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棉花良种的繁育方法及应用王新勇,王建华(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叶城县种子站)棉花品种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保持品种优良经济性状的相对稳定性比较困难。棉花良种繁育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其目的是防杂保纯,保持原品种完整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级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站)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博州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棉花良种繁育,把加强棉花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带动了博州棉花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棉花良种繁育繁种不同于一般的棉花栽培,要获得纯度好、发芽率高、籽粒饱满的棉花良种,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良种繁育是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棉花良种繁育的工作实践,论述了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品种农艺及经济性状的长期稳定,从而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良种繁育对促进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与国际接轨的棉花良种繁育的科学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经历的引种技术、基于群体混合选择的块选和片选技术、基于单株选择的“三年三圃制”及其衍生技术和基于重复繁殖为理论基础的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总结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规模化的3个发展阶段,从人工投入、资金投入和推广规模3个方面阐述了不同良种繁育体制的综合效益,提出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棉花的良种繁育是保持品种纯度、延长新品种推广年限的重要手段。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我市植棉面积逐年减少。坚持搞好棉花良种繁育工作,可保证优质棉种供应,稳定种植面积,挺高植棉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优质棉种推广的增产增效潜力。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刘桂玲黄骏麒朱绍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转基因抗虫(棉铃虫)棉的育成,使我国棉花抗虫育种实用技术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从节工、省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看,抗虫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巩固与不断完善新品...  相似文献   

9.
张苏兰  纵瑞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08-108,117
合理棉花品种布局是提高棉花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棉花品种布局的关键应在优良品种(组合)的组配、引进与筛选、适应性和生产性鉴定、示范与展示、繁育与推广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利用意见。重点抓好棉花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巩固和稳定棉花品种试验、繁育基地与良种棉加工厂,提高棉花种子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水平。为我市棉花生产力水平、纤维品质及商品棉级次的提高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浙江省棉花品种演变和原良种增产效应两方面,说明棉花原良种繁育的重要性,分析了近几年棉花良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措施:有序更换新品种,相对稳定当家品种;重视原良种生产,完善良繁体系,搞好加工,确保棉种质量,备足备好棉种,实行统一供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有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棉花良种繁育不同于一般的棉花栽培,要获得纯度好、发芽率高、籽粒饱满的棉花良种,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1选好繁种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安丘棉花原种繁育基地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安丘棉花原种繁育基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山东省安丘市棉麻总公司从1988年开始建立的。发展到具有一个良种棉加工厂、二个棉油加工、一处综合性宾馆(香江宾馆),...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景县棉麻公司良种繁育结硕果(本刊讯)景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衡水地区的一个产棉大县,全县共有32个乡镇,84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44.6万人,耕地面积119.4万亩。棉花是全县工农业生产和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八四年植棉面积达33.39万...  相似文献   

15.
盐城市是全国全省著名的集中产棉市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50年代我市东台、大丰、射阳三个产棉大县和地区所属的新洋农业试验站、上冈粮棉良种场先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70年代盐城、滨海、阜宁等县相继建立了棉花原种场。随着值棉事业的发展,逐步扩充了场带队,并配备了棉花轧花场,进行棉种的三圃提纯复壮和种子加工,多数乡还建立了种子队(场),形成了以县原种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对当前的棉种更新,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来,这种良种繁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对棉花良种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市种子公司和沿海地区农科所、市经作站联合牵头,大胆设想,提出“四化一供”的新型育、繁、推联合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体系已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加快了我市良种更新速度,促进了我市的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棉花良种繁育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补贴范围。2009年,我省棉花良种补贴实行全省覆盖。 二、补贴对象。对生产中使用棉花良种的农民(含农场职工)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管理办法》和《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管理办法》,农业部组织了第三批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的申报工作。经评审认定,2006年3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和第三批全国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名单(农业部文件农垦发[2006]1号)。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简称区域)是育种科研与良种推广的纽带。它既是鉴定育种成果并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品种审定,良种繁育和推广的重要基础。70年代初,我国先后恢复了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网。多年来,区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育种科研和良种推广利用作出了贡献。在国家计委和农业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建立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5大作物部分区试基地,从而改善了区试工作的条件,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垦区棉花发展的现状,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多、杂、乱、内在品质较差。病虫害发展严重,良种繁育及配套的栽培技术不稳定,拾花的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棉花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目标,为今后垦区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