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美国库拉索芦荟(Aloe veraL.)茎尖和幼茎段为外植体,MS培养基配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MS+6-BA3 mg·L^-1+NAA 0.5 mg·L^-1培养基对芽的诱导效果最佳,芽的诱导分化率最高,且试管苗健壮;增殖培养基以MS+6-BA 2 mg·L^-1+NAA 0.2 mg·L^-1效果最佳,有利于芽苗增殖;生根培养基用1/2 MS+IBA 0.5 mg·L^-1+1.5%蔗糖效果最好;芦荟外植体用0.1%升汞消毒时间以10 min为宜。通过研究采用一些措施有效地控制玻璃化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以金樱子组培苗的划伤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组合、暗培养时间、添加物L-脯氨酸、叶片不同部位对不定芽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DZ浓度为1.5 mg·L^-1、NAA浓度为0.000 5 mg·L^-1时,不定芽直接发生率最高,为9.5%;不同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直接诱导具有一定影响,暗培养时间为10 d时不定芽的直接发生率最高,为10.5%;添加了不同浓度的L-脯氨酸后不定芽的诱导率不增反降,所以以不添加L-脯氨酸为宜;叶片不同部位的再生率比较中,仅带叶叶柄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综上所述,叶片直接再生不定芽的诱导方法是,以金樱子带叶叶柄为外植体,在直接诱导培养基上1/2MS+TDA 1.5 mg·L^-1+NAA 0.000 5 mg·L^-1+CH 100 mg·L^-1+AgNO3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5 g·L^-1,暗培养10 d后,转至正常光周期下培养3周左右,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10.5%。所得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生长3周后,增殖系数可达到3.5左右;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壮苗3周,幼苗可长高至3~5 cm;再转入MS+NAA 0.1 mg·L^-1培养基中生根,1个月后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3.
以‘雪花梨’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和曲面分析的方法对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雪花梨’叶片在MS+6-BA1.0mg/L+NAA0.05mg/L+葡萄糖30g/L+琼脂6g/L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再生芽数为2.95,高于其他处理;在MS+6-BA1.0mg/L+TDZ1.0mg/L+NAA0.05mg/L+葡萄糖30扎十琼脂6g/L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达75%。经过曲面分析,‘雪花梨’在MS+TDZ1.0mg/L+6-BA0.5mg/L+蔗糖30g/L+琼脂6g/L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理论再生芽数可达7.00,在MS+TDZ1.0mg/L+6-BA1.0mg/L+NAA0.05mg/L+蔗糖30只,L+琼脂6玑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理论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4.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个辣椒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分别离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及化合物的MB5培养基上,对苗龄、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和激素组合等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分化和芽伸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龄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的方式有直接影响;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高于下胚轴;B5维生素有利于芽的生长和芽伸长率提高。通过比较,筛选出了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的较好芽分化培养基为MB5+6--BA5mg/L+IAA0.5mg/L+AgNO3 4mg/L+蔗糖30g/L+卡拉胶7g/L;芽伸长培养基为MB5+6-BA3mg/L+IAA1mg/L+GA3 2mg/L+蔗糖30g/L+卡拉胶7g/L;生根培养基为1/zMS+IAA0.2mg/L+NAA0.1mg/L。  相似文献   

5.
以无籽沙糖桔异交种子(无籽沙糖桔×有籽沙糖桔)的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以MT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无籽沙糖桔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无籽沙糖桔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ZT和TDZ不利于无籽沙糖桔不定芽的诱导;单一附加6-BA时,6-BA浓度为0.250mg/L的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个外植体不定芽数最高,分别为88.5%和2.7个/外植体;同时附加6-BA与IBA时,以6-BA 0.250mg/L+IBA 0.25mg/L的效果最好,不定芽诱导率达95.2%,平均每个外植体萌芽数为3.6个。再生不定芽生根较难,在附加NAA的培养基中不能生根,在附加IBA的培养基中可生根,再生植株;在附加IBA 1.00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0%。  相似文献   

6.
利用枣离体叶片直接再生完整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娜  刘孟军  秦子禹 《园艺学报》2010,37(1):103-108
以冬枣组培苗叶片为材料进行离体再生培养, 通过对再生条件的系统研究, 实现了离体叶片直接再生不定芽并获得完整植株。试验结果表明: 麦芽糖为离体叶片直接再生的适宜碳源; AgNO3可显著提高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和出芽数, 在TDZ 1.0 mg·L - 1 +AgNO3 1.0 mg·L - 1的条件下, 不定芽直接再生率高达97.3% , 出芽数达14.4个。但麦芽糖不适宜继续作为不定芽伸长培养的碳源, 再生的不定芽需在MS+ 蔗糖40 g·L - 1 + 琼脂4 g·L - 1 +BA 1.0 mg·L - 1 + IBA 0.5 mg·L - 1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 增殖系数为3.2。在IBA1.0 mg·L - 1条件下, 生根率达87.3%。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高效西瓜子叶离体再生培养体系,以小果型西瓜品种香秀为试验材料,选取无菌培养4~5 d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源激素6-BA、NAA、IAA和IBA对西瓜子叶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比是MS+2.25 mg·L-16-BA+0.1 mg·L-1 NAA,诱导率为90.56%;不定芽伸长的最...  相似文献   

8.
丽格海棠是世界上重要盆栽花卉之一,以丽格海棠的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离体条件下,MS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种类与浓度,对丽格海棠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及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2.0mg/L+NAA0.1mg/L适合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1/2MS+NAA0.2mg/L适合于生根诱导。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品种“Green Long”为实验材料,按下列培养基配方: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2~1.5)mg/1,ABA(0.1~1)mg/1,AgNO3(0.5-2)mg/l。处理为:不同浓度的6-BA分别和不同浓度的ABA和AgNO3自由组合,研究影响黄瓜组织培养的诸多因素,建立了黄瓜离体子叶高频不定芽再生体系。结论是:黄瓜5-6日苗龄无菌苗子叶为最佳外植体,芽诱导率高;7~10天苗龄的外植体长势弱,不利于芽的分化。其中,MS+6-BA1mg/I+ABAO.5mg/l+AgNO32mg/l芽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虎耳草嫩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结果表明:以嫩叶形成愈伤组织诱导芽的方式,实现丛生芽的再生。适宜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IAA0.1mg/L,最适增殖的培养基MS+6-BA1.5mg/L+IAA0.1mg/L,形成的植株转接到1/2MS+NAA0.5mg/L,生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花毛茛初代培养无菌苗为试材,采用MS培养基,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细胞生长素NAA,对花毛茛进行初代诱导、增殖培养,继代生根培养,并以不同比例泥炭、蛭石、珍珠岩、河沙为基质,对花毛茛进行炼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1.5 mg·L^-1 6-BA+0.2 mg·L^-1 NAA,诱导率达100%;增殖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0.5 mg·L^-1 6-BA+0.1 mg·L^-1 NAA,增殖系数为5.0;继代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1 NAA,生根率89.9%;移栽最适基质为泥炭∶河沙∶蛭石=6∶2∶2,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12.
郭彩珍 《北方园艺》2019,(17):125-132
以红菜苔的根、茎、叶、花、种子为试材,用MS+6-BA 0.5 mg·L^-1+2,4-D 0.5 mg·L^-1+NAA 0.8 mg·L^-1改良培养基诱导红菜苔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根据其诱导情况筛选出最佳外植体;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法,研究了6-BA、2,4-D和NA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菜苔最佳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红菜苔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使用不同抗褐化剂研究其对红菜苔茎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有效防止或减轻愈伤组织褐化,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率的最佳抗褐化剂。结果表明:红菜苔茎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其诱导率为93.33%;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6 mg·L^-1+2,4-D 0.8 mg·L^-1+NAA 1.0 mg·L^-1,诱导率达到94.2%,且大多数愈伤组织状态及长势良好;0.2 g·L^-1的活性炭是红菜苔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抗褐化剂,褐化率为23.4%且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良好,可以为开展红菜苔的离体再生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色素万寿菊为试验材料,采用母本资源不育株叶片、带腋芽茎段和侧芽为外植体,对不同的培养基配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了灭菌处理、生长调节剂组合、AgNO3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期快速获得遗传稳定的万寿菊雄性不育植株,为杂交育种提供基础研究材料。结果表明:以带腋芽的茎段为最佳外植体,1 g·L^-1 HgCl2灭菌10~12 min的灭菌效果最好,B1-3较易诱导丛生芽,其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5 mg·L^-1 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诱导率高达93%,2.0 mg·L^-1 AgNO3有利于丛生芽增殖,使B1-3丛生芽增殖率达151.6%,丛生芽生根培养后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发现万寿菊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同,其丛生芽诱导率不同,最佳外植体为带腋芽茎段。不同的灭菌剂的灭菌效果不同,1 g·L^-1 HgCl2灭菌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时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优于6-BA与IAA组合;低浓度AgNO3能够促进丛生芽诱导,高浓度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报春石斛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报春石斛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以及移栽驯化的研究,以期建立报春石斛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1.0mg·L-1+NAA 0.1mg·L-1+蔗糖20g·L-1最适报春石斛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的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 0.1mg·L-1+香蕉泥100g·L-1+蔗糖20g·L-1,继代培养45d,增殖系数达8.2;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MS+6-BA 1.0mg·L-1+KT 0.5mg·L-1+NAA 0.2mg·L-1+香蕉泥100g·L-1+蔗糖30g·L-1+活性碳1.0g·L-1,培养3个月,生根率达100%,根系较长,苗壮;3—4月是桂林地区移栽报春石斛组培苗的最佳季节,生根苗在栽培基质Ⅰ(树皮∶水苔∶珍珠岩∶蛭石=10∶2∶1∶1,体积比)的长势好于栽培基质Ⅱ(树皮∶珍珠岩∶蛭石=10∶1∶1,体积比),成活率为92.3%。  相似文献   

15.
TDZ对甜椒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甜椒高频、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以甜椒子叶、真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了不同浓度的TDZ与IAA、6-BA的配比,研究了TDZ对甜椒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含有TDZ的培养基中芽分化率几乎为0,仅含有IAA、6-BA的培养基中芽分化率最高达80%,加入TDZ后,在0.5mg/L IAA+10.0mg/L 6-BA+0.5mg/L TDZ的激素组合培养条件下,可获得96%的丛生芽诱导频率。表明在甜椒芽诱导过程中添加TDZ能够很好地提高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百合‘辛普隆’(‘Simplon’)和‘黄色风暴’(Lilium‘Yelloween’)的鳞茎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2)℃,暗培养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百合鳞茎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结果表明:①NAA 0.2 mg·L-1有利于‘辛普隆’鳞茎诱导,诱导率80.21%,平均诱导鳞茎2.86个;②NAA 0.4 mg·L-1有利于‘黄色风暴’鳞茎诱导,诱导率46.41%,平均诱导鳞茎2.40个;③蔗糖是影响‘辛普隆’鳞茎增殖主要因子,6-BA是影响‘黄色风暴’鳞茎增殖的主要因子;④MS+6-BA 1.0 mg·L-1+NAA 0.1 mg·L-1+Ad 5 mg·L-1+蔗糖60 g·L-1组合有利于‘辛普隆’鳞茎增殖,增殖率2.22;MS+6-BA 1.5 mg·L-1+NAA 0.1 mg·L-1+Ad 10.0 mg·L-1+蔗糖40 g·L-1有利于‘黄色风暴’鳞茎增殖,增殖率4.5。  相似文献   

17.
以铁皮石斛商品瓶苗和盆栽苗茎段为试材,添加不同浓度6-BA、NAA,诱导茎段腋芽、原球茎和不定根,建立再生体系,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以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工繁殖铁皮石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70%酒精浸泡20 s,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MS+6-BA 3.0~5.0 mg·L^-1+NAA 0.1~1.0 mg·L^-1适合腋芽分化和增殖,分化率92%~100%;1/2MS+6-BA 2.0 mg·L^-1+NAA 0.5 mg·L^-1+土豆泥15%适合原球茎诱导增殖,增殖倍数7.7;1/2MS+NAA 0.3 mg·L^-1生根率为100%;以松针土移栽,成活率83%。  相似文献   

18.
以太行菊叶片、叶柄、茎尖和茎段为试材,采用MS培养基,在其中添加不同的激素对太行菊的不同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了濒临灭绝的太行菊再生植株的方法。结果表明:太行菊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44.44%和44.11%,所需时间较长,而茎尖、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48.44%和68.75%,培养时间较短。茎段最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繁殖材料。为了使茎段能更好的诱导出愈伤组织,课题组又对诱导茎段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组合进行了研究,A组:MS+6-BA 1.0 mg·L-1+NAA 0.5 mg·L-1+2,4-D 0.1 mg·L-1,B组:MS+6-BA 1.0 mg·L-1+NAA 1.0 mg·L-1+2,4-D 0.1 mg·L-1,C组:MS+6-BA 2.0 mg·L-1+NAA 0.5 mg·L-1+2,4-D 0.1 mg·L-1,D组:MS+6-BA 2.0 mg·L-1+NAA 1.0 mg·L-1+2,4-D 0.1 mg·L-1。试验表明,C组激素浓度组合最适合太行菊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35 d后愈伤组织不再增加后进行继代培养,45 d后将植株转移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2 mg·L-1中进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以红叶石楠"红罗宾"半木质化幼嫩枝条为外植体,MS作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改变激素浓度配比,探究不同激素配比对"红罗宾"茎段腋芽诱导、茎芽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以不同的栽培基质分别对生根幼苗进行炼苗移栽,探究红叶石楠移栽的最适基质组成。以期为红叶石楠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S+2.0 mg·L^-1 6-BA+0.25 mg·L^-1 NAA为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76.7%;MS+2.5 mg·L^-1 6-BA+0.1 mg·L^-1 NAA为最佳增殖培养基,35 d增殖系数达5.12;红叶石楠试管苗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8 mg·L^-1 NAA,45 d生根率高达90%;1/5红壤+4/5腐殖土的移栽基质,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