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对固始鸡和固始鸡胚胎免疫器官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和发育分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胚胎时期,胸腺内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低,表现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和不成熟的胸腺细胞均较少;出壳后,固始鸡胸腺内成熟T淋巴细胞增多,占胸腺细胞的30%左右,但大部分仍是未成熟的胸腺细胞.(2)脾脏内T淋巴细胞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占淋巴细胞的60%左右.胚胎时期脾脏内CD3~+水平低,出壳后2周已达脾脏内正常水平(60%左右).(3)法氏囊内有少量的成熟T淋巴细胞(10%左右).结果表明,T淋巴细胞在固始鸡胸腺内增殖分化和成熟,脾脏和法氏囊内的成熟T淋巴细胞均来源于胸腺.  相似文献   

2.
T细胞的发育分化及胸腺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原胸腺细胞,经过前胸腺细胞、CD4-CD8-双阴性细胞、CD4 CD8 双阳性细胞以及CD4 CD8-或CD4- CD8 两个单阳性胸腺细胞亚群共5 个阶段,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胸腺微环境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的重要条件。胸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胸腺激素在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着重综述了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及胸腺激素的生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B淋巴细胞的祖细胞存在于胎肝(胚胎小鼠14d或胎儿8-9周)的造血细胞岛(islandsofhaemopoieticcells)中,此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场所逐渐被骨髓所代替。B细胞(即B淋巴细胞)是淋巴样干细胞在鸟类法氏囊和哺乳类动物的骨髓中分化成熟而来,成熟的B细胞主要定居于淋巴结皮质浅层的淋巴小结和脾脏的红髓和白髓的淋巴小结内。成熟的B细胞经抗原或其它配体(如抗smIg)刺激活化后,进人克隆增殖状态,最后分化成熟为分泌抗体细胞(浆细胞),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主要执行机体的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在B细胞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LX株感染SPF鸡免疫器官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动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超强毒LX株接种2周龄SPF雏鸡,在其法氏囊、脾脏、胸腺、盲肠扁桃体、骨髓和哈氏腺中均可检出IBDV抗原的存在和CD4^ 与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改变。在法氏囊中,CD4^ 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滤泡间隙和滤泡皮质,而CD8^ T淋巴细胞则丰在于整个淋巴滤泡和滤泡间隙,并且CD8^ 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CD4^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14d仍未见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小动脉淋巴鞘或散在,而CD8^ T淋巴细胞则多存在于外周小动脉淋巴鞘和红髓。接种后胸腺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在皮质中减少,但在髓质增多,尤其是CD8^ T淋巴细胞数明显多于CD4^+T淋巴细胞。盲肠扁桃体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发生中心,尤其是CD8^ T淋巴细胞数比CD4^ T淋巴细胞明显多。骨髓和哈氏腺中也可见CD4^ 和CD8^ T淋巴细胞,而且CD8^ T淋巴细胞更多。在这些淋巴器官中,病毒损伤部位出现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迁入聚集,表明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IBDV超强毒的免疫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当代免疫学研究发现,胸腺是动物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增殖最活跃的主要场所。它可分泌一系列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类物质—胸腺激素(Thymi poietin,TP),可直接调节和控制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其功能的表达,对机体免疫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上升幅度较大;21~28日龄时胸腺小叶数量增多,并显著增大;28日龄时皮质部主要为小淋巴细胞;胸腺小体有3种形态。表明,雏鸭在1~14日龄时胸腺生长较缓慢,21~28日龄时生长十分迅速,28日龄时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发育成熟,35~49日龄时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胸腺小体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与清除退变上皮有关。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不仅能呈现出成熟的母细胞形态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增加,还能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因此可以使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1].  相似文献   

8.
鸡的免疫球蛋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中枢免疫系统由骨髓、胸腺和法氏囊组成,来自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胸腺被诱导分化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自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进入法氏囊成熟分化为囊依赖性淋巴细胞(B细胞),再运输到外周免疫器官,参与体液免疫反应。最近的研究证实法氏囊还有二级淋巴样器官的功能,即它能捕捉抗原和合成某些抗体。与哺乳动物IgG相比,鸡的IgG(IgY)具有取材方便、产量高、稳定性好以及可消除用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胸腺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增殖最活跃的主要场所,它可分泌一系列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类物质,总称为胸腺激素(Thymic Poietin,TP)。可直接调节和控制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其功能的表达,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总体控制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10.
雏鸡淋巴细胞变化规律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进一步研究鸡在出孵1个月左右时间内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状况,将SPF雏鸡分别在3、5、7、9、11、14、17、22、27、32日龄时取血液、脾脏、法氏囊及胸腺,分离并制成淋巴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双染色法检测Bu-la^+B淋巴细胞、CD3^+、CD4^+、CD8^+和TCRγδ^+CD3^+T淋巴细胞含量及血液淋巴细胞的凋亡规律。结果:在出孵1个月内T、B细胞处于分化发育阶段的初期,除胸腺外,呈上升趋势,但T细胞亚群的变化无规律,B细胞在法氏囊中和T细胞在脾脏中3~9日龄发育最快;血液淋巴细胞凋亡趋于下降,尤其是在9日龄以后:此间不断有成熟的淋巴细胞产生,不断进入血液和脾脏,使其数量有上升趋势。但是,血液中第7日龄时Bu—la^+B淋巴细胞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最低,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第7日龄时都最低,并在17日龄时进入水平较高的又一个低谷。TCRγδ^+CD3^+T细胞则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一岁龄犬淋巴器官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只1岁龄犬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并以酸性α-醋酸萘酯酶法显示T淋巴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岁龄犬胸腺发达;ANAE阳性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胸腺小叶的皮质部;髓质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少,但分布有胸腺小体。淋巴结内分布有生发中心的次级淋巴小结,ANAE阳性反应的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小结周围的套层及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脏被膜和小梁发达,白髓以典型的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形式散布在红  相似文献   

12.
MTT法检测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原理是利用T淋巴细胞与抗原或有丝分裂因子(简称为丝裂原)在体外共同培养,引起细胞内新的DNA合成及细胞分化,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从而发生一系列变化,进一步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这一特性来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种试验,是细胞免疫的一个测定指标。其常用测定方法有形态学方法、同位素掺入法(^3H—TdR掺入法),形态学方法主观性强,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鸡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研究免疫器官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及其内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鸡接种细菌后呈典型的关节炎症状。脾脏肿大,表面呈网格状,法氏囊黏膜增厚,盲肠扁桃体和胸腺上散在出血点。光镜下脾脏淋巴小结早期数目增多,后期呈灶状坏死,法氏囊水肿,淋巴小结坏死液化。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为:脾脏在接种后7 d淋巴小结内的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已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后7 d,法氏囊的淋巴滤泡周围的间隙中检出较多的阳性细胞,在接种后14 d CD4 T淋巴细胞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后7 d差异显著(P<0.05),在接种后14 d差异极显著(P<0.01);而CD8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7 d就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盲肠扁桃体的CD8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7 d上升,21 d达到最高值;胸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对照组和试验组都很少,试验组的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免疫器官内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数目增多,表明T淋巴细胞参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鸡的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家禽的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免疫系统家禽的免疫功能是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的协助下由淋巴细胞完成的。在鸡胚孵化第一周时,胚胎卵黄囊即产生淋巴干细胞,而后移行到胸腺和腔上囊,分别发育成熟为胸腺依赖细胞(T细胞)和腔上囊依赖细胞(B细胞)。T细胞于出壳前2~3天离开胸腺,此后胸腺在整个性成熟期间不断释放  相似文献   

15.
1组成 仔猪的免疫系统由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及其相关组织和器官组成,是产生主动免疫力的物质基础,包括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仔猪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地方。胸腺作为T细胞成熟的场所,也产生胸腺激素。  相似文献   

16.
增免散对鸡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亚群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中的部分淋巴细胞进入胸腺后,在胸腺素的诱导下,经过10~30 d的分化、增殖,成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并反复经血液-组织-淋巴-血液,再循环周游全身,以发挥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1].一般认为,T-淋巴细胞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产生细胞免疫作用或迟发型变态反应;使宿主对移植物或肿瘤产生排斥作用;溶解细胞和毒细胞的作用;增强或扩大免疫反应;帮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抑制由于免疫作用增强而对机体产生的损伤等.因此,T-淋巴细胞数量的多少反映了机体免疫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组织学发育的增龄变化观察以及胸腺绝对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а-醋酸萘酯酶阳性率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14日龄雏鸭胸腺生长较为缓慢;21~28日龄胸腺生长十分迅速,到28日龄时雏鸭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分化发育成熟,雏鸭胸腺已形成能有效产生细胞免疫的组织结构基础;35~49日龄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文中对胸腺小体的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的细胞免疫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主(鸡)感染球虫后,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或体内外理化因素对球虫的杀灭作用。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腔上囊B淋巴细胞实现,细胞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胸腺的T淋巴细胞实现。实验分别摘除胸腺和腔上囊,发现鸡球虫病的免疫力可由于摘除胸腺而受到抑制,而摘除腔上囊则无影响,结果表明抗体作用居于次要地位,而细胞免疫居于主要地位。1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用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力的药物环孢菌素A(CsA)处理鸡后,研究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鸡的免疫系统包括法氏囊、胸腺、骨髓、脾脏、哈德尔氏腺、盲肠扁桃体和初级淋巴结。主要的免疫功能是在网状内皮系统参与下,由分化的淋巴细胞来完成。 细胞的免疫机能 成熟的T细胞形成“抗原识别系统”,还能产生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数种物质。此外,T细胞也参与B细胞的激活。感染之后,T细胞通过产生记忆细胞,特殊的效应细胞(淋巴细胞)、抑制细胞进行应答。成熟的B细胞连续地从法氏囊,向其它淋巴器官移动,一直持续到大约8周龄。B细胞移出法氏囊时,它的表面被非特异性抗体所覆盖。它对感染的应答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动物免疫功能药剂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免疫细胞、组织与器官,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胸腺和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在执行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