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乃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土壤肥料学家 ,是我国现代土壤肥料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 1 92 7年留学美国 ,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 ,并获土壤学硕士学位。 1 93 1年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化学肥料试验研究工作 ,至今已 70余年。张乃凤先生是我国肥料田间试验的倡导者。在 1 93 5年 ,张先生就组织了全国首次地力测定和肥料效益试验工作 ,在华北、华南、西南等各省份进行了氮、磷、钾三要素的田间肥效试验。1 957年 ,张乃凤先生又主持了全国化肥试验网的工作 ,试验内容从三要素肥料试验发展到研究肥料品种、施用方法及施用时期等。至今这项工作仍在…  相似文献   

2.
刘心泽  王庆 《南方农业》2008,2(6):20-22
简介烟叶香气物质组分;综合讨论了在烟草种植上施用氮、磷、钾及三要素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以及施用其它肥料对烟叶香气成分和香吃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化肥合理使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化肥施用不合理带来的利用率下降,土壤养分失调,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合理施用化肥,调整有、无机肥的比例,调整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推广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对烤烟氮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于有机质含量为25.7 g.kg-1的黄壤上,研究了烤烟在移栽后5、7、9周小麦秸秆还田对烤烟氮积累、肥料氮积累、肥料氮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当地常规施肥条件下,烤烟于移栽后13周肥料氮积累达到高峰,氮供应拖后,随烤烟生育期的增加,烟株来自肥料氮比例逐渐减低,烤烟生育前期主要吸收肥料氮,后期以吸收土壤氮为主。秸秆于烤烟移栽后5~9周期间还田后,烟株氮积累、肥料氮积累量和来自肥料氮比例及氮利用率均表现降低,并随秸秆还田时间的推迟,对肥料氮的影响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一、概说 在农业生产中氮磷钾被称之为肥料三要素,也就是说,必须充分供给农作物这三种肥料元素,才能保证其生长良好产量丰富。根据我国近二三十年来的地力测定试验研究结果[(1)(2)(3)]指出,我国农业土壤中N.P.K的含量,一般以N最缺乏,P次之,而K素一般不缺。对于N素来说,除了由于空气中的N素参加到生物循环中,可以补充土壤中部分N的缺乏外,同时在我国很早以前,即已注意到补偿土壤中由于收获作物所损失的N素,例如一般农家皆有施用(厂白匕旡)肥、堆肥、绿肥或其他各种农家肥料,以及近二十年来施用硫酸铵的习惯。这些主要都是补充土壤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给指导晚稻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在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安排实施了"3414"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田肥力中等,富含P肥、K肥,N肥对产量的影响力最大,肥料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NKP;N_2P_2K_2处理(即667 m~2施用N 14.0 kg、P_2O_5 7.0 kg、K_2O 5.6 kg)可作为当地晚稻最适合的配方应用。  相似文献   

7.
2007—2009年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进行了3年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在灰棕紫色水稻土大眼泥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和最佳经济效益方案,最后考虑到每年植株从田里带走的养分,最后确定了适用配方方案即每667m2施氮、磷、钾分别为12.5kg、4.5kg、7.5kg可使产量达到563.31kg/667m2。  相似文献   

8.
龙牙百合片繁当季成种栽培植株营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龙牙百合片繁当季成种栽培全生育期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规律。明确了生殖生长前中期是肥料三要素吸收的主要时期;鳞茎增长高峰期是植株营养最大效率期;磷的吸收在苗期出现第一个高峰期。并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龙牙百合片繁当季成种栽培全生育期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规律。明确了生殖生长前中期是肥料三要素吸收的主要时期;鳞茎增长高峰期是植株营养最大效率期;磷的吸收在苗期出现第一个高峰期。并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的基质含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相对含水率高于60%可获得韭菜的高产和稳产,同时有利于增加韭菜茎粗和叶宽。基质含水率对韭菜N、P、K三要素的吸收和肥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基质含水率高有利于P和K的吸收,对N的促进在基质含水率低于50%以下时明显。随基质含水率增加,NPK肥料的利用率增加,PK肥相对于N肥比例增加。经韭菜产量与灌水量回归分析,还得出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各时期的适宜灌水范围。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992年以1986年定植的鸭梨/社梨树为试材,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植株对脂料氮的吸收规律及肥在土壤中的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植株的氮素营养有较强的效应滞后性。树体氮素营养水平、吸收及分配、短枝生长情况及成花率均为最佳的情况是:肥料三要素的比例为1“0.5:1,施^15N-尿素20g株,肥料利用率为 20%。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肥料级聚磷酸铵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的有效磷提取与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肥料级聚磷酸铵,EDTA溶液碱性条件下煮沸15 min的有效磷提取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优的平行性,同时能够有效地节约实验时间.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方法,肥料级聚磷酸铵需要延长其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煮沸...  相似文献   

13.
控释肥料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普通单质肥料(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硫酸钾等)为原料,制备了N-P2O5-K2O分别为18-11-11和14-8-8的5种控释肥料,于2005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料品种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处理下,控释肥料可以减小肥料对花生结瘤的抑制作用,改善花生主要的农艺性状。与普通肥料1次性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加荚果产量2.5%1~0.8%,增加生物量1.3%6~.9%,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3.9%1~5.8%、0.6%4~.2%和2.6%1~4.2%;与普通肥料分2次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的荚果增产-0.6%7~.5%,生物量增加-2.6%2~.8%,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5%5~.7%、2.7%6~.3%和-2.2%9~.4%。此外,控释肥料还可以改善花生的品质,提高花生仁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4.
对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的基质含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相对含水率高于60%可获得韭菜的高产和稳产,同时有利于增加韭菜茎粗和叶宽。基质含水率对韭菜N、P、K三要素的吸收和肥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基质含水率高有利于P和K的吸收,对N的促进在基质含水率低于50%以下时明显。随基质含水率增加,NPK肥料的利用率增加,PK肥相对于N肥比例增加。经韭菜产量与灌水量回归分析,还得出日光温室春茬基质培韭菜各时期的适宜灌水范围。  相似文献   

15.
2009年9月26日至28日,农业部第五届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肥料评审组第十二次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黄辉副处长到会并就切实发挥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作用、做好肥料登记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肥料立法做了讲话.  相似文献   

16.
正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在"十三五"十四大战略中提出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和国家农业部于2015年初发布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相关文件,于2016年4月11~1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第七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中微量元素肥料国际学术会。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和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主办,大连亚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将围绕我国中微量元素肥料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与《农资导报》拟定于2009年9月(具体日期待定)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首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预定会期3天。重点研讨我国肥料行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循环经济、生态绿色”的科学施肥理念指导肥料科技创新,其宗旨是相互启迪创新思路,提高我国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增刊首语     
王旭 《土壤肥料》2005,(B12):1-1
我国肥料的使用量和生产量均居于世界首位,肥料对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肥料登记制度是许多国家采用的肥料管理制度。我国从1989年始对肥料产品实行登记以来,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肥料登记管理法规体系和肥料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肥料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雹灾后施氮配合中耕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和棉花--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蕾期遭受雹灾的情况下,施氮配合中耕的处理灾后3日开始吸收肥料氮,单纯施用氮肥处理灾后6日才开始吸收肥料氮.中耕处理的棉株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且吸收肥料的比率增加.中耕还明显提高籽棉和根系中肥料氮的分配率,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养分组成(单一组分和复合组分)聚合物包膜肥料(Multicote)和水中静态溶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半径处理下聚合物包膜肥料NO3-N释放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显著促进NO3-N的释放;肥料颗粒半径差异显著影响NO3-N释放,小半径的肥料颗粒NO3-N释放明显比大半径颗粒快,且小半径肥料颗粒NO3-N释放的活化能较低;肥料颗粒内离子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与单一组分聚合物包膜肥料相比,复合组分聚合物包膜肥料NO3-N释放的线性期明显缩短,NO3-N释放速率增加,且NO3-N释放的活化能明显增大.聚合物包膜肥料中NO3-N的释放特征直接与聚合物膜的扩散系数、扩散面积、膜厚度以及伴随离子的种类和浓度相关.养分释放时期以及活化能的定量化表征为全面评估聚合物包膜肥料养分释放特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