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养羊应重点搞好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驱除羊体内的寄生虫。注意圈舍的卫生消毒,在日常管理中经常观察羊的精神、饮食、粪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1)注重驱虫。养羊户1年要进行2次驱虫,即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春季为2-4月,秋季为9-11月,短期育肥羊应在育肥开始时进行驱虫。驱虫药物种类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药物是丙硫咪唑片和阿维菌素片,2种药物最好搭配使用,方法是先用一种驱虫药,待15 d后再用另一种驱虫药再驱虫1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羊的健康生长,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小尾寒羊病虫害的防治及防疫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驱虫每年春秋两季,羊最易感染胃虫、肠结节虫、绦虫、肝蛭等。此期间可按10mg/kg绳毒磷进行肌肉注射,以驱除捻转胃虫;灌服驱虫净,以驱除羊线虫;每只羊喂0.1g硝氯酚,以杀灭肝片吸虫成虫。2药浴药浴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羊的外寄生虫病,特别是疥癣病等。药浴一般在剪毛后两周进行,第一次药浴后7~10d后再浴1次。药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时进行,药浴前半天停饲,浴前2h饮足水。3防疫和消毒建立防疫组织,制订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3.
疥螨虫病是由疥螨虫寄生于羊的体表皮肤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羊感染疥螨虫病后表现为脱毛、皮肤增厚以及消瘦等症状。本文总结了羊疥螨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等防治措施,发现有羊感染疥螨虫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羊场还应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每年至少进行2次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蛋鸡绦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定期驱虫、做好消毒工作,发病后及时治疗,有效防控蛋鸡绦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发病诱因等方面详细介绍羊附红细胞体病,并提出保证羊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保持卫生、定期灭虫驱虫等措施,有效防控羊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羊绦虫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如采取圈养的饲养方式以免羊吞食地螨而感染,驱虫后的羊粪便要及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对丹寨县某养殖户的山羊进行绦虫病诊治的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绦虫病,采用阿苯达唑片口服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胸膜肺炎的病原体特点、流行概况和临床症状,通过实验总结出本病对不同药物敏感程度,采用高中敏感的药物来治疗此病。预防本病需要及时隔离病羊并做好病羊消毒工作,坚持自繁自养,科学引种,定期健胃驱虫,科学选址,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绵羊绦虫病是由带科绦虫的中绦期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细粒棘球蚴病、脑多头蚴病和细颈囊尾蚴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为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活体诊断、病羊治疗、牧犬驱虫、患病器官处理综合防止措施,取得了较明显效益。1流行病学检查青海湖东种羊场,已确诊的肝肺包虫病患者26人,占总人口0.97%。2000年在场内扑杀游犬10条,查得带科绦虫感染率100%。其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87%。多头带绦虫感染率13%,泡状带绦虫感染率39%,粪便虫卵检查30份犬粪,带科绦虫感染率40%,细…  相似文献   

10.
<正>南方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潮湿,放牧羊很容易引起绦虫病的流行,但只要防控得当,同样可以避免损失。1病因及症状羊放牧时吞食含有绦虫卵的地螨而引起感染。感染绦虫的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羊迅速消瘦、贫血,有时出现痉挛或回旋运动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有的病羊因虫体成团引起肠阻塞产生腹痛甚至肠破裂,因  相似文献   

11.
正羊绦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是寄生于羊小肠内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官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等数种绦虫引起的,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成批死亡。近年来,作为羊的重要寄生虫病的羊绦虫病有发生趋重的态势。此病在我国分布很广,许多地方呈地方性流行,在潮湿季节最易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着羊的生长发育,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会造成成批羊只死亡,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羔羊对扩展莫尼茨绦虫最易感,但有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裸头科绦虫是青海省放牧家畜重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流行广,危害严重,特别是羔羊感染后引起秋季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幼年羊的培育和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应用驱虫药物进行定期驱虫仍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筛选与应用新型驱虫药品是提高绵羊绦虫病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奥芬达唑是一种优良广谱驱虫药,其对绵羊线虫的驱除试验已有许多报道~([1-7])。而本品对家畜绦虫的驱虫试验报道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羊绦虫病主要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的寄生虫病,其特点是羊精神沉郁、贫血、消瘦、腹泻,甚至死亡。目前,泰州市流行的绦虫病主要是羊绦虫病,约占牛羊绦虫病的94%以上,对当年生产的羔羊危害尤为严重。为了掌握泰州  相似文献   

14.
伊维菌素明胶缓释微囊组合剂驱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次性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明胶缓释微囊组合剂,通过转阴羊比例、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验证对蒙古羊消化道线虫、绦虫驱虫效果。并对600只羊作了扩大试验,详细观察临床安全性。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注射后羊消化道线虫从第2~90天 3项指标均达100% 。对曲子宫绦虫、莫尼茨绦虫可保持30~70 d内无虫体。证明该制剂既有治疗作用,又有预防再感染效果。应用方便,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正>羊绦虫病主要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的寄生虫病,其特点是羊精神沉郁、贫血、消瘦、腹泻,甚至死亡。目前,泰州市流行的绦虫病主要是羊绦虫病,约占牛羊绦虫病的94%以上,对当年生产的羔羊危害尤为严重。为了掌握泰州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笔者接诊一例小尾寒羊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病例,病死羊4月龄,尸体极度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死前拉稀,肛门污染严重,粪便表面有乳白色节片状附着物,笔者初步认定该羊感染绦虫.经剖检发现小肠内有乳白色团状、带状绦虫阻塞肠管,虫体节片宽约1.2~1.4 cm,小心拉出虫体,体长约5m左右.根据剖检所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初诊为羊的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经用驱绦虫药驱虫并对体弱的重症病例对症补液强心治疗,该养殖户除2只重症羊死亡外,其余12只病羊均治愈.现就诊治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绦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破坏牛体内组织,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可以导致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本文针对牛绦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对该病进行总结,采取驱虫药物治疗、加强饲喂管理、保证饲养环境卫生、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放牧期间定期驱虫、控制传染源,可以有效防止本病。  相似文献   

18.
羊绦虫病是羊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由裸头科的莫尼茨属、曲子宫属、无卵黄腺属的各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而引起发病。该病分布较广,对羔羊的危害尤为严重。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物理治疗。隔离病羊,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给病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然后将病羊口唇部的痂垢剥除干净,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再用紫药水或碘甘油(将碘酊和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涂抹创面,1~2次/d,直至痊愈。  相似文献   

20.
正牛羊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牛羊小肠等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寄生虫病。其特点是畜禽精神沉郁、被毛紊乱、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甚至死亡。由于绦虫病的侵袭,可继发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流行的绦虫病主要是绵羊绦虫病,约占牛羊绦虫病的95%以上,对初生羔羊、犊牛等幼畜危害严重,常引起秋季死亡。羊绦虫会导致病羊贫血,消瘦,下痢,毛粗乱,影响羊的成长、育肥以及繁殖,损害养殖效益。本病病原有三类:即莫尼兹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