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 1996年度西北监测区森林资源消耗情况分析 ,指出发展薪炭林在本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提出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发展薪炭林 ,维系西北监测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罗光裕 《林业研究》1994,5(1):41-44
RESEARCHSITELivingfue1splayedanimportantroleinheatconcentrationactionorinheatsourceofforestfire.Whenitshumiditydecreasestoacertainlevel,theybecameaheatsourcewhenthelivingcombustibl-eswerecombinedwithfire.Thus,itwasessentialhowtodeterminethemoisturesituationandthefOrestfiredangerdegreetobeforecastedaccurately.Thedynamicmodelspresentedinthispaperwereusefultosolvethisproblem.Everyyear,-therewerealotofforestfires,especiallythefireoccurrenceinDaxinganMountains,inthespringofl987.Itwasveryimpo…  相似文献   

3.
天山中部林区主要树种理化性质及燃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山中部林区9种主要树种的含水率、热值、灰分及抽提物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和可燃性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对天山中部主要树种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树种燃烧性大小依次为:方枝柏>天山云杉>黑果小檗>山楂>忍冬>欧洲山杨>山柳>天山花楸>宽刺蔷薇.这些研究可为新疆天山森林林火发生预报、林火行为预报、灭火指挥、营林用火、生物防火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塞罕坝机械林场8个林分类型108个林班的地表森林可燃物组成、载量、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成林和幼林、樟子松成林和幼林、针叶混交林、桦次生林等林分地表可燃物以枯落物为主,栎次生林和灌木林地表可燃物由枯落物与灌木组成,未成林地与草地可燃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地表可燃物载量依次为落叶松成林〉落叶松幼林〉针叶混交林〉樟子松成林〉樟子松未成林〉针阔混交林〉桦次生林〉樟子松幼林〉落叶松未成林〉灌木林〉栎次生林〉草地;草地与栎次生林的含水率最低,着火点也最低,火险危险程度最高;将现有林分按燃烧类型划分为5个类型20个亚类,全场地表可燃物总载量约为2.5×10^6t。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火期2~5级火险天气条件下,在华山松人工林测定了153组林内气温(x1)、相对湿度(x2)、凋落物表面温度(x3)、腐殖质层表面温度(x4)、凋落物层厚度(x5)、可燃物含水率(y)数据,建立了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华山松林凋落物上层易燃可燃物含水率的因子依次为:x3>x2>x4>x1。应用该模型,可以用易于获取的火环境和可燃物因子来预测可燃物的含水率,为合理开展林火预测预报、计划火烧、营林用火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forest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the risk of crown fires, especially in Mediterranean regions. In 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we use real information, obtained after a wildfire that burnt under extrem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o classify forest structures of Pinus halepensis into fuel types as a function of crown fire potential. We identified fourteen forest structures which characterize many forest types in Western Mediterranean areas depending on canopy closure, number of tree layers, percent of each tree layer and overall tree density. By using the pattern of fire types that burnt the most numerous forest structures, we have identified four fire hazard groups of forest structures which are considered different fuel types. The first two had the lowest risk of active crown fires and they differed in the proportion of surface fires and passive crown fires. The third fuel type was the threshold between structures with low and high extreme fire behavior; while the fourth had a high risk of active crown fires. Firefighters and forest managers who are demanding this kind of schema, will test and upgrade this classification of fuel types in function of crown fire potential during future wildfires.  相似文献   

7.
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琳  刘晓东  张永福 《林业科学》2012,48(2):155-161
基于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方法、景观尺度上的可燃物处理以及可燃物调控技术的生态效应3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此为基础,探讨适合的森林可燃物调控的技术方法。建议在进行森林可燃物调控时,应以营林技术为主要手段,加大景观水平的可燃物管理,综合考虑可燃物调控技术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森林可燃物的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8.
对贵州息烽林场67个森林火险调查样方进行PCA、COA排序和模糊综合评判表明:海拔影响林场森林可燃物分布状况和土壤含水量;林场森林火险以危险和较危险两级为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森林可燃物类型和火源状况;森林可燃物分为非林分型可燃物,林相整齐的中幼林型可燃物和近成过熟林型可燃物、林相不整齐林分型可燃物;林场森林型可燃物和近成熟林型可燃物、林相不整齐林分型可燃;林场森林火险区划为4级区域,即很危险区(Ⅰ)、危险区(Ⅱ)、较危险区(Ⅲ)和略危险区(Ⅳ)。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山林场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京西山林场建立侧柏、栓皮栎、黄栌、元宝枫和油松5种森林类型内建立观测点,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在各个类型内测定活可燃物和死可燃物含水率,并且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预测可燃物含水率。结果表明:1)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中的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和连旱天数显著相关;2)可燃物含水率在每日变化呈现谷状,13:00—14:00达到每日最小值;3)可燃物含水率在1—3月初始值较低,4—6月活可燃物含水率急速增加,7—9月可燃物含水率基本达到一年内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贵州天保工程区林木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市场价倒算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对贵州天保工程区林木资源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工程区林木资源总价值达302.76亿元,其中乔木林木材价值为227.88亿元,竹林价值为4.15亿元,疏林价值为0.73亿元,薪材价值为64.80亿元,林副产品价值为5.20亿元。在乔木林中用材林所占比例为56.02%,防护林为39.85%;工程区林分以中幼林为主,幼龄林所占比例达41.50%,中龄林为33.03%,近熟林为18.4%,说明工程投资促进森林资源恢复的作用明显而有效。  相似文献   

11.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含水率的变化直接影响森林可燃物着火的难易程度。高效准确地模拟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的规律,对预测预报林火发生或林火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因子、理论算法、预测模型3个方面阐述了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燃物含水率研究展望:加强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优化测定方法并强化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标准化工作,加强可燃物含水率时空异质性研究,加强观测尺度外推问题研究并构建含水率遥感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滇中安宁“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选择无人为干扰的灌木林设置样地,并与未过火的灌木林进行比较,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室测定,研究了可燃物的种类、高度、绝对含水量、载量等特征。结果表明,火烧迹地死可燃物的高度为5.7m,与未过火的活灌木高度5.4m差不多,活灌木平均高度达1.5m;火烧迹地活灌木、死可燃物、CWD的热值及点着温度与未过火样地的差异均不明显;火烧迹地CWD的灰分含量仅为未过火的25.87%;火烧迹地总的可燃物载量为9.07kg/m^2,明显超过了未过火样地7.82kg/m^2。  相似文献   

13.
灌木林是森林与灌丛之间的中间类型,灌木林火后再生恢复能力强、繁殖快,且具有一定的抗火灾能力,灌木林火灾具有火势较均匀、发展较稳定、热释放较平稳等特性。综述了灌木林火灾研究方法,包括遥感监测法、损失评估法和实验室分析测定法;灌木林主要着火特性与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火强度、灰分含量相关。运用新仪器新装备新方法研究灌木林火灾特性,将为灌木林防火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北京西山可燃物特点及潜在火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西山魏家村林场为研究区域,通过样地调查和森林清查数据将可燃物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和疏林地。根据样地调查和树木生物量模型计算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可燃物载量、厚度和高度。根据2000—2006年当地气象数据,确定历史平均最大风速的平均值和主风向,在此背景下对风场进行模拟,进而对地表火和树冠火进行模拟计算,计算出不同类型火发生时火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高度的分布图。地表火的蔓延速度为0.01~0.22m.s-1,树冠火的蔓延速度为0.12~2.25m.s-1;地表火的火线强度为144~6595kW.m-1,树冠火的火线强度为3214~189002kW.m-1;地表火的火焰高度为0.37~2.50m,树冠火的火焰高度为1.75~13.4m。通过对可燃物和火行为指标的计算,可以为防火林带规划和防火林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为可燃物管理、扑火安全防范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林区地表可燃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可燃物是林火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对象。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类型的分类和典型小班调查,结果表明,塞罕坝林区各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的地表可燃物载量各不相同,1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1 h时滞可燃物是地表可燃物的最主要构成,1 h时滞可燃物的组成、结构和特点是影响地表火发生和蔓延的主要物质基础;林区单位面积载量接近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临界条件(30 t/hm2),防火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毛虫发生与林分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ere)成灾与14个林分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开阔度和土壤综合肥力5个关键因子,并用这5个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中总结出了虫源地林分和有虫不成灾林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干旱定义和对干旱等级的划分,从持续干旱对森林可燃物、火源和林火行为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干旱会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使可燃物载量和分布发生变化,对森林可燃物有较大影响;持续干旱还会影响火源,使林火强度增大,林火蔓延速度加快,火烈度增大,提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和森林火灾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林火动态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积极的森林防火政策导致了我国东北林区的森林火周期延长,并影响到森林结构和可燃物组成的变化。火周期的延长会引起森林可燃物载量增加,并导致火频度、火灾类型和火强度发生改变。森林火周期延长还会引起大兴安岭地区云杉林的分布范围增大。植被的变化又对林火动态有反作用。为适应林火动态和可燃物的变化,我国东北林区森林防火政策需要作相应调整,采用林火管理思想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影响玉米秸秆颗粒状燃料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碎料为原料,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原料粒径的情况下,使用环模压缩制成玉米秸秆颗粒状燃料,分别测定压缩密度和耐久性,通过方差分析得知,在工业化生产中原料含水率是影响颗粒燃料的重要因素,而原料的粒径则是非显著性因子.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景谷县思茅松林为典型案例,从追求最大固碳效率为出发点,研究和评价计划烧除林和常规林2种森林管理模式林下各类可燃物含水率、载量、碳贮量和腐殖层厚度等。试验结果表明:经计划烧除后林下枯落物载量和细小可燃物载量跟常规林没有明显区别,且可燃物载量变化幅度相对稳定,但腐殖质层的高载量致使林下可燃物载量比常规林高2.92t.hm-2,平均碳贮量比常规林高1.943 t.hm-2,且腐殖层厚度比常规林厚0.526 cm,说明计划烧除可增加森林的固碳量,达到森林增汇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