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民族传统饮品慕萨莱思酒及其特殊的酿造葡萄"和田红"为材料,采用乙醇提取、浓缩、纯化再浓缩的方法,研究多酚类物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慕萨莱思酒中多酚分布规律为酒泥酒上清液,酒泥中多酚含量为6.28%;原花青素分布规律为酒泥酒上清液,酒泥中原花青素含量为4.59%;黄酮分布规律为酒泥酒上清液,酒泥中黄酮含量为0.47%;花色苷分布规律为酒泥酒上清液,酒泥中花色苷含量为0.000 2%。慕萨莱思的酿造葡萄"和田红"中多酚分布规律为籽果皮果肉,"和田红"葡萄籽中多酚含量为0.166%;原花青素分布规律为籽果皮果肉,"和田红"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为0.064%;黄酮分布规律为籽果皮果肉,"和田红"葡萄籽中黄酮含量为0.038%;花色苷分布规律为籽果皮果肉,"和田红"葡萄籽中花色苷含量为0.012 8%。该研究为阐述"和田红"葡萄和慕萨莱思酒的营养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首次对我国(包括台湾)果梅108个品种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可食率及鲜核重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平均为19.58g±6.24g,集中分布在15.01~20.00g与20.01~25.00g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7.44%±1.13%,大多数分布在6.01%~7.00%与7.01%~8.00%的偏低范围内;总酸含量平均为4.74%±0.95%,绝大部分品种资源分布在3.01%~7.00%之间;可食率的平均值为87.97±3.40%,在85%以上的品种数占80.36%;鲜核重平均为2.23g±0.61g,大多数分布在1.51~2.00g和2.01~2.50g之间。首次提出了这些性状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果梅资源的研究利用及育种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5个桃树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重金属铅(Pb)、镉(Cd)、铬(Cr)和铜(Cu)在桃树体不同部位上的分布水平及状态。结果表明:Pb分布为果实<树干韧皮部<结果枝韧皮部<叶片;Cd为果实<叶片<树干韧皮部<结果枝韧皮部;Cr和Cu分布为果实<结果枝韧皮部<树干韧皮部<叶片。果园土壤中Pb、Cd、Cr及Cu的含量水平分别为18.637、0.408、62.595、15.728 mg/kg。相对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果实中各元素的平均累积比率(果实/土壤)大小依次为:Cr相似文献   

4.
<正>1草莓根系生长特性1.1根系分布草莓为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浅,大部分集中于0~30 cm的土层内,20 cm以下的土层,根系分布明显减少。分布深度与品种、栽植密度、土壤质地、耕作层、温度和湿度等有关。在密植、耕作层深、土壤疏松时分布较深。1.2根系形成草莓根系是由新茎和根状茎上发生的不定根组成。首先从根茎上发生直径为1~1.5 mm的一次根,一般20~35条,多时达  相似文献   

5.
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法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受威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以及保护区功能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兰科植物48种,其中地生兰31种,附生兰15种,腐生兰2种;2)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具有热带分布向温带分布过渡的特征;3)研究区兰科植物种群密度不高,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水平分布呈现5个不同程度的热点区域,垂直分布以海拔700~1100m较为集中,符合“中域效应”理论分布特征;4)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差异大,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5)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需加强对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张睿  朱巍 《吉林蔬菜》2010,(6):93-94
<正>蒙古栎(Querusmongolica),也称柞树,为壳斗科、栎属。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各地,朝鲜、日本、蒙古及苏联亦产之。在我国垂直分布在大、小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酸枣根系对不同气候的适应规律,本试验以从山东沿海到新疆自然水分等级梯度下同年生长的野生酸枣为原材料,对其根系分布特点及活力特征进行试验探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根系分布各有特征,垂直地面方向:烟台地区酸枣根系主要分布在0~0.2m的土壤内;赞皇县主要分布在0~0.4m土壤内;宁夏主要分布于0~0.6m土壤内;吐鲁番地区的根系分布与烟台地区分布特征类似,但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黑龙江省香鳞毛蕨种群结构,在2011年6月对大兴安岭呼中区、欧浦县、伊春市红星区、五大连池景区二三池、南北泉和牡丹江市宏伟村6个天然种群分布地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种群密度最高为4.78株·m~(-2),最低为1.56株·m~(-2),不同分布地种群密度均较低;空间分布格局调查表明其均为聚集分布,并且聚集程度很低;种群年龄结构虽有较大差异,但均呈现以2~4龄期为中心的偏正态分布,且1~4龄期数量最大,在5~9龄期数量较少;大于4龄期时数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等表明幼龄期存活率低,3~4龄级死亡率高,累计达到80.93%,种群个体最大年龄为9龄左右;种群存活曲线趋势相同且均为Deevey C型。说明,6个天然种群分布地的香鳞毛蕨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种群扩展能力不强,能够进行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林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前后林木直径和树高分布均服从于Weibull分布,间伐后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明显减小,中大径级比例明显增加;抚育间伐前后,蒙古栎林在多数尺度上都表现为集群分布,但抚育间伐后其聚集程度明显下降;取样大小对蒙古栎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影响,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蒙古栎林的聚集程度逐渐下降,逐渐向随机分布转化。综上,抚育间伐使蒙古栎林的林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对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生境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兰科15属22种,占河北总属和总种数的71.43%、78.57%,以陆生型为主(19种,86.32%),有国家Ⅱ级保护兰科6种,濒危3种,易危2种,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区内兰科植物种类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为小莲花池、百草洼和大坑,分布集中的海拔为1300~1800m;区内兰科除角盘兰外,其余均在林下有分布,有9种兰科分布在疏林或草地,腐生兰主要分布在华北落叶松林中;本研究对现有的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147个辽宁休闲农业示范点,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最近邻比率、核密度强度分析和空间热点分析等方法,对辽宁休闲农业空间特征和影响要素进行探究,从而了解辽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的现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分布规律,以期对辽宁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土地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农家乐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沈阳;观光农业园和休闲农庄在地区分布上差异显著,在辽东地区分布较为稀少,在辽南地区分布较多,休闲渔业和民俗文化园在沿海地区分布较多;辽宁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平均最近邻比率为0.68,分布模式为集聚型,各类型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各地市发展结构差异显著。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大连和营口,而盘锦的大洼区、丹东东港地区、锦州和抚顺地区的分布密度低于平均值。综上所述,辽宁5类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呈现集聚型分布,局部有明显差异;其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与交通网络分布、水系网络分布、社会经济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香梨冠内光照分布及其果实品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  张凯丽  张琦 《北方园艺》2015,(21):11-14
以长势一致正常结果的疏散分层树形香梨树为试材,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在不同层次、方位分成1.0m×1.0m×1.0m立方体,测量不同部位的相对光照强度,成熟期测定不同部位的果实品质,探讨了香梨冠内光照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下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疏散分层树形的香梨树冠内光强分布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光照强度递减;不同垂直层次与其相对光强呈显著正相关;果实质量在冠内分布与光强分布相吻合,光照强度越大的部位果实质量越好;在香梨光饱和点内,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苷含量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升高,有机酸随光照强度增大而降低;下层果实光照较上中层弱,果实成熟度低,因此下层果实叶绿素含量较上中层高。  相似文献   

13.
正爵床科为泛热带分布的大科,种类繁多,拥有约250个属4000多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很多种类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68属300多种;形态多样,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且花冠、苞片形态变异大;分布范围广,森林、荒漠、郊野、甚至红树林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4.
<正>1日光温室光照的分布与变化日光温室里不但光照明显低于自然界,而且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上也与自然界有很大的差别。1)日光温室光照的垂直分布。越靠近薄膜越强,向下递减,递减速度比室外大,靠薄膜处相对光强为80%  相似文献   

15.
覆膜和钾肥对马铃薯铁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和钾肥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体内铁的浓度、吸收累积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全株、叶、茎、块茎中铁的浓度从苗期到成熟期呈波浪式变化;铁的累积量在整个生育时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均在块茎膨大期达到峰值;而铁素在马铃薯体内的分布情况表现为:前4个时期在各个器官中分布的顺序为叶>茎>块茎,到成熟期表现为茎>叶>块茎.覆膜对叶中铁的分布有减小的作用,即它能增大茎和块茎中铁的分布,随着生育时期的向前推进,块茎中铁的分布明显增大,它对块茎中铁的累积也有一定的增大效果;钾肥在成熟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能在一定程度增大铁在块茎中的分布,但是此二因素对马铃薯体内铁的影响作用均未达到一定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杏制汁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凯特×新世纪、巴旦×凯特杂交组合的F1代群体111个株系及凯特、金太阳、山农凯新1号、山农凯新2号等9个杏品种果实为试材,探讨了制汁用杏相关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同一杏品种(株系)单果质量不同,出汁率亦有较大差异;(2)在本试验测定的性状中,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出汁率的分布频率呈偏态分布,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分布频率呈离散分布;(3)根据各个制汁相关性状的分布特点,初步提出了制汁用杏的评价标准,其中一级标准为单果质量≥50g、出汁率≥64.5%、可溶性固形物≥12%、单宁含量<0.91mg/g、维生素C含量≥0.09mg/g、糖酸比为3.33~3.98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09%~7.88%,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70g、出汁率≥67%、可溶性固形物≥15%、单宁含量<0.91mg/g、维生素C含量≥0.12mg/g、糖酸比为4.15~4.80且可溶性糖含量为8.12%~11.11%。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起源中心,猕猴桃属54个种中有52个种为中国特有分布或中心分布。笔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科研成就;综述了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发掘和生物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介绍不同时期我国选育的主要猕猴桃品种;简述了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发展,展望了猕猴桃产业及科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8年生嫁接早实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剖面观察法,调查间作条件下不同深度根系的田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核桃根系在田间分布数量较多,其中以粗度2mm以下的吸收根为主;根系在田间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于10~60cm土层,20~40cm土层中根系分布数量最多,表现为随深度下降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根系在田间水平分布上随距树干距离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为减缓间作作物与核桃树体间的肥水竞争强度,间作作物种类选择应以根系分布深度在20cm以内的浅根作物为宜,并应采取深施肥水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月对月季茎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c)等6种指标分析,确定了该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单个个体;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是由某些环境因素如气候、植株生长状况、品种抗虫性等原因所致;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7 a生北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在辽南地区棕壤条件下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以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较大,矮丛越橘较小;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以1~3 mm的根系最大,其次为≤1 mm的根系,大于3 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根长密度以北村、斯卫克、康维尔较大,北陆、美登较小;不同径级根系根长密度占总根长密度的比例以≤1 mm根系最大,其次为1~3 mm的根系,大于3 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5个越橘品种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深度在30~40 cm以内,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其中康维尔和北村集中分布在0~10 cm土层中,美登集中分布在10~20 cm土层中,北陆和斯卫克在0~20 cm土层内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