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为扩大本地乡土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资源筛选出适宜的肥料种类,2009~2012年连续4年对3种不同肥料种类南酸枣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及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混交模式对南方红豆杉树高及地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种类中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以尿素复合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4年的树高及地径生长量分别增加112.58 cm、2.62 cm,树高生长量与单施尿素、复合肥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尿素复合肥混施种植情况下,杉木×南方红豆杉比南酸枣×南方红豆杉更有利于树高的生长,且呈极显著差异;两种混交模式下南方红豆杉的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与肥料养分的互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揭示保水剂与肥料养分的互作效应,通过试验,分析了保水剂与肥料养分(尿素、重过磷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液体肥料对保水剂吸肥量的影响结果是重过磷酸钙、氯化钾和硝酸钾3种液体肥料随着浓度的增大,保水剂的吸肥量明显下降,对保水剂的吸肥量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尿素液体肥料随着浓度的增大,保水剂的吸肥量先是缓慢下降再是基本持平,对保水剂的吸肥量有一定的影响。液体肥料对保水剂吸肥速率的影响结果是重过磷酸钙、氯化钾和硝酸钾3种液体肥料随着浓度的增大,保水剂的吸肥速率明显下降,降低的幅度先是增大后是渐缓;尿素液体肥料随着浓度的增大,吸肥速率整体趋势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防治湿地松针叶褐斑病的有效方法,我们采用施肥、嫁接、清理病枝叶的措施进行防治,初见成效,现报道如下。一、措施与方法在东莺林场,1982年营造的湿地松纯林里,设置7个小区。第1、2、4、7小区进行施肥,肥料是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三种,单施一种或混合施;第3、6小区进行嫁接;第5小区进行清理病枝叶。各小区均设  相似文献   

4.
在黑荆树引种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菜籽饼、复合肥、尿素)采用不完全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以施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00%、46.7%;第1次追肥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57.1%、55.2%;第2次追肥还是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胸径生长量地比对照分别增长180%、58.8%。主伐时施用了3种不同肥料的黑荆树单株材积比对照分别增长267.7%、145.2%、122.6%。  相似文献   

5.
采用氮、磷、钾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中华楠苗木生长的影响,为中华楠苗木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1)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中华楠苗木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223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苗木质量指数最高,为最优施肥处理.其苗高年生长量、地径年生长量、冠幅年生长量、叶生物量、枝干生物量、根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27.10%、200.00%、226.96%、235.35%、169.88%、171.00%和183.80%.(2)各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从好到差排序为:223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g)>122处理(尿素5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4 g)>231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2 g)>133处理(尿素5 g+过磷酸钙30 g+氯化钾6 g)>313处理(尿素15 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6 g) >321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332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20 g+氯化钾6 g)>212处理(尿素10 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4 g)>111处理(尿素5g+过磷酸钙10 g+氯化钾2 g)> CK.(3)中华楠苗木施肥管理必须遵循适需的原则,氮肥不宜过高,可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6.
对檀香幼林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并通过调查不同配方对檀香生长量的影响结果,筛选出比较合理的肥料配方,即每株基肥和追肥的用量为尿素200 g、过磷酸钙250 g、氯化钾75 g、硼砂10 g、硫酸铜10g、硫酸锌10 g,为檀香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湿地松造林时和幼林期分别施用复合肥、鱼肥、尿素、普钙和氯化钾等肥料作基肥和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效应与肥料品种及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其中以施100—250克/株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并且经济。施肥对湿地松矿质养分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杉木幼林施肥时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单施钙镁磷肥、尿素、氯化钾对生长促进作用与施肥时间有关,氮肥或钾肥被分次追入的生长效应高于一次性追肥;磷肥作基肥当年造林时一次性施入效果优于1年以后1次性追肥或分次追肥效果,到第4年底时,造林时施100kgP2O5/hm2,其蓄积量显著大于钾肥与氮肥处理,所有处理中,钙镁磷肥一次性施入100kgP2O5/hm2的处理生长量最大,其胸径和蓄积与无肥对照相比第3年分别提高20.0%和64.4%,第4年分别提高16.2%和42.1%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探索相应合理的施肥配方,增加肥料利用率,避免由于施肥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环境的污染,对长白落叶松S1-1换床苗木进行正交施肥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苗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苗木的施肥效应及苗木的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表现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促进长白落叶松S1-1换床苗木生长的最佳用量为尿素55g/m2、过磷酸钙200g/m2或150g/m2、硫酸钾60g/m2或20g/m2。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林施用时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单施钙镁磷肥,尿素,氯化钾对生长促进作用与施肥有关,氮肥或钾肥被分次追入的生长效应高于一次性追肥,磷肥作基肥当年造林时的一次性施入效果优于1年以后1次性追肥或分次追肥效果,到第4年底时,造林时施100kgP2O5/hm^2,其蓄积量显著大于钾肥与氮肥处理,所有处理中,钙镁磷肥一次性施入100kgP2O5/hm^2的处理生长量最大,其胸径和蓄积与无肥对照  相似文献   

11.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处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傈,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1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 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要密度,幼林施工。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幼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下土壤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在本底条件一致的同龄杉木林、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及杉阔混交林林下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量重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总孔隙度和最大含水量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0.001细微颗粒百分含量为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林;土壤PH伙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速效P,速率K,全N和有机质含量均为阔叶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杉木与马尾松制浆性能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林杉木与马尾松进行了制浆性能比较,测定了它们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优选出最佳蒸煮工艺条件,测定了浆料的物理强度,最后用座标综合评定法来全面评价它们的制浆性能。结果认为,人工林杉木木材制浆性能略优于马尾松。研究结果为杉木在造纸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宁化县20年生的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火炬松纯林、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在不同混交方法中,以带状混交林的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66.023 m3.hm-2;块状混交林次之;株间混交林最小。在不同混交比例中,以火炬松∶马尾松=8∶2混交林和火炬松纯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分总蓄积量分别达164.277 m3.hm-2和161.217 m3.hm-2,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5.
WELLS  E. D.; MILLER  H. G. 《Forestry》1994,67(2):149-164
A plantation of lodgepole pine (Pinus contorta Dougl.), whichwas established in 1973 on a ditched minerotrophic fen at plantingspacings of 1.2 m, 1.8 m, and 2.4 m, was refertilized in 1985with control, P, PK and NPK treatments consisting of 60 kg ha–1phosphorus, 100 kg ha–1 potassium and 200 kg ha–1nitrogen. Although each seedling had been spot-fertilized in1973 with a mixture of 71 g urea, 99 g ground rock phosphateand 41 g potassium sulphate, height and needle nutrient assessmentsof the plantation in 1984 indicated poor growth, low concentrationsof needle nitrogen (1.26 per cent) and possible deficiency levelsof needle phosphorus (0.10 per cent) and potassium (0.36 percent). Between 1985 and 1991, height and diameter growth increasedsignificantly in all re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Growth responsewas greatest in the PK treatment and least in the P treatment.Needle weights, determined from 1987 to 1991, did not responduniformly to any of the re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Needle concentrationsof phosphorus increased to levels between 0.20 per cent and0.23 per cent following refertilization with P, PK, and NPK,but by 1988 had decreased to about 0.14 per cent. Needle concentrationsof potassium also increased sharply to 0.60 per cent in 1985following refertilization with PK and NPK, but by 1988 had decreasedto levels between 0.35 per cent and 0.45 per cent. Similarly,needle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to 1.84 per cent in1985 following refertilization with NPK, then decreased to levelsbetween 1.20 per cent and 1.33 per cent in 1986 and remainedat those levels each year thereafter. Although needle nutrientlevels fell sharply following an initial peak after refertilization,height and diameter growth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in the PK treatment, suggesting that nutrient levels remainedadequate for optimum growth.  相似文献   

16.
闽南山地卷荚相思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长泰岩溪国有林场,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P肥(钙镁磷)、N肥(尿素)、K肥(氯化钾)对卷荚相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卷荚相思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有显著影响,其中P肥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最小。综合林木生长量及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分析,选择尿素50 g·株-1、钙镁磷750 g·株-1、氯化钾50 g·株-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张旺 《河南林业科技》2021,41(1):17-19,47
以河南省信阳市国有南湾林场为研究区,对马尾松人工纯林改造成异龄针阔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目标树作业并补植阔叶树的改造后,马尾松人工林的林下植物获得较多的资源,促进了植物更新与生长,林下植物多样性升高.为河南地区人工纯林的改造及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0~1993年连续4a,对马尾松球果和种子的生长发育与养分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球果系2年成熟,授粉(4月上旬)后当年为幼球果形成期;第2年受精前的6月至以后的9月中旬为球果迅速生长期,9月下旬至10月为球果成熟期。(2)在2年生球果生长期间,球果干物质不断增加,而水分含量逐渐减少,10月底干物质与水分的含量达到平衡点。(3)球果养分的含量,l年生球果幼期N>K>P,三者变化趋势近乎一致,2年生球果含N量明显下降。种子内的N、K含量在7月中两者相当,此后N含量上升直至成熟期,到10中K与P的含量相近。(4)胚胎发育进程中,球果和种子的体积与养分含量在原胚和幼胚阶段(7月至9月中旬)的变化最大,以后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19.
2种国外松与马尾松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闽侯南屿林场火炬松、湿地松及马尾松家系子代测定林连续10 a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家系不仅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湿地松、马尾松的生长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早期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但是随着树龄增长,马尾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平均生长量,10年生时超过火炬松最好家系生长量;湿地松生长趋势与火炬松相似,即前期生长比马尾松快,后期生长落后于马尾松,但湿地松早期生长稍落后于火炬松,后期生长优于火炬松。  相似文献   

20.
西伯利亚花楸不同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年生西伯利亚花楸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对西伯利亚花楸生长和结实量有较大影响。氮、磷、钾不同比例施肥配方中,合理施肥能够加速树木生长,增加结实量,提高树种抗寒性。推荐使用氮(N)、磷(P2O5)、钾(K2O)施肥配比为2∶1∶1,施肥量80 g.株-1,年最佳施肥量为尿素174.75 kg.hm-2、磷酸二氢钾108.75 kg.hm-2、氯化钾83.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