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一、超级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内涵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因此,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的内涵可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相似文献   

2.
正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其内涵可简洁地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一、品种选择选择超级稻品种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因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国内关于水稻和超级稻高产栽培的基本生物学规律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经验,提出了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并论述和讨论了“三定”栽培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指出超级稻品种有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超级稻产量表现不同。生产上应按照超级稻的种植区域,以确定适合的栽培目标产量,采用与目标产量相一致的定量化栽培技术和群体发育调控技术,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超级稻生产。  相似文献   

4.
浅谈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即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技术原理水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原理是:(1)因地定产(定产),即根据种植区域的不同确定水稻生产的目标产量;(2)依产定苗(定苗),即根据区域目标产量确定栽插密度的基本苗;(3)测苗定氮(定氮),即在区域平均法计算氮肥肥用量的基础上,根据水稻苗情确定田间尺度的氮肥用量。1.定产区域目标产量根据根据种植地点多年的水稻产量水平确定,一般在前3年区域平均稻谷产量的基础增15%左右。  相似文献   

6.
由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超级杂交稻“三定”是指(即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三定"栽培是以高产定型群体的各项指标为目标,以高产群体的动态生理指标为依据,对水稻各生育时期及各器官发育做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保证高产群体和目标产量的实现。也称为:定产量目标、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施水稻"三定"栽培试验,掌握水稻"三定"栽培的增产效果及技术特点,为今后推广水稻"三定"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三定"栽培和对照两个处理,"三定"栽培处理按"三定"栽培技术进行施肥管理,对照处理按常规栽培法进行。【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栽培技术的共同实施,根据目标产量,"三定"栽培处理比对照处理,早造增产51.0kg/667m~2,增产率9.0%,晚造增产48.8kg/667m~2,增产率8.3%,增产率均达到了8.0%以上,达到了原预定目标,实现了定产、定苗、定氮"三定"目的,水稻"三定"栽培获得了良好收益。【结论】应用"三定"技术栽培水稻比常规栽培具有增产增收、省肥节本、减少环境污染的良好效果,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广大种植农户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三定”栽培技术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稻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三定"栽培技术,于早晚稻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定栽培水稻生长比较平稳,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 针对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特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氮肥的科学施用,群体的合理控制(定苗),病虫的有效防治。其中,氮肥施用是超级稻生长发育调控的核心,掌握了氮肥施用的科学方法,也就掌握了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测苗定量施肥。  相似文献   

11.
小麦适宜的播量是根据基本苗确定的,确定基本苗即“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蘖,以蘖定苗”。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三定"栽培技术是以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简称"三定")而形成的一套以精量播种、宽行匀植、平衡施肥、干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集成体系。2012年,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实施三定栽培试验示范,实施面积800.3 hm2,总产698.9万kg,增产幅度达10.4%,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养分限制因子试验对单季稻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多点单季稻养分限制因子试验验证得出,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采用“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的方法来确定肥料用量基本可行,但用测定土壤养分的方法来确定氮、磷、钾肥用量更切合实际。建议用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结合目标产量法来确定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1,(14):25
平衡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特点、栽培习惯、生产水平等条件,确定目标产量,提出氮、磷、钾的最佳配比,同时根据土壤情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水稻"三定"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结合我镇开展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我站在淇滩镇三壶村开展了水稻"三定"栽培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当地生产情况下,如何定产、定苗、定肥,从而不浪费肥料,不污染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果表明:以C处理产量最高,效果最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的栽培特性与调控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我国超级稻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栽培特性”的概念,论述了超级稻至少必须具备的4个方面的栽培特性:(1)高成穗率和分蘖穗在穗数构成中的罪状高比例;(2)具有通过增大个体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有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有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在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量,并使其在关量物质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同时在生育后半期,茎鞘物质有明显的再累积现象,呼呈栽培和育种工作者要协同努力,使这些特性得到切实的塑造和改良,使超级稻尽快应用于生产,同时,从进一步提高早发度、提高茎蘖成穗加强后期营养街个方面,提出了超级稻的栽培和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水稻“定产定氮”节氮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氮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氮素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大幅度节氮施肥是解决途径。本文在水稻"仿森栽培"实践的基础上,试图将地力差减法定氮引入到移栽水稻大幅度节氮施肥技术中,使之规范化,具体对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等参数的取得及确定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常规"定产定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强调科学施肥必须以高利用率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地力差减法在黄粘泥土玉米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的配合施用与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化肥利用率、玉米主要经济性状都有直接的影响。在掌握当地土壤的空白田产量、平均实际产量等数据条件下,可望的目标产量与对应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有确定的数量关系。在产前做到“因土定产,因产定肥”,达到计划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肥条件对超级稻珞优8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密肥生态条件下超级稻珞优8号的生长及高产群体的结构特征,为超级稻的栽培调控和群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早季,以超级稻珞优8号为材料,进行4个抛栽密度48万株/ha(A1)、60万株/ha(A2)、72万株/ha(屯)、84万株/ha(A4)和2个施氮水平150kg/ha(B1)、225kg/ha(B2)试验,生长期内调查超级稻茎蘖动态,并进行干物质测定及成熟期穗粒结构调查等。【结果】超级稻珞优8号在不同施肥量及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产量差异,以抛栽密度48万株/ha(A1)、施氮水平150kg/ha(B2)组合的综合效益最佳。【结论】生产中,通过适宜抛栽密度、合理施用氮肥和采用“好气灌溉”调节水分是超级稻获得高产的重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氮代谢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栽培方法对稻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栽培方法对湘早籼29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栽培改良I与习惯栽培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水稻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蛋白水解酶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提高糙米全氮、蛋白氮的含量与籽粒蛋白质产量,其中全氮含量提高了17.86%,蛋白氮提高了17.96%,籽粒蛋白质产量提高了29.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