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猪丹毒是当前生猪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不同血清型的病原菌传播感染后会导致不同的疾病类型而有不同的疾病症状。猪丹毒的症状与许多常见猪病相似,容易出现误诊。本文将对猪丹毒疾病与几种常见疾病的症状鉴别进行介绍,旨在为猪丹毒疾病的科学防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二、猪丹毒病的防治。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后,常发生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季节,华北和华中地区6~9月是流行季节,其它月份零星发生,华南地区全年都有发生,尤以9~12月份较多。 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也就是3~6月龄、体重在20~75公斤的猪易感本病。哺乳仔猪和老龄猪发病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猪业不断发展,我国生猪存栏量不断增加,但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然很大,尤其是猪流行病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其中猪丹毒、仔猪副伤寒是现代养猪产业中常发疾病,本文就2种常发猪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Erysipelassuis)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猪通常出现皮肤紫色红色疹块、体温升高等典型症状。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有地方性散发趋势。1病原猪丹毒的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iopathiae)是微需氧和兼性厌氧菌,俗称猪丹毒杆菌,病菌在病死猪的脾、肝、肾、扁桃体以及淋巴组织等处可以检出。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猪肺疫是由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败血症和炎性卅血。两病混合感染往往导致猪死亡,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现以我区一生猪养殖户陆续有20头猪混合感染死亡为例,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等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属于热性传染性疾病,3种猪丹毒杆菌感染所导致,在现阶段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猪丹毒的出现很容易导致猪群的患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猪丹毒疾病通常呈现为季节性流行,在生猪养殖的高温季节比较多见,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夏季,猪只出现猪丹毒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本文将对猪丹毒病原菌的特点,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以及中草药对于猪丹毒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为猪丹毒疾病的良好防治以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疫病一直是生猪养殖中影响猪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受到疾病影响的猪群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养殖业的发展。该文将简要概述猪丹毒和猪肺疫的病理状况,分析猪丹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症状,并研究综合诊治猪丹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方法,降低猪丹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发,属于热性传染性疾病,呈地方性流行,冬春季节比较少见,好发于高温、炎热、多雨的夏季,发病迅速并扩散快,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影响。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猪丹毒病原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猪丹毒病的临床症状。结合症状提出中草药治疗方案,旨在最大程度提高猪丹毒预防和治疗效果,为生猪养殖业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发高热;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呈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我们现将本病的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流行情况最重要的带菌者是猪,35% ̄50%的健康猪在扁桃体和其他淋巴样组织中存在猪丹毒杆菌,可通过粪便或分泌物排菌。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在多雨炎热的夏季多发,冬春季节散发。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多发生于3 ̄9月龄的猪。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传播,有时也出现暴发流行。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3 ̄7天。急性型(败血型)病猪表现…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生猪感染后,体温会迅速升高,皮肤表面会出现紫红色疹块,如果治疗不及时,会转为多发性关节炎、心内膜炎等疾病,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本文将介绍猪丹毒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措施,以有效降低猪丹毒对生猪健康的影响,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诊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需与6种传染病进行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弓形虫病、急性猪肺疫、猪气喘病、猪丹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口种生猪传染病,在部分临床症状或病理解剖变化上存在相似性,本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这些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要点进行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3.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丹毒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猪最敏感,主要侵害架子猪和育成猪,近年来母猪感染也时有报道。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的败血症全身变化、亚急性型的特征性疹块变化以及慢性型的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近年来,永州地区规模猪场多次发生急性猪丹毒病,笔者根据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进行了确诊,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为诊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生猪养殖尤其是规模养殖期间较常出现猪瘟、猪丹毒、猪链球病等类疫病,要想促进猪疫病得到有效防止,要求结合现状,加强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高发几种疫病的研究,并积极通过疫苗防治、养殖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生猪常见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屠宰场对猪丹毒的检疫检验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进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发病时死亡率可达80%~90%,临床症状为急性败血性型或亚急性疹块型,炎热夏季多发.感染人时主要表现为类丹毒.对人类健康和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和多种动物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出现疹块以及慢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不同病型。现将一例猪丹毒的检疫及体会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1月初,厦门屠宰场在宰前检疫中发现某批发行调运的1车40头生猪中有1头猪被毛杂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剧烈致死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世界各地的生猪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近年,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对该种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免疫密度不断升高,规模化养猪场猪丹毒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小规模养殖场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该文主要结合实际病例介绍了猪丹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该病对养猪业威胁较大。 一、临床诊断 目前,根据猪丹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由于急性型猪丹毒往往不易与其他急性的猪病相区别,故较为确实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细菌检查和动物接种,血清学检查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1.流行病学:猪丹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螫蝇、虱、蜱等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猪丹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又叫"钻石皮肤病"、"红热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型.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我国,各地均有猪丹毒的发生报道.在猪生产过程中,如果防治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猪病临床防治经验,针对猪丹毒从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