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2006年,我市大面积水稻生产在抽穗、扬花期间遭遇持续高温伏旱,其伏旱之早(提早了13天)、温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达到本市有气象资料记载51年以来的最高值。几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伏旱,使我市大面积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低于常年,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反思2006年高温和伏旱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我们将一些田间调查资料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市大面积水稻生产在抽穗、扬花期间遭遇持续高温伏旱,其伏旱之早(提早了13天)、温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达到本市有气象资料记载51年以来的最高值。几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伏旱,使我市大面积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低于常年,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反思2006年高温和伏旱给  相似文献   

3.
雷波亮  谭奎 《农业与技术》2013,(9):192-192,211
通过对丰都县1959~2012年54a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丰都县从90年代前后的出现情况比较来看,伏旱的出现频率有降低的趋势,90年代前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90年代后;一般伏旱的出现频率比较接近,重伏旱的出现频率降低。但仍然是不得不进行防御确保大春作物丰产的关键。充分利用伏旱前的降水天气,做好蓄水保水;加大森林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合理布局作物;采取回避的方式防御高温伏旱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1.选用耐热品种。根据品种开花期耐高温特性,及不同地区常年水稻开花期高温出现的几率,可选用开花期耐高温的品种。2.适期播种移栽。根据当地水稻生长季节和品种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栽期,调节开花期,使水稻开花期避开高温季节。如高温伏旱区可以采取提早播种,利用旱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夏季(6~8月),重庆、四川持续高温少雨,两省(市)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45.9mm,只有常年同期的67%,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土壤失墒快,伏旱迅速发展加重,重庆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伏旱、四川出现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给玉米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重庆北碚地区花木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山城北碚1981-2010年伏旱年份的伏旱天数、伏旱期降水量、伏旱期平均温度和极端最高温度资料及2005~2007年黄桷兰的物侯生长状况与物候观测资料,分析山城伏旱的的发生趋势、伏旱的强度趋势、伏旱强度与降水量和极端最高温度的关系、伏旱开始期的出现趋势以及伏旱对花木的影响。[结果]山城伏旱的发生概率为57%,轻旱、中旱、重旱、特重旱的出现概率分别为30%、10%、7%、10%;伏旱强度与降水量、极端最高温度没有线性比例关系,伏旱期日平均降水量小于0.9mm,极端最高温度在35.0~45.0℃,出现极端最高温度≥40.0℃的概率为30%;伏旱开始期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中旬,但特重旱的开始期出现在6月下旬~7月下旬,结束时间在9月上旬;在伏旱期间,当一侯中有3d极端最高温度>35.0℃时,高温伏旱开始影响花木的正常生长,当一侯中有3d极端最高温度>40.0℃时,高温伏旱对花木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结论]根据伏旱的特点,结合天气趋势预报并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可减小伏旱对花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地区,特别是南充地区,在水育秧水稻抽穗扬花期(7月下旬),高温伏旱天气频繁出现,加之育秧水源严重缺乏,大大制约了水稻早育、避灾及增产。由于旱地气温回升比水田快,旱地育秧可比水田育秧提早10天左右播种,从而可提前5~7天抽穗,由此避开高温伏旱天气。并且旱育秧生长快,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分蘖节位低,上林率高。水育秧则相反,一遇自然灾害就大减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温伏旱与籼粳型水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关系,并鉴定高温伏旱条件下具有良好开花习性的籼粳型水稻不育系,为新选系的应用和地方种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偏粳型和5个偏籼型的籼粳型水稻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分期播种,使各参试材料开花期遭遇自然高温伏旱,通过调查单穗开花花时动态、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及柱头外露率等指标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材料间开花习性差异明显;在高温伏旱条件下,材料类型是导致开花习性差异的主要因子;其中6466A、6474A、805A和650A等4个不育系具有开花高峰期较早、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较长、柱头外露率较高、柱头生活力高等优点.6466A开花高峰期集中在10:31~12:00,较G46A提前1.5 h;6474A的柱头外露率较高,达78.16%;650A的单株开花历期最长,达17.2 d;805A的柱头生活力较高,且可保持时间较长.[结论]不育系6466A、6474A、805A和650A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开花习性,可作为高温伏旱下育种的选育亲本,或在种质资源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2015年6月陇中玉米产区发生了严重的伏旱,高温少雨,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以甘肃省广河县为例,分析伏旱对玉米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选育抗旱品种,推广深松播种技术,遇旱及时浇水,加强虫害防治等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然高温对杂交稻开花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开花期过高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国内外早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但这些试验是在人工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故试验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自然变温条件下高温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我国杂交稻推广以来,一些地区鉴于杂交稻抽穗结实期常遇高温天气,又先后开展了高温对杂交稻开花结实影响的试验,但在对自然高温影响的大小和影响实质的评价上,尚存在不同看法。有鉴于此,我们针对四川东南部高温伏旱区的特定高温天气条件,进行了自然高温对杂交稻开花受精影响的观察,为杂交稻在本区的合理布局和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南康196l-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康甜柚生长期间高温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有关防御高温干旱的果园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近51年南康平均每年出现高温日数为32.8d,以7月最多,8月次之;1961-2000年高温日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率为0.46d/年;但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日呈增多趋势,其增多趋势率为3.07d/年。南康50年一遇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南康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湿润指数最低为相对干旱期;20世纪90年代湿润指数最高为相对丰水期;20世纪70-80年代为干湿交替期。南康高温干旱灾害主要影响甜柚果实膨大和秋梢i隽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果园管理措施防御高温干旱对甜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临汾市气象观测站1954—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临汾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高温、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高发期均为7月,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1.9、19.6、26.8 d;干旱、大风、雾在全年时段都有发生,干旱的高发期为秋冬季,春季为大风多发期,4月最多,雾多发生在秋冬季,11月为高发期,年平均日数分别为137.7、5.5、17.5 d。从气象灾害发生的年平均日数来看,依次为干旱>雷暴>高温>雾>大风>暴雨。近65年来,临汾市暴雨、干旱、雷暴、大风这4种气象灾害有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大风减少趋势明显,而高温、雾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玉米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设置高温(T)、干旱(D)、高温干旱复合胁迫(T+D),以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管理为对照(CK),处理持续6 d,研究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花粉活力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后夏玉米皮层厚度、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和小维管束数目显著降低,较CK分别下降8.8%、14.1%、9.4%、13.7%。此外,高温干旱后夏玉米花粉活力、光合特性和成熟期总干重显著降低,T、D、T+D各处理花粉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较CK降低23.1%、8.3%、30.7%和23.7%、16.6%、37.5%,成熟期干物质总积累量较CK降低19.7%、5.1%、26.6%,进而导致产量显著下降,T、D和T+D各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63.2%、13.2%和71.7%。【结论】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夏玉米茎秆发育异常,光合性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产量显著降低,且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和茎秆显微结构的影响大于高温或干旱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14.
根据滦河流域沙地土壤的特点,进行了9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种植密度及产量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滦河流域沙地土壤种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适于滦河流域沙地种植的高产抗旱玉米品种为沈玉21和沈玉26。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长沙地区四个国家气象站198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与长沙地区地形高程资料(DEM),对影响长沙的六种气象灾害进行风险等级区划分析,以期为长沙市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长沙市大部分地区为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干旱灾害、倒春寒灾害中等风险区,洪涝灾害、五月低温灾害、寒露风灾害低风险区。(2)大围山、连云山、伪山为洪涝灾害、倒春寒灾害、五月低温灾害、寒露风灾害次高或高风险区,干旱灾害、高温热害低风险区。(3)连云山与大围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为洪涝灾害高风险区,长沙市区南部湘江河谷地带为倒春寒灾害高风险区。(4)通过K-means聚类分析,长沙市农业气象灾害气候风险可划分为高温热害、干旱,较高的倒春寒的气候风险区等六个区。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丹寨县茶叶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于飞  刘娟  蒙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55-157
利用丹寨县1981~2010年气温、降水、空气相对湿度、天空总云量以及雾出现日数等气象观测资料,从丹寨县茶叶生产的气候适宜条件、茶叶生产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入手,归纳出丹寨生产优质茶叶的气象指标,分析丹寨优质茶叶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丹寨县茶树生长的光热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光热水匹配良好,气候优势明显;多云雾天气,干旱、洪涝灾害、高温热害、低温冻害等灾害较轻,且生态环境保护好,无大型化工企业污染,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产。主要不利气候是夏季伏旱,但伏旱的影响相较于我国东部沿海茶叶生产区较轻。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背景下重庆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地区34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雷暴、冰雹、大风、雾和霾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重庆高温干旱、暴雨、连阴雨、雷暴、冰雹、大风、雾和霾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48年重庆地区春旱、伏旱和冬旱日数都呈下降趋势,而夏旱和秋旱日数都呈增加趋势,其中春旱日数的减少趋势明显,减少速率为-1.7d/10a;高温日数具有先减少后增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增加趋势;暴雨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为多发时段;连阴雨日数整体呈增多趋势,增加速率为1.2d/10a.近36年重庆地区雷暴、冰雹、大风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类似,都呈显著的单调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3.0,-0.05,-0.6,-1.5d/10a;雾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d/10a,同时具有先增多后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lthough moderate drought at the grain-filling stag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damage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the specific regulatory mechanism driving the effect of moderate drought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on starch synthesis is still unclea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moderate drought on rice starch synthesis at the grain-filling stage, the activities of enzymes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gen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under four different treatments involving high temperature and/or water stress (CK, HT, WS, and HT+W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starch synthesis of a japonica inbred rice was measured under the four treatments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moderate drought on grain filling mainly occur in the inferior grains of rice.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ir main genes, the synthesis of rice starch can be affected. Therefore,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moderate drought were antagonistic, and moderate drought can alleviate the damage to grain quality at a high temperature by improving the starch synthesis of inferior grains in japonica rice.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stress-resistance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strategies of rice with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候倾向率、春旱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建昌春播期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19602009年)建昌春播期热量资源在增加,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25℃;19902009年较19611980年平均气温升高1.00℃;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稳定;终霜日期趋势提前4 d结束,变化幅度由31 d缩短至19 d,趋于稳定。降水量存在增加趋势,降水量变率过大对春播及苗期生长不利;春旱频率较大影响春季播种;重旱、偏旱年有30年,占60%;近20年(19902009年)重春旱频率较之前略有增加。适宜播种期在4月15-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