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锯缘青蟹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日,梭子蟹科,青蟹属。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6.5~33,生长适温范围为15~31.5℃。青蟹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汉沽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盐碱池塘以养殖青蟹为主,适当放养南美白对虾,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6.5‰~33‰,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为15.0℃~31.5℃。锯缘青蟹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天津市汉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盐碱池塘以养殖锯缘青蟹为主,放养适当的南美白对虾,既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俗称青蟹,属梭子蟹科、青蟹属,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海域,喜栖息在江河溪海汇集口、海淡水缓冲交换的内湾,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海水蟹类。在我国,青蟹的养殖水域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浙江等沿海地区,其中,以浙江省三门青蟹、广东省汕头牛田洋青蟹较为有名。青蟹的人工养殖模式主要是池塘养殖,采取单养或者与海水鱼、对虾等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锯缘青蟹养殖得到了很大发展,养殖的水面主要集中在盐度适宜的潮间带水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口地区的众多低盐度水域亟待开发。由于青蟹耐低盐能力较强,因此可作为低盐度池塘养殖的开发对象之一。本试验就是为了探索出一套可在低盐度条件下养殖青蟹的实用技术,以便指导低盐度地区发展青蟹养殖业。现将2000~2001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锯缘青蟹养殖在浙江省得到了很大发展,养殖的水面主要集中在盐度适宜的潮间带水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省河口地区的众多低盐度水域急待开发,由于锯缘青蟹耐低盐能力较强,因此可作为低盐度池塘养殖的开发对象之一。本试验是为了探索出一套可在低盐度条件下养殖锯缘青蟹的实用技术,以便指导低盐度地区发展锯缘青蟹养殖业。现将2000年~2001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地址在松门镇淋松塘原淡水鱼养殖基地,每口塘面积3亩,选择邻近海塘便于取海水的3口塘作为本试验用塘,分别为1号塘…  相似文献   

6.
低盐度虾蟹混养高产高效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丽珍  汤瑜瑛 《水产养殖》2005,26(2):36-36,6
嘉兴市毗邻杭州湾,有25万余亩的沿海低盐度养殖水域,表层海水常年盐度4%o~10‰,温度4~29℃。我们于2002年起开始研究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脊尾白虾与青蟹在低盐度水体中的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艺 《科学养鱼》2023,(1):75-77
<正>拟穴青蟹又称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沿海地区。2020年,福建省青蟹养殖面积约为6万亩,主要养殖模式以池塘养殖为主。近年来一蟹一盒的“蟹公寓”养殖模式有所发展,解决了池塘养殖条件下青蟹互相残杀、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和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但目前仅限于育肥、育膏、软壳蟹养殖等阶段。国内外学者关于盐度变化对青蟹存活的影响、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研究,而盐度对青蟹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选育耐低盐品种拟穴青蟹(青蟹)“东方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拟穴青蟹相比,成蟹体重提高15.2%,适宜水温为18~28℃,可在盐度为3以下的人工可控水体中养殖。现将拟穴青蟹低盐度综合种养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地点为上海良星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周边环境无污染,水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规定。从中选取试验稻田两块,分别编号1#、2#,面积分别为12、11亩。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锯缘青蟹ScyllccSerratoc(Forskal),简称青蟹,俗称蝤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蟹,自然海区最大个体可达1千克以上。青蟹分布于日本相模湾以南,及中国台湾省达印度太平洋、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港湾及沿岸红树林沼泽地。在我国盛产于长江口以南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等沿海。青蟹喜栖于潮间带泥滩或泥沙底的滩涂上,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食小贝、小鱼、小虾。青蟹养殖适应盐度7.2‰~33.0‰,最适为13.7‰~26.9‰;适温范围5~35℃,最适生长水温18~25℃。…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娇 《齐鲁渔业》2013,(12):33-34
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养殖区虾池大都是围垦地,每口池塘面积多为2667~6667m2(4~10亩),少数搭盖简易温棚。水源为九龙江下游半咸水,盐度在2~20之间,涨潮进水,退潮排水。以前养缢蛏、锯缘青蟹、鱼、虾,以缢蛏、锯缘青蟹为主。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的价格较高,养殖户逐渐改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11.
于忠利  刘健等 《海洋渔业》2001,23(3):126-128
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盐度为0、3.38‰,6.76‰,13.52‰,16.9‰条件下锯缘青蟹由二期幼蟹至六期幼蟹的生长变态情况,初步结果表明:青蟹幼蟹在变态为四期幼蟹之前,对环境盐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盐度低于10‰,将延长其变态周期和降低成活率;四期幼蟹以后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此阶段适当降低盐度,钭有助于缩短其蜕壳周期。  相似文献   

12.
本对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保持水温26℃,光照强度500lux,幼体密度30个/L,并保持不投饵条件下,处于盐度为28、pH值为8左右的早期幼体具有较长存活时间。本着重探讨了培育盐度及pH值对锯缘青蟹早期幼体存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在崇明地区进行锯缘青蟹养殖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于2004年~2005年进行了两年养殖试验,试验中分别对不同池塘面积、盐度、放养密度、饵料种类等进行比较,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养殖锯缘青蟹的实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属,为甲壳纲、梭子蟹科、青蟹属动物。其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虫寻、蝤蛑。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珍贵的水产品之一。锯缘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省沿海。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极为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尤其是交配后性腺成熟的雌性蟹(红虫寻、膏蟹)有海中人参之美誉,是产妇、老幼和身体虚弱者的高级滋补品,蟹壳可制成甲壳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锯缘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欢寻食小杂贝、小杂螺、小杂鱼、小杂虾及小杂蟹等。锯缘青蟹又是广盐性的海产蟹,其养殖的适宜盐度为7‰~33‰,最适是10‰~20‰,…  相似文献   

16.
锯缘青蟹蜕壳不遂是影响青蟹养殖最为严重病害之一,经过养殖生产观察分析及防治试验,认为该病主要由水环境突变(如:池水盐度突变)、病菌感染引发,蜕壳不遂也与青蟹特殊生理特性有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锯缘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因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青蟹易于养殖,具见效快和市场容量大等优势,已成为我省和长江以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养殖苗种深受自然苗种丰歉制约,因此人工解决青蟹苗种是大面积发展青蟹养殖的根本途径。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解决青蟹生产性育苗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笔者于 1999~ 2000年在温岭市龙王水产开发公司和温岭市海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青蟹人工苗中间培育的研究,两年间共投入中间培育的大眼幼体 864.2万只,培育出稚蟹 (C3~ …  相似文献   

18.
青蟹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天气、水温、水质及盐度的突变,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害生物的侵袭,环境污染,饵料变质不新鲜等,都有可能使青蟹患上疾病。随着青蟹养殖规模扩大及养殖时间的推移,青蟹的病害已被养殖者及研究人员所认识和重视。现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1.饱水病发病青蟹的步足基节和腹节的部位显水肿状。发病原因是突降暴雨后,池水突然变淡,导致青蟹的生理机能失调而引起。治疗方法:①保持养殖池水的盐度在适当范围内。②及时捞除病蟹,分开饲养,以免疾病的相互传染。③暴雨以后及时排掉池中的上层淡水或泼洒…  相似文献   

19.
影响锯缘青蟹溞状幼体成活率的多因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新 《河北渔业》2008,(11):38-4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强度、换水量和抗菌素用量4个因素对锯缘青蟹幼体从Z1变态至Z3的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锯缘青蟹Z1-Z3期潘状幼体成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光照强度〉盐度〉换水量〉抗菌素用量,对锯缘青蟹Z2-Z3期潘状幼体变态时间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盐度〉光照强度〉抗菌素用量〉换水量.并得出培育锯缘青蟹前期潘状幼体的最佳条件为:盐庹为25‰;光照强度为170lx;换水量为1/3;抗菌素的用量为0.5×10^-6。在此条件下,54%的锯缘膏蟹幼体可以从五变态至Z3。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强度、换水量和抗菌素用量4个因素对锯缘青蟹幼体从Z1变态至Z3的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锯缘青蟹Z1-Z3期潘状幼体成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光照强度〉盐度〉换水量〉抗菌素用量,对锯缘青蟹Z2-Z3期潘状幼体变态时间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盐度〉光照强度〉抗菌素用量〉换水量.并得出培育锯缘青蟹前期潘状幼体的最佳条件为:盐庹为25‰;光照强度为170lx;换水量为1/3;抗菌素的用量为0.5&#215;10^-6。在此条件下,54%的锯缘膏蟹幼体可以从五变态至Z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