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发病情况   1998年 4月,某场饲养的 500余只鸵鸟中, 3~ 6月龄幼鸵鸟栏内 一只鸵鸟突然发病,本栏存栏 40只幼鸟,在一月前混群时进入该栏的。病鸟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在发病第二天夜晚迅速死亡。从此以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有 25只幼鸵鸟发病,发病率 62.5%,死亡 11只,死亡率达 44%。最小的 2月龄,最大的 7月龄,以 3、 4月龄最多,病程一般 4~ 5天,最长的可达 15天左右。 2临诊症状   病鸵鸟首先出现食欲下降,离群呆立,赶其到食槽边,偶见啄食而不吞咽 ,两翅散开,张口呼吸,有的出现跛行,有的头不停地摇摆,大多数病…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5):153-154
<正>河南省焦作市某鸵鸟养殖基地2013年7月末从山东省引进非洲蓝颈鸵鸟90只,9月初开始零星发病,10月21日送检,此时鸵鸟群约3月龄。该场还饲养着另外一群1周岁左右的鸵鸟132只,未见发病。1发病情况该鸵鸟群2月龄起零星出现精神不振、双翅下垂、排稀粪,采食量下降的个体。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鸟呆立一隅,精神萎靡,粪便呈黑色煤焦油状并带有少量血液和肠黏膜组织,饲喂时也会随着其他鸵鸟  相似文献   

3.
1998年 9月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某个体养殖户从青岛引进 11组共计 33只鸵鸟。 2d后发生了 1例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鸵鸟巴氏杆菌病 ,遂进行了紧急预防治疗 ,使疫情得以控制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在引进鸵鸟的第 3天 ,1只鸟首先发病 ,接着其它几只鸟也相继发病 ,5d共死亡 2只。对所有鸟进行体温测量 ,体温明显升高者达 11只 ,鸵鸟年龄均在 2岁左右。2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达 41~ 43℃ ,精神沉郁 ,羽毛蓬松 ,颈呈“S”状弯曲。不愿走动 ,离群呆立。食欲减少甚至废绝 ,饮水增加。呼吸困难 ,口腔粘膜发…  相似文献   

4.
衡阳市某鸵鸟场为了预防鸵鸟的肠道疾病 ,除雏鸟外统一用痢特灵片拌料投饲预防疾病 ,结果出现产蛋异常现象 ,现介绍如下 :1 用药情况衡阳市某鸵鸟场现有鸵鸟 50 0余只。在实施痢特灵预防期内有 1 0只鸟产蛋 ,这些鸟分 3栏饲养 ,1 ,2 ,3号栏分别饲养 4 ,3,3只母鸟 ,每天产蛋 4~ 5枚 ,非产蛋期种鸟 6只 ,后备种鸟 2 4只 ,青年鸟 ( 2月龄以上 ) 432只和雏鸟 ( 2月龄以下 ) 75只 ,均分栏饲养。为了预防鸵鸟的肠道疾病 ,今年 3月1 2日 ,该场全场除雏鸟外统一用痢特灵片(经粉碎成粉末 )拌料投饲 ,其料药比为0 0 1 5% ,青料和精料合并计算 ,即每…  相似文献   

5.
鸵鸟新城疫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黄花塘镇某鸵鸟养殖场现有鸵鸟 80只 ,其中成年鸟46只 ,4月龄左右的幼鸟 34只。近日有 5只 4月龄左右的鸵鸟发病 ,病程达 5d ,其中 1只死亡。 2 0 0 1年 1 2月 1 5日到我站就诊 ,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 0 0 1年 1 2月 1 0日 ,发现有 1只 4月龄的鸵鸟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喉头有大量分泌物 ,呼吸时发出“罗音” ,病鸟不断甩头 ,眼睛流泪 ,病程 5d。陆续有 5只发病 ,死亡 1只。用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并无好转。2 剖检病变病死鸵鸟心脏有出血点 ;肝、脾有出血斑点 ;腺胃乳头肿大、出血 ;肌胃角质层易脱落 ,角质…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鸵鸟养殖场,1996年由津巴布韦引进种鸵鸟32只,青年鸵鸟22只。到1997年5月已孵化出近200只雏鸟,其中3月龄以上的雏鸟42只。1日龄和 8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Ⅳ系苗进行首免和二免,用量为正常剂量两倍,采用滴鼻方法。在第2次免疫之后1个半月,部分鸵鸟开始发病且均为3月龄以上的雏鸟,场内种鸵鸟、青年鸵鸟和3月龄以下的雏鸟均未发病。3月龄以上的雏鸟中先后出现病鸟10只,死亡 8只,发病率24%,病死率80%。期间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未见效果,整个病程3~7d。2临床症状 病…  相似文献   

7.
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诊表现 湖北孝感某鸵鸟场于1997年建场,有种鸟70多只,购自海南.从1999年9月开始,2~3月龄的鸵鸟发病,以后大小鸵鸟陆续都发病.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29日,某鸵鸟养殖场一只5月龄鸵鸟发生一例左翅开放性骨折的病例,经手术治疗,伤口已基本愈合。现介绍如下。1病因2003年1月28日,该地区因降雨一天,鸵鸟运动场地面潮湿。1月29日,鸵鸟双翅沾有大量泥团,呈明显下垂,其中有一只5月龄的鸵鸟卧于地面时,被其它奔跑的鸵鸟踩住翅膀挣扎数次,站立起来运动时,饲养员发现该鸵鸟左翅出血,保定后检查发现左翅掌骨骨折,遂采取手术治疗。2手术幼鸵鸟保定后,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止血每2mL,预防术部感染和出血。于骨折上方约4cm剪毛,碘酊消毒,术部上方结扎止血绷带,环形切开皮肤及…  相似文献   

9.
1996年4月河北省某鸵鸟场饲养的40-50日龄的小鸟突然发生死亡,在不到一周内有10只鸟的一栏中竞有7只发病5只死亡,另有2只因不能治愈而深埋淘汰,经济损失很大。病鸟表现为精神差、停食、不愿动、缩颈  相似文献   

10.
用稻草对鸵鸟进行饲喂试验,根据增重和血红蛋白(HB)结果,A组试验鸟与对照鸟在增重上有一定差异(P<0.05),而B组试验鸟与对照鸟差异不明显.A组有一定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鸵鸟年龄偏小,对粗纤维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全形成.B组试验鸟也就是鸵鸟在18月龄以后,对粗纤维的消化功能已经完全形成,按20%~30%添加稻草饲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怀来县某鸵鸟场存栏成鸟300只,雏鸟150只,今年6月份突然发病。畜主口述:有一栋成鸟舍50只几乎全部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降低,腹泻,粪便呈水样。体温有的达40℃,死亡3只,还有几只病情较严重。用抗菌类药治疗无效,45天前注射了鸵鸟专用新城疫蜂胶灭活苗。剖检症状病死鸟喉头有出血斑和出血点,气管环出血,肌胃黏膜脱落,膜下有出血斑。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黏膜有渗出性出血,回肠和盲肠交界处出血,泄殖腔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诊断根据病鸟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为于进一步确诊,采病鸟和同群鸟血做血清学诊断。用微量法作新城疫HA和HI试验,测得30%的鸟HI效价大于11(log2),30~的鸟HI效价小于5(log2),40%的鸟在6~10(log2)之间,根据鸟的抗体效价不整齐,鸟群已受到强毒侵袭,因此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治疗 1.补液。给病鸟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肌注200毫克维生素。2.止血。病鸟肌注维生素K30毫克。3.中药辅助治疗。荆芥10克,防风10克,栀子10克,藿香10克,苍术10克,桔梗10克,茯芩5克,甘草5克,川芎5克。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鼎奇农场今年2月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鸵鸟种蛋180枚,入箱经42d孵化出雏120只,其中弱雏8只。30日龄内除死掉3只弱雏外,剩余117只均生长良好。35日龄后,小鸵鸟陆续发病,3d内80%的小鸵鸟均不同程度出现病状,并死亡3只。1 症状 鸵鸟出雏后,在孵化场附近育雏30d后转移到6km外的饲养场,转移途中小鸵鸟受凉感冒;小鸵鸟的食物一直以精料为主,玉米粉有一定程度的霉变。患鸟体温升高40℃~41℃,口腔粘膜充血,附有粘性啖液。呼吸困难,咳嗽频繁,精神沉郁,缩颈,进食较少,排带血丝稀粪便,肛门羽毛有污秽,羽毛蓬乱,不爱活动,强行驱…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始建于1995年3月,该场先后两次从美国引进种鸟42只(其中公鸟15只),经过四年的精心饲养和繁育,目前存养鸵鸟320只,其中种鸟120只,已出售种、雏鸟1200只,形成了种鸟、青年鸟、幼鸟接替发展的大好局面。在1995~1996两年时间里,有2只种鸟感染沙门氏菌病,22只雏鸟因沙门氏菌病而死亡。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先后使用抗菌素、呋喃类、磺胺类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进行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后改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收到明显疗效。 一、流行特点:鸵鸟沙门氏菌病是重要的蛋媒菌病之一。沙门氏菌对卵泡具有亲嗜性,经蛋垂直传播是最  相似文献   

14.
某鸵鸟场共饲养250余只非洲鸵鸟,自1998年11月开始零星死亡,病鸟临床表现排便不畅,粪便呈卵石状;以胃,肠消化道粘膜充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从送检的两只病死鸟鸟分离到两株细菌,经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证实两株细菌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其抗原为4,5,1,2:i:1,2。  相似文献   

15.
1997年6—7月河北省某鸵鸟场在20—80日龄的幼鸟中发生了以腿病为主的疾病。发病率高达22%,其中有15只死亡或淘汰。经诊断排除了病原感染,分析认为鸟的发病与V_(B1)、V_(B2)缺乏有关,经用V_(B1)、V_(B2)对病鸟治疗能够治愈,在饲料中添加V_(B1)、V_(B2)后病情很快得以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症状及病变 该病集中发生于20—80日龄的幼鸟中,7月初达发病高峰,每天1—2只病鸟,先后有21只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某鸵鸟场2002年冬季有雏鸵鸟100余只,其中一栏32只1~2月龄的鸵鸟因饲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善而引发支原体病,致使5只鸵鸟死亡。(二)临床症状病鸵鸟流浆液性鼻液,打喷嚏、咳嗽、有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受阻,3只病鸵鸟还出现关节肿大,行走困难。(三)剖检病鸵鸟死后剖检,气囊膜变厚、混浊,气囊膜上有白色分泌物或白色结节,有的气囊内有油状液体或白色絮状物,鼻道、气管、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增厚、有黏液,肺脏充血、水肿,有的肺脏有结节。(四)治疗(1)对病鸵鸟舍加强通风换气措施,疏散饲养密度。(2)对病鸵鸟舍的垫料彻底更…  相似文献   

17.
鸵鸟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鸵鸟大肠杆菌病是非洲鸵鸟的一种常见病,各种龄期的鸵鸟均可发生,尤其是幼龄小鸟,往往出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鸵鸟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本文简述某鸵鸟场综合防治鸵鸟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供同行参考。一、发病情况1997年3~4月间,由于连续的低温阴雨,初见刚出壳不久的雏鸟出现蛋黄吸收不良,食欲减退,进而有的瘦弱而死。接着,在15~60天龄的小鸟出现腹泻,有的还表现咳嗽。发病小鸟食欲不振,有的以死亡告终。在此期间,部分产蛋母鸟出现产蛋明显下降,甚至停产,有的产出畸形蛋。据统计,发病鸟数86只,死亡…  相似文献   

18.
非洲鸵鸟的人工饲养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雏鸟阶段(指0~3月龄)、中鸟阶段(指3月龄~性成熟前)、产蛋阶段(繁殖阶段指性成熟~产蛋)。雏鸟阶段的管理已经专文洋述;中鸟阶段(非洲鸵鸟12个月龄可达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不同形态及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鸵鸟雏鸟的全价颗粒饲粮配制提供试验论证及合理的粗纤维水平数据。选取1日龄健康的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颗粒饲料(其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雏鸟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各处理(P0.05),并且没有雏鸟死亡;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颗粒料的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5%的颗粒饲料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但该组的死亡率最高,为15.0%。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的日粮饲喂1~50日龄鸵鸟的效果好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效果;全价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鸵鸟雏鸟的粪干便秘并造成死亡,本试验表明,1~50日龄鸵鸟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  相似文献   

20.
1999年7月 ,郑州市某鸵鸟场的雏鸵鸟发生一种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传染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建于1997年 ,养殖鸵鸟300多只 ,1999年7月23日 ,该场15日龄的雏鸵鸟开始发病 ,3~4天后开始死亡 ,一天死鸵鸟少则1~2只 ,多则达6~9只 ,虽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但未见成效。2症状该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病鸵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羽毛蓬乱、体温升高、离群、喜卧 ,且大便干燥 ,病的后期有的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