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麻饼型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烟酸(450mg/kg)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酵底物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培养液中NH3-N浓度、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的降解动力学特征.体外试验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饲喂添加烟酸的麻饼型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烟酸可提高培养液NH3-N利用率;培养液中添加烟酸后瘤胃细菌N产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高于未添加组;培养液中原虫教在培养4 h时达最高值,且此时添加组原虫产量显著(P<0.05)高于未添加组;总VFA量及乙酸、丙酸、丁酸的产量随培养时间变化而呈增加趋势;但丁酸量和乙酸/丙酸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将16只30日龄体重约12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罗姆尼与新疆美利奴羊杂交公羔分为4组,分别喂以不同消化能(DE,MJ/kg)和蛋白质(CP,%)水平的日粮(DE/CP:11.92/20,11.92/14,8.6/20和8.16/14),以每15d为一研究时间段,在每时间段的第9、10和11d在第1次喂料后的第0、1、3、6和9h采取瘤胃液样品,以研究30~150日龄期间羔羊瘤胃中原虫和细菌数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羔羊瘤胃液中原虫总数、细菌总数及大杆菌、小杆菌、球菌和链球菌的数量是随动物日龄而不断增加的,原虫在150日龄达69万~101万个/ml(30日龄时为12万~19万个/ml),细菌总数达147亿~234亿个/ml(30日龄时为82亿~123亿个/ml),原虫的增量大于细菌的增量。在135日龄后原虫和除大杆菌外各种细菌的数量都已基本稳定。日粮中可消化能水平主要影响瘤胃液中原虫的数量,而对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瘤胃液中原虫和除大杆菌外各种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烟酸、烟酰胺合成的影响。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阉公牛作为瘤胃液供体,选用淀粉、微晶纤维素、酪蛋白3种成分配制成相同粗蛋白质水平(13.5%,DM)和不同精粗比(30:70、50:50、70:30,DM)的3种纯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应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量法进行培养发酵并测定产气量、挥发酸及发酵液中烟酸、烟酰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精粗比可极显著降低发酵液pH、乙酸/丙酸摩尔比、乙酸摩尔比(L,P<0.01),显著降低氨态氮浓度(L,P<0.05),但却极显著增加72 h产气量、总挥发酸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比(L,P<0.01)。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瘤胃发酵液中总烟酸(烟酸+烟酰胺)、烟酰胺浓度在24和48 h均呈线性增加(L,0.050.10)。由此得出,日粮精粗比可改变活体外瘤胃发酵模式和影响瘤胃微生物合成总烟酸和烟酰胺,且随日粮精粗比的上升,瘤胃合成总烟酸、烟酰胺的数量呈线性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6.
添加烟酸条件下绵羊瘤胃发酵底物降解动力学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通过体外试验,添加450 mg/kg烟酸,测定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培养液中NH3-N浓度、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的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烟酸可提高培养液NH3-N利用率;培养液中细菌N、原虫数、总VFA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随采样时间变化而呈不同的动力学变化趋势;但乙酸/丙酸值则不受采样时间变化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4只瘤胃瘘管山羊为试验动物,研究碳水化合物结构对山羊瘤胃发酵、原虫种群结构及吞噬速率的影响。设置精粗比为10∶90、30∶70、50∶50、70∶30的4种日粮(A、B、C、D组),其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为54.87%、44.23%、33.72%、23.23%。采用4×4拉丁方设计,使用荧光标记细菌技术测定原虫吞噬细菌的速率。结果表明:日粮结构影响瘤胃发酵,以B组微生物活力较强、NDF降解率较高、pH也相对稳定;原虫吞噬速率与日粮NDF含量间呈三次方曲线关系(Y=-0.183065X2-0.003092X3+467.117113,R2=0.86795)。吞噬速率与细菌(原虫)密度呈负(正)相关关系,方程为Y=445.514-3.078X1+1.864X(2R2=0.839、Y为吞噬速率;X1和X2为细菌和原虫密度)。日粮结构显著影响原虫种群结构,内毛虫和等毛虫随NDF含量降低而增高,而双毛虫和头毛虫则相反。内毛虫与双毛虫和头毛虫的吞噬速率分别为361.9、606.3个/h和607.5个/h,种属间差异显著,但不同种属吞噬速率随日粮结构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日粮结构可以引起瘤胃发酵状态的改变,从而影响原虫种群结构和吞噬速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XYL)和木聚糖酶(BS)对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和数量的影响。将20头体重为(540±6.2)kg荷斯坦公牛按2×2因子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XYL+组(基础日粮+2 g/d XYL)、BS+组(基础日粮+5 g/d BS)与XYL+BS组(基础日粮+2 g/d XYL+5 g/d BS)。结果显示:添加XYL,瘤胃pH不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摩尔比、乙酸/丙酸值增加(P<0.05);氨态氮浓度降低(P<0.05);纤维分解酶活性、总细菌和主要纤维分解菌数量提高(P<0.05)。添加BS,瘤胃p H不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摩尔比增加(P<0.05);氨态氮浓度、纤维分解酶活性与菌数量不受影响。对瘤胃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嗜淀粉瘤胃杆菌与原虫数量,XYL与BS互作效应显著(P<0.05)。综上可知,XYL和BS均能改善瘤胃发酵,且二者共同添加对淀粉和蛋白分解菌的生长与酶活性的提高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旨在观察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细菌及瘤胃和血浆中内毒素及组胺含量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四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以逐渐增加日粮精料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分别利用pH动态监测记录系统和滚管培养法测定瘤胃pH、瘤胃细菌总数、淀粉分解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浓度;以鲎试验试剂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内毒素和组胺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日粮NFC/NDF比为2.58时,瘤胃内组胺和内毒素的浓度明显增加(P0.05),坏死梭形杆菌和淀粉分解菌的数量也显著升高(P0.01)。内毒素、组胺和坏死梭形杆菌三者浓度的异常增加对SARA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豆寡糖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寡糖对绵羊瘤胃细菌总数、纤维分解菌数、甲烷产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的影响.选用9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灌注占干物质采食量(DMI)1.2%、0.6%和0.0%的大豆寡糖.细菌和纤维菌的计数采用Hungate的滚管法;甲烷菌的计数采用最大可能计数法进行;原虫计数采用血球计数室计数法.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寡糖提高了瘤胃纤维分解菌的数量,降低了甲烷产生菌的数量.这表明大豆寡糖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有利于中性洗涤纤维(NDF)在瘤胃内的降解和减少饲料能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以麻饼——玉米型日粮为培养底物及瘤胃液供体动物日粮,试验用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体外试验按不同烟酸添加剂量分为13个试验组(0,50,15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mg/kg),每个试验组4个重复。在培养24h后,测定培养液中NH3-N、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用以确定在该氮源日粮条件下,添加烟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并对烟酸最适添加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麻饼型日粮来源培养底物中,最适烟酸添加范围为450~500mg/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游离棉酚对绵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6只健康的、体重50 kg左右的内蒙古半细毛绵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绵羊日粮中不添加棉酚,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10 g/kg的游离棉酚.试验预试期15d,正试期10 d.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0.10 g/kg游离棉酚,对绵羊瘤胃pH、干物质降解率和瘤胃发酵类型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h时,试验组绵羊瘤胃氨氮(NH3-N)浓度显著提高(P<0.05),饲喂2h和4h时,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绵羊瘤胃细菌(P<0.01)、纤维分解菌(P<0.05)和原虫(P<0.01)的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但真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瘤胃细菌、纤维分解菌和原虫可能在提高反刍动物对游离棉酚的耐受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瘤胃微生物组成、日粮与饲料消化率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栖息着复杂、多样、非致病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瘤胃细菌、厌氧真菌和瘤胃原虫,还有少数噬菌体.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09~1010个细菌和105~106个瘤胃原虫,瘤胃中厌氧真菌的数量较少.经过长期的适应和选择,微生物和宿主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系统中.反刍动物的种类、日粮都会导致瘤胃微生物的不同,反之不同的瘤胃微生物又会影响瘤胃对饲料的消化率.因此,对瘤胃微生物的研究,希望更多地掌握反刍动物种类、日粮和微生物及饲料消化率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饲料、调控瘤胃微生物从而提高饲料消化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荧光光度法在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荧光光度法研究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集瘤胃液以获取瘤胃原虫和细菌,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细菌的荧光强度为主要测定指标,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作用.结果表明,DAPI标记的瘤胃细菌浓度与其荧光强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995 2).在日粮粗精比为7:3的条件下,徐淮山羊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为370.89 cells/(cell·h),瘤胃内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吞噬量在60 min达到饱和,其最大吞噬量为370,89 ceIls/cell.结果提示,荧光光度法可应用于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体外法研究豆粕型日粮添加烟酸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培养底物及瘤胃液供体动物日粮为玉米 -豆粕型日粮 ,实验用瘤胃液来自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 ,体外实验按不同烟酸添加剂量分为13个试验组 (0、50、15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mg/kg) ,每个试验组4个重复。在体外培养24小时后 ,测定培养液中NH3-N、瘤胃细菌N产量、原虫数量、总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 ,用以确定在该氮源日粮条件下 ,添加烟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并对烟酸适宜添加范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豆粕型日粮来源培养底物中 ,烟酸适宜添加范围为450~600mg/kg。  相似文献   

17.
不同添加剂和日粮类型对黄牛瘤胃原虫计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莫能霉素、盐霉素添加剂和自制的复合营养舔(饲)块饲喂本地黄牛,研究其对瘤胃原虫(Rumen protozoa)计数厦瘤胃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牛日粮添加莫能霉素、盐霉素使瘤胃原虫数减少,而补喂舔(饲)块使原虫数增加。同时发现,喂稻草型日粮时,黄牛瘤胃原虫计数较放牧时少。研究我国养牛条件下原虫的作用对牛饲料添加剂、瘤胃调控制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食作用是降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重要因素。提高瘤胃内容物的稀释率可以减少原虫对细菌的吞食作用及微生物的维持能量需要,因而瘤胃水平衡对于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瘤胃内水的来源与去路及影响水平衡的因素,探讨根据瘤胃水平衡测定绵羊唾液分泌方法;(2)研究瘤胃内灌注人工唾液对瘤胃液体平衡、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瘤胃液稀释率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3)探讨在生产实际中,调控瘤胃水平衡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RDPB,g·kg-1 DM)对瘤胃发酵、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美国Ankom产气系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配置6种不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日粮,分别为日粮1(-20 g· kg-1 DM),日粮2(-10 g· kg-1 DM),日粮3(0 g· kg-1 DM),日粮4(10g·kg-1DM),日粮5(20 g·kg-1 DM)和日粮6(30 g· kg-1 DM),每组2个重复,培养期为24 h.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6种类型日粮发酵液的pH、乙酸/丙酸、产气量和CH4产生量表现为日粮3(P<0.01)或日粮4(P<0.01)值最低.(2)挥发性脂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氨氮的浓度随着瘤冒降解平衡值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改变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可以影响瘤胃发酵.而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对总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原虫数量无显著影响.(3)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平衡值影响不同时间点甲烷的浓度和24 h甲烷产量.其中以日稂4(P<0.05)甲烷总产量最低.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改变日粮RDPB影响了瘤胃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总产气量、CH4产生量,综合考虑其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体外产气条件下适宜的RDPB水平为0~10g·kg-1 DM.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荧光染色标记细菌(fluorescence labeled bacteria,FLB)技术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试验设置精粗比为30:70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原虫吞噬细菌速率为207个/h,换算为细菌N为1.118pgN/h;而每头羊由原虫在瘤胃内循环中带出的细菌N损失为53.654mgN/d,或者细菌蛋白损失为0.335gPr/d。结果证明,荧光染色标记细菌技术可以应用于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速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