻死、干枯,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而且由于麦苗不健壮、群体大、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度莱芜小麦减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2007年度莱芜冬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发现不良的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病虫害等是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播种期过早,冬前积温偏多,暖冬、干旱造成小麦冬前不同程度旺长;返青后严重的倒春寒和小麦红蜘蛛病害导致小麦生长势弱,抽穗率降低,穗粒数减少;灌浆期的高温干旱造成小麦灌浆速度减慢,大面积发生的蚜虫病害使小麦营养积累受到影响,造成千粒重下降,这些都是影响莱芜2006~2007年度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针对以上不利气象因素,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 由于气候的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育过程与季节不同步。秋季以来气温持续过高.10月份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3.5℃。麦播高潮(10月8日)以来.积温比常年偏高100℃左右,叶龄平均5.4片左右。冬前季叶龄较常年多1~1.2片.生育进程显著超前。  相似文献   

20.
运城盆地小麦产能约占全省56%,其小麦产量的提高关乎山西的粮食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运城小麦的单产呈逐年升高趋势,2022年小麦单产更是突破了历史峰值。分析不同年份下的小麦丰产原因,以期为今后小麦高产创建提供指导。从2001—2020年间小麦单产的波动式升高趋势看,2004、2008、2012、2015、2017、2020、2022年,运城小麦平均单产显著高于相邻年份,对小麦播期、秋季降雨量等因素比较可知,小麦高产年份7—9月降雨量明显高于相邻年份,受播前降雨影响,播期相应推迟10~15 d,冬前积温显著减少。7—9月的高降雨量不仅可踏实土壤,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为丰产奠定良好的苗情基础,也为来年小麦丰收累积丰富的底墒;推迟播期减少冬前积温,避免了冬前旺长造成的养分水分前期无效消耗,减少了病虫发生基数,同时,使生育进程适当延后,降低了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发生风险。越冬期平均气温、极端低温升高,极端低温天数减少,也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返青拔节期积温降低,降雨增多,也适度延缓了拔节期,提高抗晚霜冻能力;春季灌水提前,“一喷三防”提早增次等措施,为晚播高产群体创建提供了保障。灌浆成熟期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