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秦京管道因混输冀东原油后秦皇岛——迁安管段输量下降16%,造成输油设备与运行工况不相匹配,出现节流损失大、能源浪费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制定了秦京管道混输后的近期和长期优化运行方案。该方案实施效果表明,优化运行方案科学合理,目的性明确,管道运行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
针对秦京管道输量、输送介质、工艺流程改变及设备的配套更新,原有水击保护方案已不适合当前运营要求的问题,从输油管道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入手,实施技术改造,以完善水击压力保护方案,真正实现压力调节加三级保护.仿真系统验证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方案能够实现对秦京管道瞬变过程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临邑首站输配现状,从给油泵、原油混输工艺流程及混输配比调节等方面提出了临邑首站原油混输的具体改造方案及相关控制要求.实践混输运行表明,改造后的混输系统有利于稳定原油性质和提高管道输送效率.  相似文献   

4.
秦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秦京输油管道处在接近于生产规程规定的最低输量状态下运行,流动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针对缺少定量评价结果的情况,利用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凝管概率计算软件,评价了秦京输油管道在当前输量和生产规程规定的允许停输时间下停输再启动的安全性,并提出在不同站间合理分配安全裕量的建议,探讨了基于流动安全性评价结果,分站间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配置的可行性。秦京输油管道全线大部分站场在全年大多数月份安全性良好,可以考虑通过降低进站温度或延长允许停输时间等方法合理分配安全裕量,为秦京输油管道在保障流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输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赵堂玉 《油气储运》2015,(4):400-402
基于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运行现状,分析了该管道管输过程中混油及分馏油的产生、处理方法,指出部分地区分馏油处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因,根据管道目前的运行现状和销售油库的管理状况,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混油处理措施,包括完善汽车装卸车等储运配套设施,与高品号油品掺混后销售,优化拔头装置操作流程,解决拔头装置的设计问题,寻求政策支持,综合考虑现场实际和经济效益确定混油处理方案等,以期提高管输周转量并有效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仕章  蒲家宁 《油气储运》2002,21(10):22-27
在管道顺序输送成品油过程中,随着混油段的移动,管内输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某时刻管道的输量将由各站间供能(开泵方案),耗能(沿程阻力)以及高程决定,使用优化模型,研究了以寻求最大输量为目标的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问题,给出了计算实例,旨在获得运量多,混油少以及能耗低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管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于金广 《油气储运》2013,32(2):157-161
为了解决鲁皖成品油管道无法单纯依靠末站进行全部混油回掺处理的问题,根据管道混油的运行规律,以及对增设混油设施站场选择、运行方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建设蒸馏装置、混油外输等方式进行经济对比,提出了在管道末段中间站增加混油处理设施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中间站混油处理设施,管道混油增量较少,混油回掺量增大,提高了成品油管道混油回掺处理的能力及灵活性,更有利于管道的优化运行,且5~7年后即可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8.
张强  宫敬 《油气储运》2008,27(1):1-4
针对建在山区的成品油管道通过高峰点后可能会形成高点不满流、到达低洼点处可能会超压、停输时也有可能造成管道一些点静压过大、混油增加等问题,就西部成品油管道建设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品油管道不同点处于大落差地段可采用不同的运行控制模式,给出了大落差管道减压站调节阀动态优化控制方法、管道起伏特点和运行状态对混油的影响。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山区成品油管道的特点进行了应用分析,认为在设计时需对各工艺运行模式、大落差地形对混油的影响因素及管道水力控制系统设计进行模拟和经济比较,以得到安全、经济的运行控制模型模式。  相似文献   

9.
成品油管道优化运行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敬  储祥萍 《油气储运》2000,19(10):22-25
在管道输送成品油过程中,流量随时间而变,某时刻管道的输量将由各站间供能(开泵方案),耗能(沿程阻力)及高程来决定,随着混油段的移动,管内输量必然会发生变化,长输管道是在泵机组某种组合方式下运行,在一段时间内,管道全线存在有一个最优泵组合及其运行参数。通过对成品油管道运行系统的分析,建立了成品油管道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通过对成品油管道系统的运行方式,设备组合及工艺参数的优选,确定能耗最低的运行工况,达到成品油管道优化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秦京线不同管段输送不同物性原油的情况,基于秦京线基础数据和大庆冀东混合原油流变特性,编制了秦京线混输大庆冀东原油优化运行计算软件,制定了秦京线混输大庆冀东原油优化运行方案.通过优化输油泵组合,实现秦皇岛-迁安管段的优化运行,节流损失基本消除.通过确定最低允许进站温度,优化输油泵组合,实现了迁安-房山管段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1.
陈超  董连江  林泊成 《油气储运》2007,26(10):32-34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埋地管道传热试验,并模拟沙箱底部及顶部环境、热油及沙子含水情况,研究热油管道周围沙体的温度分布,以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热油管道稳态输送与停输后的非稳态温降场的问题。该试验装置可以模拟管道在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管道模拟试验数据及关系曲线,运用管道输送水力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回归法,拟合了不同工况下稠油管道模拟运行的粘度与温度和含水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河南油田稠油集输管道的设计和生产运行控制,不仅降低了投资成本,而且运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日东原油管道通过使用静态掺混装置实现了高黏油的在线掺混输送,并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和经验。介绍了日东原油管道的掺混工艺、输送油品的物性、掺混界面的移动对运行参数的影响及油品静置对启输的影响。以黏度异常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事件前后管道流量、压力、黏度及水力坡降等重要参数和数据,最终确定高稠油掺入比和部分管段沉积的杂质颗粒黏团为两个关键影响因素。为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避免再次发生黏度异常事件,建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取样数据为依据,严格控制掺混比例和黏度等运行参数,明确清管频次,进一步优化管道生产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管道安全输送掺混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安—延管道密闭输油后产生的水击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模拟计算了该管道四种瞬变过程的水击压力,并绘制了压力变化曲线图。通过对各工况的计算结果分析,指出安—延管道密闭输油,必须在沿河湾站设出站调节阀,进站设低压泄压和低压回流保护系统,杨山进站设泄压阀,各站设低压报警设备,通过就地控制和人为调节可以实现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天然气管道事故分析   总被引:43,自引:8,他引:35  
管道输送天然气是最安全的输送方式,而管道安全运行是管道运营管理的首要条件。针对俄罗斯、欧洲及美国输气管道事故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国外天然气管道事故状况和原因,为实际天然气管道在日常运行管理、监测、事故诊断、处置以及防护等方面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姚志祥 《油气储运》1995,14(3):51-54
西藏所需的油料,在格-拉管道建成前,全靠汽车通过青藏公路运送,常年动用2500台汽车运油,根本不能满足需要。自1976年格-拉管道建成投产后,改变了油料运输困难的局面,18年来通过管道向拉萨输送各种成品油二百多万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示了管道输油方式的优越性。为了从技术经济上具体比较管道与汽车运油的优劣,分析了两种运输方式的成本:从格尔木到拉萨,运送200万t的油料,汽车运输总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不同性质原油混合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鲁宁输油管道和中洛输油管道进行不同原油混合输送的两种混合方式和现场测试概况。国产原油和进口原油在油品性质上具有较大差别 ,原油混合均匀是一项重要指标 ,否则管道的运行安全将受到影响。研究了不同性质油品混合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并进行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东部油区已进入了低产阶段,导致管道低输量或超低输量运行,给管道输送带来了不能满足热力工况而产生的难输问题。虽然采取了热处理及降凝剂等方法,对原油进行了改性,降低其凝固点和粘度,改善了流动性,但是,由于原油的改性处理有局限性,一是降凝减粘幅度有限,二是改性原油存在时效性问题,所以仍不能彻底解决原油管输的困难。为此,提出了对管输原油进行一次改质初加工,降低原油的凝固点和粘度,从根本上改善了原油的低温流动性。移植“分子筛非临氢降凝工艺”,并选用了三种不同种类的原油进行分子筛降凝减粘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将该工艺应用到原油管道输送,需在输油管道的首站增设一座原油分子筛降凝减粘装置。  相似文献   

19.
冷热原油交替输送的传热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冷热原油顺序输送过程中的热力问题展开讨论,建立其二维传热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将土壤的半无限大区域转化成有限矩形区域,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化求解。利用此方法对新大线输送高凝点和低凝点原油的实际运行监测数据结果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建立的该数据模型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0.
年输量不确定的油气管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星  汪玉春 《油气储运》2005,24(4):i001-i002
概述了国内外油气管道优化设计的概况和进展,针对以往的研究没有考虑油气管道年输量在实际运行后的不确定性,按照确定性输量设计的管道方案与实际运行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认为应对各种优化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比较,以便从中选择适合于管道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法,尽量减少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提高设计效率和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