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家庭储粮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户储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60%~70%,农户储粮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县农户家庭储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帮助农户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储粮技术水平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储藏成本,延缓粮食品质变化速度,提高储粮新鲜度是安全储粮工作追求的目标。如何因地制宜,在现有仓储条件下管理好储粮,是广大储粮工作者探索、试验、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粮食在低温或准低温条件下储藏,既能降低粮食干物质损耗,保持粮食品质,又可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并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储粮;同时,也为盛夏季节粮食管理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文就实现低温或准低温储粮谈谈个人观点,供广大储粮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户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农户储粮增多。但储粮过程中,粮食因受仓储害虫危害,损失相当严重。仓储害虫不仅蛀食粮食,增加了粮食损耗,而且还使粮食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仓储害虫,对农户储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加入WTO后,粮食仓储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要确保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提高科学储粮技术含量、向绿色环保储粮迈进,特别是低温、准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对保持储粮品质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稳步、持续发展,农村储粮亦随之增多,面对这种粮食生产和储备的大好形势,我国农村储粮问题必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粮食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推广绿色保质保鲜储粮 加强粮堆生态检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前言 绿色保质保鲜储粮是采用有效的生态控制手段,最大限度的应用粮食储藏理论,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保持粮食品质新鲜、延缓粮食陈化过程,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的防治方法。它是以储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为手段的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8.
储粮发热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储粮发热的定义及危害 1.1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热景的积聚,使储粮(粮堆)温度出现反常上升的现象。称为粮堆发热。粮堆发热违反粮温正常变化规律,导致储粮生态系统内粮食出现异常现象,继而发展为粮食霉变,影响其品质。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我国近十年来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储温储粮技术、高水分粮的处理和保管、粮食烘干技术、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储粮业务中的应用等粮食仓储技术的研究进展、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绿色保鲜的粮食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亲睐,是未来的粮食市场的主角。低温储粮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最可靠的粮食保鲜技术,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粮食储存的条件上看,采用大规模的人工机械制冷来进行低温储粮还不现实,一是成本高,二是储粮分散且储粮条件差(国家粮库除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户储粮都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担负着9亿农民的口粮保障。但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随着我国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加之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已越来越困难。如何保持和提升农村储藏粮食的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保温板用于粮面压盖隔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储粮可以有效延长粮食的安全储存期,延缓粮食陈化速度,并能有效控制虫、霉对粮食的危害,减少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降低保管费用,因此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绿色环保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储粮问题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农村储粮损失状况 由于我国农村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1984~1985年,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原名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对全国8个省17个县70个乡的农村储粮情况进行了详实的调研,撰写了约4万字的《农村储粮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储粮损失约为7%~9%;1992年,中国农业火学对全国22个省574个县的粮食产后损失进行调查,包括收获、储藏、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6个环节,总损失率为18.1%,其中储藏环节损失率为2%~5%;2004年,国家粮食局组织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减少三大粮食作物农户储粮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低温储粮能够抑止虫霉的孳生,延缓粮食的陈化,保持储粮的良好品质,是当今粮食储藏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粮食储藏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新建的高大平房仓夏季仓内升温较快,如华北地区气温高达38℃,表层粮温达36℃,对安全储粮极为不利,故储粮单位应积极完善仓房的隔热性能,设法延缓仓温的回升,保持粮温的相对稳定,从而实现低温储粮。为此,我库因地制宜,在双拱板仓隔热改造进行低温储粮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粮食仓储过程中,通过严把入库粮食质量,依靠技术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能耗管理,抓好每一个关键环节,实现节能减排,保证储粮安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完全可以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粮食仓储企业目前普遍使用熏蒸剂防治储粮害虫,但农户储粮由于受操作技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储粮环境(特别是密封条件)等条件的限制,要推广这一方法困难较大。而粮食保护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可直接拌人原粮、种子粮中,不受密封条件的限制,处理后不致造成污染,也不影响粮食的食用、种用品质,操作方便安全,易于在农户中推广使用。因此,在农户中大力推广粮食保护剂,对减少储粮损失、提高储粮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万忠民 《粮食储藏》1996,25(2):44-45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它的作用不仅可以均衡粮食温度,降低粮食含水量,还能对粮食进行调质,改善其加工品质,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储粮品质劣变,防止霉菌和抑制虫害;另外,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投资少,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容易操作管理,劳动强度不大,因此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美国专家称:有效的通风系统是现代工程技术对粮食储藏的主要贡献。本文主要介绍当前国内外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动向。1应用机械通风冷却技术控制昆虫和霉菌的生长如何防治储粮中的昆虫,防止昆虫残物、真菌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通风降温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机械通风,可以预防和消除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自然发热现象,降低储粮温度,增强粮食储藏的稳定性,使粮食储存安全;还可以用来平衡储粮水分和温度,消除水分分层、转移和结露,改善粮堆的生态环境,控制储粮害虫及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新型的、具备现代化储粮技术的高大平房仓,极大地提升了科学保粮功能,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如何保持粮食品质,减少籽粒污染,实现无公害储粮,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是摆在我们广大粮食仓储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几年来,我库结合高大平房仓的储粮特点,紧紧围绕低温储粮技术,积极探索无药保粮途径,为最终实现绿色储粮目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1推进农户科学储粮的重要性 我国60%以上的粮食储存在农村,由于多数农户一直延用木柜、拌桶、砖池、编织袋等原始方式储粮,有的甚至随意堆放于室内,储粮条件简陋,储粮技术落后,缺乏科学储粮意识,霉烂、生虫、鼠耗损失严重,损失率高达8%~10%,全国每年粮食损失可达200多亿千克。如何把农村储粮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开发农村储粮这块“无形粮田”,如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