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研了滨州市2009—2018年的秸秆利用情况,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滨州市通过近10年的努力,使秸秆综合利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秸秆利用模式由过去粗放式利用逐步转变为深层化利用;规模利用主体异军突起,不断壮大,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逐步成为主力,引领秸秆综合利用新型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滨州市农作物秸秆、分布、综合利用方式、综合利用率、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列出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同时利用SPSS对农户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高邮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直接还田,其他形式的秸秆利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秸秆利用模式有待优化。正在逐步地推广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养畜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分析,结合该地实际,针对贵池区东边318国道沿线、西边乌沙圩区、南部丘陵山区等不同区域特点,探索解决农作物秸秆大量、还田相对单一模式,逐步建立起以能源化利用为主,以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辅的综合利用新模式,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采取秸秆收储模式、肥料化利用模式、饲料化利用模式、能源化利用模式、基料化利用模式,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大宣传引导、严格督查到位等措施,大大提升当地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采取秸秆收储模式、肥料化利用模式、饲料化利用模式、能源化利用模式、基料化利用模式,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大宣传引导、严格督查到位等措施,大大提升当地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科学实验》2007,(2):43-44
山东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其中玉米秸秆3200万吨。为了省事,过去农民对秸秆大多一烧了之。如今.山东把秸秆综合利用当作一个大产业来抓.已探索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免耕、秸秆收获还田、秸秆青贮、秸秆颗粒饲料加工、秸秆气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工艺品加工8种综合利用模式。在山东的一些奶牛养殖区、蘑菇种植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湘西自治州连续4 a(2014—2017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区域内秸秆资源总量和种类结构、还田量和还田率、资源化利用总量和利用率、浪费总量及其比例等情况。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中以还田为主,存在着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焚烧和丢弃等问题。提出区域内探索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的运行机制、加速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河南省南阳市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以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西安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为例,分析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提出了适合推广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最佳组合模式,旨在为一年两作区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辽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探讨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辽宁省几种典型利用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绿色循环产业模式、秆直燃锅炉供暖模式、秸秆生产食用菌和有机肥模式、秸秆多元利用多种经营模式、秸秆热电模式。结合辽宁实际,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产业模式、加强宣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滨州市秸秆禁烧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滨州市秸秆禁烧现状及其成因,从加大综合利用工作力度;加强舆论宣传,严查焚烧行为;增加财政投入,改变耕作方式;开展科技攻关,扩大秸秆工业化利用量4个方面提出了秸秆禁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崇明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崇明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从保护崇明生态环境以及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秸秆还田、秸秆覆盖种养、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和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等技术,是适合崇明现状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促进我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综述了各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利用现状及现有技术模式。2016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84×108t,可收集量达到8.24×108t,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3.51%。秸秆已利用量为6.73×108t,综合利用率达到81.68%,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7.20%、17.99%、11.79%、2.23%、2.47%,形成农用为主的综合利用格局。不同区域之间秸秆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依次为94.73%、89.21%、88.89%、83.01%、74.27%、63.43%。全国秸秆利用技术模式可分为秸秆还田利用型和循环利用型两大类,其中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玉米秸秆深翻养地还田模式、棉花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模式、麦秸覆盖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技术模式、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稻麦(油)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有秸-饲-肥种养结合技术模式、秸-沼-肥能源生态技术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技术模式、秸-炭-肥还田改土技术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量利用的技术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相互结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程。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形成较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和收储运体系,本文结合当地秸秆应用现状,分析了衡水市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衡水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以期为相关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吉林省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重点区域帮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多渠道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等措施,全面推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进程。2016年年初确定的新增秸秆综合利用量200万吨、推进4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等目标已经全面完成,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秸秆露天焚烧状况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2016年3月,按照省政府秸秆综合利用专题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农业部于2009年3月5~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全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启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富含多种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钙、镁等多种养分,是一类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东阿县每年秸秆产量约60多万t,2017年通过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程,积极探索出秸秆精细化还田、建立县乡村三级秸秆收储体系和秸秆青贮利用等多种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运行机制,使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了秸秆废弃、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其带给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好处。本文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提出了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还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其它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秸秆,在农业上实行种养结合的模式这三种措施,总结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法的重点研究方案,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开发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艳  张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49-49,71
介绍了淄博市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种模式,主要包括:秸秆深耕还田、秸秆反应堆、秸秆养藕、沼气利用等技术,对全市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