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4个油茶品种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梓琼  王慧  陈铭  袁军 《经济林研究》2019,37(2):104-113
为给耐旱性油茶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华鑫’‘华硕’‘长林40’和‘长林4号’这4个红壤丘陵区主栽油茶品种2年生嫁接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设置了重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对照3种处理进行试验,对4个油茶品种在不同干旱条件下11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油茶品种苗木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和干旱时间的延长,4个油茶品种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华硕’的下降幅度最大,为40.96%;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都呈下降趋势,其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2.81%、48.03%、42.54%;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随着干旱条件的变化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其丙二醛含量则呈持续增长趋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4个油茶品种抗旱性的强弱顺序为:‘长林40’>‘长林4号’>‘华硕’>‘华鑫’。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兔眼蓝莓的抗旱机制,为兔眼蓝莓抗旱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5年生‘圆蓝’‘灿烂’‘巴尔德温’和‘S13’兔眼蓝莓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水模拟干旱环境,研究土壤持续干旱对兔眼蓝莓叶片的水分饱和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各品种的抗旱性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长的增加,4个兔眼蓝莓品种叶片的水分饱和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下降,叶片产生水分亏缺,叶片饱和亏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圆蓝’‘巴尔德温’‘灿烂’‘S13’。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干旱持续40、50 d时与干旱初期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1),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圆蓝’‘巴尔德温’‘S13’‘灿烂’。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圆蓝’‘灿烂’‘巴尔德温’和‘S1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干旱初期降低了37.91%、17.65%、57.40%和42.70%,降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巴尔德温’‘S13’‘圆蓝’‘灿烂’。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灿烂’‘巴尔德温’和‘S13’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圆蓝’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随干旱胁迫时长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变化呈先升、后降、又升、再降的双峰变化趋势。4个兔眼蓝莓品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圆蓝’‘巴尔德温’‘灿烂’‘S13’,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分饱和亏与4个兔眼蓝莓品种的抗旱性关系较为密切。【结论】在短期干旱胁迫下,兔眼蓝莓主要通过提高SOD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随着干旱持续,蓝莓渗透调节系统发挥主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协同生理变化缓解植物失水受到的伤害,以抵御逆境。4个兔眼蓝莓品种中,‘圆蓝’的抗旱综合表现最优,表明其在干旱胁迫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凤丹'牡丹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以2 a、3 a、4 a生的‘凤丹'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包括干旱胁迫30%,50%)、涝害胁迫(90%,饱和水),以70%为对照条件下3种不同株龄‘凤丹'牡丹株高、地径、叶面积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以及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加,3种不同株龄‘凤丹'牡丹在50%水分处理下的株高、地径以及叶面积的增长量均与CK(70%土壤相对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其余水分胁迫处理则均表现为对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则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胁迫至第56天时,30%水分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加幅度以及SOD活性的降低幅度,4 a生‘凤丹'牡丹最大,3 a生‘凤丹'牡丹最小。在90%和饱和水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加幅度以及SOD活性的降低幅度,2 a生‘凤丹'牡丹最大,4 a生‘凤丹'牡丹最小。且3种株龄‘凤丹'牡丹均在50%和CK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以及SOD活性的变化幅度不明显。总之,3种株龄‘凤丹'牡丹最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70%,且3种株龄‘凤丹'牡丹耐旱性较强,但均不耐水涝,其耐涝性强弱依次为4 a生、3 a生、2 a生。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以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东方狼尾草、野古草、须芒草种子为试材,从千粒重、种皮透性和发芽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5种观赏草种子千粒重都小于3g,属于极小粒种子。②5种观赏草种子的种皮透水透气性良好,浸种8h后,吸水率都达到了90%以上。③狼尾草种子和小兔子狼尾草种子经NAA2h浸泡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均为93.33%;东方狼尾草种子所有处理发芽率为0;须芒草、野古草种子各处理发芽率都很低。④确定了计算狼尾草和小兔子狼尾草种子发芽势所需的天数为7d。狼尾草种子直播的发芽势最高达85.57%;小兔子狼尾草种子经NAA浸泡2h的发芽势最高为65.57%。  相似文献   

5.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紫叶矮樱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叶绿素、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复水后,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表明紫叶矮樱具有胁迫后补偿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红树莓苗期的抗旱性,从而给红树莓生产上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秋福’红树莓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的自然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其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当干旱胁迫时间为25 d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95%和11.94μmol·g~(-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根系活力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干旱胁迫时间为10 d时,其根系活力最高,为358.21μg·g~(-1)h~(-1),较对照组增加96.33%;根系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干旱胁迫时间为20 d时均达到最大值。干旱胁迫后复水处理5 d,其各项生理指标均可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吉美’海棠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吉美’海棠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法,设置NaCl浓度为0(CK)、50、100、150和200 mmol/L的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吉美’海棠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长的延长,在50和1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吉美’海棠的新梢生长量、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能转化率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为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在15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胞间CO_2浓度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SOD和POD活性为下降趋势,其他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与50和1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相同;在2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除了胞间CO_2浓度值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其他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与15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相同。在低浓度NaCl胁迫(50 mmol/L)条件下,‘吉美’海棠的生长和生理活动未受到明显的影响,说明‘吉美’海棠具有一定的抗NaCl胁迫的能力。随着胁迫时长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加,‘吉美’海棠的生长和生理活动受到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加。所以,在园林景观应用过程中,对‘吉美’海棠应采取合理的盐分管理措施,避免生长于高浓度NaCl的胁迫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20种观赏草在甘肃金昌地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金昌地区引进的20个观赏草品种进行观赏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绒毛狼尾草(Pennisetum villosum)、‘紫光’狼尾草(P.alopecuroides‘Ziguang’)、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分蘖时间较早,7月初开始分蘖;20种观赏草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和观赏价值都较好;除粉黛乱子草(Muhlenbergia capillaris)、‘紫叶’稻(Oryza sativa‘Black Madras’)、绒毛狼尾草和‘紫叶’狼尾草(P.setaceum‘Rubrum’)外其它14种观赏草均以休眠形式能自然越冬;‘纤细’芒(Miscanthus sinensis‘Xianxi’)、‘细叶’芒(M.sinensis‘Gracillimus’)、‘花叶’芒(M.sinensis‘Variegatus’)和‘斑叶’芒(M.sinensis‘Zebrinus’)的观赏性更好且适应性更强,与理想种的关联度更高,在金昌地区可直接作为园林绿化植物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秋旱对地被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及自然失水胁迫处理,测定了秋季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4种地被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但竹种间上升幅度不同,其中鹅毛竹的上升幅度最小。各竹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其中铺地竹下降幅度最大,为68.98%。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下5种地被植物的抗旱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气候箱,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5种地被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匍匐佛甲草(Sedum lineare‘Pu Fu’)、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矮生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抗旱能力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1)5种地被的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超氧化歧化酶活性、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有上升也有下降,相对含水量呈下降变化。(2)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抗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葱兰>细叶景天>佛甲草>匍匐佛甲草>矮生麦冬。  相似文献   

11.
持续低温对彩叶树木枝条内渗透物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4种彩叶树木在-20℃低温持续胁迫下离体枝条内渗透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为揭示离体枝条生理特性和判断树木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处于深休眠的紫叶矮樱,美国红栌,鸡爪槭,元宝枫为试材,离体枝条在保水条件下,使用冰箱提供-20℃低温胁迫,3次重复。结果表明:4种彩叶树木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升高的变化,升高幅度分别达到93.56%,162.45%,114.95%,57.19%;美国红栌枝条内可溶性蛋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余3个树种表现出一直升高的变化,试验末期含量显著高于第3天;紫叶矮樱和鸡爪槭试验期间游离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美国红栌和元宝枫第15天含量显著高于第3天。综合分析认为,彩叶树木离体枝条在-20℃低温胁迫下仍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紫叶矮樱抗寒性略高于其他3个树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北高丛越橘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并筛选出耐旱性较强的越橘品种。【方法】以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分别为‘蓝丰’‘瑞卡’‘双迪’‘斯巴坦’‘卡拉’‘伊丽莎白’‘钱德勒’‘布里吉塔’‘公爵’‘甜心’‘埃利奥特’,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并评价不同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干旱胁迫20 d后,北高丛越橘品种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升高,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系统Ⅱ实际光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降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项生理生化指标转化为3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5.74%。主成分1主要反映叶片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主要的叶片荧光参数等信息,主成分2主要反映叶片气孔功能信息,主成分3主要反映叶片光合作用相关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划分为3个类型:‘甜心’‘公爵’和‘蓝丰’为抗旱型,‘布里吉塔’‘伊丽莎白’‘瑞卡’和‘埃利奥特’为中间型,‘钱德勒’‘双迪’‘斯巴坦’和‘卡拉’为不抗旱型。根据抗旱性综合评价值,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按照抗旱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甜心’‘公爵’‘蓝丰’‘布里吉塔’‘伊丽莎白’‘瑞卡’‘埃利奥特’‘卡拉’‘斯巴坦’‘双迪’‘钱德勒’。【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北高丛越橘苗期耐干旱胁迫能力进行评估,可以较好地揭示性状指标与耐干旱胁迫能力的关系。11个北高丛蓝莓品种中‘甜心’‘公爵’和‘蓝丰’耐干旱胁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景天属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干旱胁迫,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7种景天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7种景天属植物细胞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反曲景天上升的幅度较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上升趋势或者是先增加后降低的基本势态.7种景天属植物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胭脂红景天>勘察加费菜>佛甲草>反曲景天>垂盆草>八宝景天>六棱景天.  相似文献   

14.
以产自广西的4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桂无1号’(桂1)、‘桂无4号’(桂4)、‘岑软2号’(岑2)和‘岑软3号’(岑3)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对其设置10%、20%和30%共3个浓度梯度,给予持续12、24、36 h以及营养液恢复12 h处理,测定幼苗各处理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小于对照,其中桂1和桂4下降幅度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胁迫处理36 h后,桂1和桂4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岑2和岑3的叶绿素含量升高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岑2和岑3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桂1和桂4明显。复水后,岑2和岑3较多生理指标有恢复迹象。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岑软3号岑软2号桂无1号桂无4号。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狗脊、盾蕨、凤丫蕨的耐旱能力,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对三种蕨类植物材料在温室中采用自然干旱的方式进行干旱胁迫,每5天测定1次胁迫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并测定其叶片保水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狗脊的叶片保水力变化幅度最大,凤丫蕨其次,盾蕨最小;各植物电导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持续上升;叶绿素的含量均下降,凤丫蕨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叶片中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凤丫蕨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在前期迅速增长,狗脊、盾蕨缓慢上升。综合分析表明三种蕨类耐旱能力依次为狗脊盾蕨凤丫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美洲黑杨2025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中红杨’和‘全红杨’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研究,比较3个品种的抗旱能力,为杨树彩叶新品种的适应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美洲黑杨2025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干旱环境,以正常浇水条件为对照,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7、14、21、28天和复水处理7天)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以及对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重,3个杨树品种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均极显著下降(P0.01);胁迫后期,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相继出现负值;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n-Tr模拟方程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同时‘全红杨’叶片各色素含量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叶色主要影响因子花色素苷含量亦极显著下降(P0.01),对Pn变化存在一定的解释关系;隶属函数分析得出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美洲黑杨2025、‘中红杨’和‘全红杨’(P0.05);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是评价品种抗旱性的首要指标。【结论】干旱胁迫下3个杨树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显著差异,3个杨树品种叶片Pn、Tr均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n-Tr模拟方程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基于外部形态及光合生理等各项指标的分析,3个杨树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明显,依次为美洲黑杨2025﹥‘中红杨’﹥‘全红杨’。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沙柳苗木水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模拟方式对5个种源沙柳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干旱处理不同阶段苗木小枝水势日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缺、保水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个种源的沙柳苗木小枝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干旱时呈上升趋势,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干旱处理15天后,民勤种源的沙柳日平均小枝水势下降幅度最大为0.77 MPa,然后依次为达拉特旗0.57 MPa、盐池0.36 MPa、榆林0.25 MPa和乌审旗0.12 MPa,其中民勤种源的苗木在充分供水和干旱胁迫下小枝水势差异达到显著。干旱处理18天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民勤1.68%、盐池7.03%、达拉特旗7.25%,榆林9.35%和乌审旗11.07%,水分饱和亏缺民勤<盐池<达拉特旗<榆林<乌审旗。结果表明,民勤种源的沙柳抗旱的能力较强,而盐池和达拉特旗沙柳苗木在受到水分胁迫时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幅度较小,即水分胁迫对苗木干物质的积累影响较小,因此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丽华  高玲 《林业科技》2010,35(6):52-55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的方法,通过对红瑞木、北海道黄杨、紫叶矮樱、金银木、金叶莸、小叶黄杨1年生休眠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比较它们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6种灌木绿化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呈“S”形变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平稳后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6种灌木绿化树种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金叶莸、红瑞木、金银木、紫叶矮樱、北海道黄杨、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菊花桃’的抗旱性,为观赏桃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观赏桃品种‘菊花桃’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4个处理组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的影响.[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菊花桃’幼苗与对...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下5种幼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该区年龄相同的5种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车桑子、滇柏、侧柏、花椒和香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算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系统比较各参数的适应性变化及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5种幼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车桑子逐渐降低,侧柏和滇柏先降后升,花椒和香樟先升后降;(2)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逐渐降低,且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极显著降低,其中在重度干旱胁迫时,侧柏的净光合速率最低比对照下降了100.5%,下降幅度最大;胞间CO2浓度在轻度干旱胁迫时下降,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增加,重度干旱胁迫时下降,其中香樟的水分利用效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仍是对照的1.05倍;(3)综合分析各项生理生态参数,5种幼苗均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但香樟的控水耐旱能力明显高于其它4种树种,更能适应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