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涡阳大豆具有独特的品质,其产业发展对当地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涡阳县大豆种植概况、涡阳大豆的特有品质、涡阳县大豆深加工概况、发展大豆产业的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促进涡阳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对比田,开展“2∶3”“2∶4”“4∶4”“4∶6”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栽培试验,对比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筛选出较适合当地推广的种植模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取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模式(M),设5个水平,玉米净作为对照;副区为品种(V),设3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共15个处理,不设重复。生产过程中如实进行生产记录,玉米、大豆成熟前进行理论测产。测产结果表明,整体4行玉米穗数较多,但穗小,2行玉米更能发挥玉米的边际优势。在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不明显。2行玉米∶4行大豆种植模式效果最好,可以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豆选种、整地、施肥、播种、病虫草害关键时间点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涡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进程当中大豆是比较重要的存在。在不断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大豆栽培技术措施的分析,必然能够为现阶段我国大豆种植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引导。在这样时代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尤其“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延边地区积极加强对优质高产大豆的品类信息整理和栽培技术的措施研究,从两个层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大限度上实现农村地区大豆的高产种植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灌云县开展反季节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效益,灌云县开展了“芦蒿-大豆+豆丹”、“草莓-大豆+豆丹”种植模式。这两种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优势,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是高效模式下的一种产值和效益较为突出的种植方式,值得借鉴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新疆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 1号”和“石大豆 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下 ,开花后灌浆期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种植密度间的籽粒干物质积累状况均存在较大差异 ;群体植株不同冠层籽粒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分布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少人多,耕地复种指数较高,将大豆与其他作物进行套作是既可以避免与其他大宗粮食作物争地又能有效提升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实际走访、问卷调查、线上线下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四川大豆种植情况进行调研,重点对“大豆+玉米”“大豆+高粱”“大豆+果(桑)”间套作模式下农机具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各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涡阳大豆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华璐 《北京农业》2010,(5):34-36
大豆专家的一声叹息 “不能进口转基因大豆” “将黑龙江变为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 “应该允许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商业化种植” “什么是公平?强者就是公平!”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大豆和玉米需求量大,大豆和玉米种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大豆和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以此摆脱中国大豆和玉米仍需大量进口的现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高效利用土地,发挥大豆和玉米各自的优势,提高作物品质,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效果探析1.1从经济角度分析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下,大豆和玉米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种植风险偏低,机械化程度高,具有可持续性的优点。在种植过程中,采用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实现大豆玉米种植的“扩行加密”,更为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在宽行的玉米中套种四行大豆,采用扩大行宽的方式,优化田间管理工作,为后续的机械化播种和收割奠定基础,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1]。尤其是在现阶段,中国补贴大豆和玉米作物的种植,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中,提高大豆玉的产量可以从国家补贴和作物售卖两个环节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大豆重迎茬现象日趋严重,农田杂草群落发生演变,部分弱势种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优势种群,“三菜”就是当前大豆田最难防除的代表性杂草。黑龙江垦区因杂草危害一般减产10%~14%,但“三菜”对大豆田的危害较为严重,一般减产28.3%,因此“三菜”是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防除“三菜”成为大豆种植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大豆作为黑龙江省的传统种植作物之一,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受到大豆市场价格的影响,大豆生产面积逐年缩减。为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推广应用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显著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65—70cm常规“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缩小行距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这项栽培技术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综合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大队,土质轻砂,肥力不高。历来种植大豆较多,但产量却很低,文化大革命前亩产只有几十斤。在一些人的脑子里形成了“种大豆不能高产”的概念,给大豆戴上了“低产作物”的帽子。大豆面积也逐渐地压缩了。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群众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提高了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自觉性,狠批了“上智下愚”,“技术神秘”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继2020年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可见该技术落实至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十三五”以来,广西地区围绕技术创新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及支持下开启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优良大豆玉米品种以推动技术落实,研发关键性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扛牢粮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3—10月根据陕西省汉中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安排,经过汉中市南郑区农技人员多点多次踏查,与汉中市巴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一致,在南郑区阳春镇安坎村建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20亩,同时在示范基地内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大豆密度试验和玉米肥效利用率等试验,以便探索适合汉中市南郑区推广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汉中市南郑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试验进行阐述。在示范基地内,南郑区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选用玉米品种为中金368、大豆品种为陕豆125,以2.2 m带型“2+3”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模式)开展了大豆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大豆密度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影响非常明显,在该种植模式下,陕豆125的密度在7 000~10 000株/亩均可行,但从实际产量和效益来看,陕豆125的种植密度在7 000~8 000株/亩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我国对饲用蛋白和植物油的需求量迅速攀升,但受耕地资源限制,难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只能通过进口满足市场需求。截至2021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15%,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必须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提高大豆自给率。为此,农业农村部2022年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同一地块玉米与大豆共生,实现一季双收,解决扩种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既保障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大豆,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的总目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相向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调查,阐述主要做法,分析效益,总结讨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今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荣县套作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hm2以上,但种植技术落后,效益低下,单产长期在900kg/hm2左右。近年来,以四川农业厅和四川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大胆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以“五改”为主要技术措施的旱地多熟种植新模式-“麦/玉/豆”。通过多年的示范和推广,目前全县旱地新种植模式“麦/玉/豆”大豆高产高效种植面积已达到1.7万hm2,大豆单产增加到1 500kg/hm2以上,种植效益增加2 000元/hm2,取得一定成效。但大豆单产和种植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4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结合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喷施3 750 g/hm2海藻博士水剂,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效果最佳,产量可以达到14 087.2 kg/hm2,百粒重达到37.4 g。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一年四熟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小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发现“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模式种植方法简单、操作易行,复种指数达300%,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分析了“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韩广彬 《现代农业科技》2023,(9):106-108+116
太和县大豆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是大豆种植效益和种植面积“双减”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夏大豆生产实际,总结了播种期、苗期和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以及成熟期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对象,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大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