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0个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在张家港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并作进一步种植推广,以改善当地小麦品种结构.结果表明,镇麦12号、镇麦15号和扬麦29号综合表现优异,可进一步推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
沿江地区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在白湖地区种植的产量高、性状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在沿江地区进行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扬麦19,其次是宁麦13和宁麦518,实际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南农0686,再次是扬麦13和宁麦17;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生选6号,其次是扬麦19、宁麦518和白农0902;千粒重最重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宁麦16和宁麦518;平均每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南农0686和扬麦19。因此,适宜在白湖地区生产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扬麦19、宁麦13和宁麦518。  相似文献   

3.
为确立张家港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中筋小麦扬麦16和弱筋小麦扬麦13为材料,研究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小麦茎蘖动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扬麦16在基本苗270万株/hm2、施氮量270 kg/hm2水平下产量最高,扬麦13则在基本苗195万株/hm2、施氮量270 kg/hm2水平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5.
我县为稻麦两熟制地区,小麦主栽品种以扬麦158为当家品种,辅以皖麦33、扬麦10号等.多年来,小麦单产始终徘徊在3750kg/hm2上下,严重制约我县小麦面积扩大和农民经济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先梅  王熙晴  郭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31-131,217
进行8个小麦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3、扬麦12、扬麦17、皖麦47、扬辐麦2号等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抗逆性较强,可以在淮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鉴定不同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适合溧阳地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于2015年在溧阳市开展了8个小麦新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扬辐麦4号、扬麦20可作为溧阳市的主导品种,宁麦14、扬麦23、扬麦16、苏麦188、镇麦9号、宁麦21和扬麦22可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于2021-2022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台推广示范基地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田间表现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辐麦13、扬麦34、盐麦1号、扬麦33、扬麦28等5个品种增产优势明显,且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23、扬麦25、镇麦12号作为东台市主推小麦品种,稳产性丰产性好,可继续作为主推品种进行种植,其余品种要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及抗赤霉病特性,连续3年采用病麦粒表土接种法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丰产性以及DON毒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麦齐穗后第1个扬花到扬花结束历时天数以及期间的天气情况为赤霉病流行提供了环境条件。华麦7号、扬麦21、宁麦13、农丰88、宁麦资126等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高,扬麦15抗性较差。华麦7号、宁麦13、宁麦26等籽粒中DON毒素含量较低。宁麦13、扬麦21、华麦7号、华麦8号、扬麦22、扬麦28丰产性较高。综合而言,华麦7号、宁麦13、扬麦21等是赤霉病抗性较高、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随着赤霉病流行年份增多,筛选出适宜苏中地区种植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各有千秋,但以宁麦13号、扬麦13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综合考虑主推弱筋小麦品种,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以镇麦12、镇麦168、明麦133、扬麦16、农麦88、扬麦23、扬麦25、农麦126、金丰麦1号、金丰麦2号等10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2020-2021年度品种比较试验,鉴定这些品种在当地的安全性、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结果表明,镇麦12、扬麦25、农麦88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佳,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播种期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冬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和扬麦158比较接近,宁麦9号比较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宁麦9号和扬麦158之间都比较接近;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宁麦9号>苏麦6号>扬麦158。[结论]综合考虑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的关系,里下河地区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3.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小麦产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影响下的不同表现,我们在江苏淮南地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7个点对现阶段推广的8个品种和2个品系进行了多点试验,重点分析了各产量因素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估算了几个遗传参数,由此了解这些小麦品种群体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 材料和方法 参试品种:宁丰、宁麦3号、扬麦3号、扬麦4号、扬麦5号、镇7853、金陵1号、泗阳237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提供  相似文献   

15.
扬麦1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属优质中筋蒸煮类小麦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淮南及沿淮地区种植,其推广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6.
选用江苏地区常用的8个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宁麦13白粉病发病最重,在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的情况下病株率高达8824%,病叶率8431%,病指2903;扬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发病程度较轻,扬麦22未见病株,扬麦16病株率为2667%,病叶率为2070%,病指为096,扬麦20病指为296,扬麦23病指为428。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主要是千粒重明显下降,千粒重损失率宁麦13为361%,苏麦188为347%,扬麦系列千粒重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江苏东台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本试验对东台市场上的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比较,综合评价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筛选出了扬麦23、镇麦10号、扬麦25、扬辐麦4号、扬麦20和扬麦子16等作为主要推介品种。  相似文献   

18.
百事灵通     
新品展台小麦新品种“扬麦14号”通过审定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2,电话:0514-7340868)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扬麦14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马铃薯新品种“中大1号”通过国审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邮编:100081,电话:  相似文献   

19.
小麦多品种播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扬中市小麦生产上由于生育期偏迟品种的大面积应用,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现状,进行了小麦多品种播期试验,旨在探索出扬中市小麦生产中的最适品种、最适播期,保障全市稻麦生产周年安全。结果表明:大面积生产中应使用扬麦16、宁麦14品种,播期选择11月8日、11月15日,早播使用扬麦16、宁麦14均可,迟于11月15日的,品种应选择扬麦16。  相似文献   

20.
小麦成熟胚培养再生率比较低,尤其对优良小麦品种成熟胚再生性和农杆菌侵染敏感性还缺乏研究,一定程度阻碍了转基因小麦有效开展和产业化进程。以扬麦18、扬麦15、扬麦16、新冬18、小偃166和周麦22等12个优良小麦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成熟胚再生率及其对农杆菌侵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2个小麦新品种成熟胚再生率0~35.3%,周麦27最高,扬麦19次之(27.9%),新冬18、石麦B07-4056分别为211%和20.0%,其余品种再生率均低于20.0%;12个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农杆菌侵染后GUS基因瞬间表达率0~33.3%,周麦18最高,扬麦15次之(23.8%),扬麦18、周麦22、周麦27和石麦B07-4056虽有表达但频率较低(6.7%~9.1%),其余品种没有观察到GUS基因瞬间表达。认为周麦27、扬麦19等品种适合进行成熟胚培养,周麦18、扬麦15等品种成熟胚适合进行农杆菌转化。优良小麦品种成熟胚再生性能和农杆菌敏感性评价为进一步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途径改良小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