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高原高寒草原类草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年对青海高寒草原类草地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类草地分布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原高寒草原类草地在近40年的演变过程中,草地成分种类明显减少,尤其是伴生种趋于减少,毒杂草增加.同时,草地植被总覆盖度下降24%,地上部分可食鲜草产量下降382.5~1022.7kg/hm2,降幅为31.88%~58%;优势种植株高度下降5.89~11cm,降幅为42.3%~44.5%;优势种盖度下降13%~42.65%.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治理青海省祁连山高寒草甸植被的退化,提出最佳的施肥量,在该地区进行了不同梯度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F2(300kg/hm~2)、F3(450kg/hm~2)、F4(600kg/hm~2)时可以显著提高草地植被平均高度和禾草的高度(P0.05);F1(150kg/hm~2)、F2、F3、F4的施肥处理均对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有显著提高(P0.05);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地上植被盖度,并且可以提高草地植被优势种的优势度,降低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土壤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处理F2是最佳选择经济效益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面积212.65万hm2,有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疏林类草地12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万hm2,而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为273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10791kg/hm2,高寒草原类年生物量最低,平均产可食鲜草194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万hm2,可载畜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4.
北疆牧区山地草甸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柴琦  李霞  梁天刚 《草业科学》2009,26(4):12-15
研究采用实地样方测量法,分析了北疆山地草甸草地盖度、草层平均高度和鲜草产量的季节和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草地盖度、平均草层高度和鲜草产量在年内呈单峰变化,在6月中旬或7月中旬达到最高,分别为96%、36.4 cm和8 422 kg/hm2;年际间的变化受水、热条件影响,其中鲜草产量对水、热条件响应最为敏感,2004-2006年草地盖度、平均草层高度和鲜草产量的变幅分别达到2.94%、3.36%和42.5%。  相似文献   

5.
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通过决策树分类、像元二分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分别对古浪县草原资源、温性草原植被覆盖及其生产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浪县总草原面积22.41万hm~2,其中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分别占1.68%、1.66%、32.55%、24.02%和40.08%;正常年景古浪县温性草原以20%FVC40%植被盖度为主,近10年温性草原FVC出现逐步改善的趋势;温性草原平均鲜草产量为1 042.70kg/hm~2,以500~1 000kg/hm~2产量草原所占面积较大,占温性草原总面积的50.01%,其次为1 000~500kg/hm~2草地,占41.87%,全县7.29万hm~2温性草原总鲜草产量7.61万t,可承载3.65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昌吉州草地生产力2006~2010年5年监测结果显示:各草地类型植被不同程度退化。植物种类减少,草群结构单一,优势种出现频率很低,一年生和短命植物比例增加,中山带毒害草(醉马草)大量出现;草层高度不同程度下降。除山地草甸外,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层高度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植被覆盖度降低。除荒漠外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低地草甸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草地生产力不同程度下降,在2009~2010年草地生产力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长江源区草地覆盖变化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2种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特征。结果显示: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主要分布在2~0.25 mm和0.25~0.053 mm粒径范围内,沼泽草甸土壤团聚体在不同粒径范围内分布相对均匀;高寒草甸土壤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WR0.25)表现为高覆盖度草地高于中覆盖度草地,随土层加深,低覆盖度草地WR0.25显著高于高覆盖度草地和中覆盖度草地,除表层0~10 cm土壤外,高覆盖度沼泽草甸土壤WR0.25显著高于中覆盖度和低覆盖度土壤;不同植被覆盖度下高寒草甸表层0~10 cm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无显著差异,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表现为低覆盖度 > 高覆盖度 > 中覆盖度,沼泽草甸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则随草地植被覆盖度降低和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小;中覆盖度草地土壤团聚体破坏率(Aggregate destruction rate,PAD)最大,其稳定性最差;高覆盖度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好;在不同土层深度上,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无显著差异,沼泽草甸土壤随土层加深团聚体稳定性变差。本研究结果表明WR0.25和PAD能够更好地评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而沼泽草甸土壤团聚体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加强植被覆盖变化背景下对长江源区土壤保护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鄱阳湖草洲固定监测点的年度监测结果显示:样地内常见天然草21种,分属10科,优势种为灰化苔草;草洲年可刈割3次,最高总产草量达3 779.9 g/m~2,折合鲜草产量37.8 t/hm~2;生长盛期最高草层高度达101.6 cm;草洲生态环境良好,保护得到加强,总体评价为好。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草地资源分布及植被特征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河北省2005-2007年草地地面调查,结合1979-1984年河北省草地调查资料,确定了河北省草地类型、面积、分布及物种组成特征,并对河北省草地盖度、高度和产草量年际变化动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类型、面积及分布:河北省有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暖性灌草丛、暖性草丛、山地草甸草原、低地草甸、沼泽草地等7个草地类型;草地分布分为坝上高原区、山地丘陵区草地及滨海平原区;2)草地产量(干草):暖性灌草丛(5 133.35 kg/hm2)>暖性草丛(4 182.22 kg/hm2)>山地草甸(坝上高原区)(3 268.35 kg/hm2)>温性草甸草原(2 665.94 kg/hm2)>山地草甸(山地丘陵区)(2 111.55 kg/hm2)>低地草甸(1 872.44 kg/hm2)>温性草原(1 103.29 kg/hm2),暖性灌草丛产量最高,温性草原产量最低。3)草地植被盖度:山地草甸(坝上高原区)(93.97%)>山地草甸(山地丘陵区)(82.60%)>低地草甸(82.26%)>暖性灌草丛(79.70%)>暖性草丛(76.91%)>温性草甸草原(71.59%)>温性草原(57.63%),山地草甸的植被盖度最大,温性草原的植被盖度最小。4)草地植被高度:暖性草丛(49.25 cm)>暖性灌草丛(34.18 cm)>山地草甸(坝上高原区)(28.88 cm)>温性草甸(26.22 cm)>山地草甸(山地丘陵区)(21.98 cm)>温性草原(19.77 cm)>低地草甸(18.77 cm),暖性草丛草地植被高度最高,低地草甸草地植被高度最低。5)草地植被动态:2006年草地植被基本以正向波动为主,2005和2007年基本以负向波动为主,其中2007年植被负向波动率大于2005年植被负向波动率。按草地类型,暖性草丛类草地年际波动幅度最大,温性草原草地次之,温性草甸草地的年际波动幅度最小,其他类草地年际波动幅度介于暖性草丛类草地、温性草原类草地与低地草甸类草地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制定合理的高寒草甸保护利用规划,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摸清甘肃省合作市高寒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7年6-8月植被盖度及盖度级别,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和总鲜草产量均随生长期延续而增大。6、7、8月植被平均盖度分别为55.79%、72.69%和78.89%,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1 214.85、4 797.75和5 550.90 kg/hm^2,以7月增幅较大。6月Ⅱ级盖度草地占79.05%,7月Ⅱ级盖度下降52.61%、Ⅰ级盖度占比增加到45.03%,8月Ⅰ级盖度草地占77.34%;鲜草产量从6月的<1 500 kg/hm^2为主,向7月的3 000~4 500 kg/hm2和8月的4 500~6 000 kg/hm^2产量级转变。以8月总鲜草产量为基础的高寒草甸适宜载畜量为20.80万个羊单位。高寒草甸可食牧草CP和P含量随牧草生长期延续而降低,而EE、NDF、ADF和Ca含量增加。单位面积CP、EE、NDF、ADF产量7月最高,分别为165.51、27.77、569.40和246.02 kg/hm^2;Ca产量7-9月变化幅度较小,在0.052~0.059 kg/hm^2之间,P产量8月达最高,为0.024 kg/hm^2。  相似文献   

11.
对青海省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3个草地型分别进行追施尿素(Ⅰ)、尿素+复混肥(Ⅱ)、复混肥(Ⅲ)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组Ⅰ试验区内比试验区外可食鲜草产量增长2 649.95 kg/hm2,提高43.19%;试验组Ⅱ可食鲜草产量增长2 354.85 kg/hm2,提高达36.30%;试验组Ⅲ可食鲜草产量增长1 735.41 kg/hm2,提高达29.66%。试验区内植物高度增高,植被盖度增加,草地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是基本上未被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区域。该区土地辽阔,总面积831.37万hm~2,其中草地面积349.26万hm~2,占总面积的42.01%;生境条件恶劣,牧草低矮而稀疏,垫状成分增多;牧草盖度小,产量低.但营养价值高;草地类型单调,多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类,分布呈点、块、条状,不具连续性;草地平均鲜草产量784.2kg/hm~2,理论载畜量为80.33万只羊单位,可养74.21万只藏羚羊,或5.71万头野牦牛,或14.84万头藏野驴。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植物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高寒草甸草地秃斑地的多少和距居民点的远近划分为轻度退化草地(极少量秃斑地)、中度退化草地(少量秃斑地)、重度退化草地(大量秃斑地)和极度退化草地(全部秃斑地)四个退化草地等级。对各等级退化草地进行了植物量测定。结果表明:草地植物量(地上和地下)及土壤含水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明显下降(P<0.01),毒杂草量则明显上升(P<0.01)。其中极度退化草地较轻度退化草地植被中嵩草属牧草优势度减少38,可食鲜草量减少219.2g/m~2,而毒杂草则增加99.6g/m~2,植物活根量(干物质)减少2390.6g/m~2,土壤含水量(0—10cm)减少10.02%,并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的成因及治理途径提出了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肃北县草原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3S技术一体化与固定样地、路线调查相结合,对肃北县天然草原资源进行调查,确定了肃北县草地类型、面积、分布及物种组成,并对草地盖度、高度和产草量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肃北县有天然草原5 181 889 hm2,划分为9个类,17个亚类,19个组,29个型;2)肃北县各类草原鲜草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低平地草甸5 093 kg/hm2,温性草原化荒漠3 094 kg/hm2,高寒草甸2 561 kg/hm2,高寒灌丛草甸1 933 kg/hm2,高寒荒漠1 822 kg/hm2,温性荒漠化草原1 665 kg/hm2,温性荒漠1 183 kg/hm2,高寒草原1 143 kg/hm2,温性草原760 kg/hm2;3)肃北县天然草原年总产鲜草886 091.71万kg,折合干草(风干)304 763.85万kg;肃北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35.42万羊单位,目前全县各类牲畜折40.75万羊单位;4)肃北县具有丰富而珍贵的植物资源,南部祁连山区分布的植物有210种,分属42科129属,其中中低等以下的牧草有185种,占植物群落的88%;中等以上的有25种,占12%;马鬃山区分布的植物种有86种,分属23科54属,其中优良牧草有70种,占植物群落的81%。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点内外牧草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青海省2004年5~8月20个生态环境监测点内(未食)外(牛、羊等踩食)观测的牧草生长状况资料分析,监测点内外,牧草的高度和产量具有显著的差异,覆盖度差异不显著;其中,平均高度高出0.7~4.8cm,覆盖度高出3.8~6.6%,鲜草产量高出183.0~1263.0kg/hm2;说明在牧草生长季内,禁牧有利于提高天然牧草的产量、高度,从而有利于退化草场植被的恢复和草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可为青海省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果洛州大武滩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典型样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该草地植被由24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22属。藏嵩草为优势种,次优势种植物有华扁穗草和鹅绒委陵菜。植被多样性指数(H′)为3.06,生态优势度指数(D)为0.82,均匀度指数为(J′)值为0.96。地上植物量干重为558.7g/m2,地下植物量为6734.13g/m2。地下植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为4071.7g/m2,占0~30cm植物量的60.46%。草地地上植物量按经济类群划分,莎草类、阔叶草类和禾草类植物分别占鲜重的69.9%、26.28%和3.78%;占干重的75.3%、20.3%和4.4%,草地植物群落以莎草科牧草为主。  相似文献   

17.
围栏封育对伊犁河谷中山带退化草地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至2016年,连续5年以伊犁河谷中山带山地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类和温性草原类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围栏内外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植被盖度、草群高度和植物种类。结果显示:围栏封育可以有效提高退化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草地的生产力;能显著提高3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草群高度;对植被盖度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对植物种类数的影响幅度较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围栏封育可以作为草地改良的措施之一在伊犁河谷退化草地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海省9个天然草地类产草量、可食饲草量及其在时间、空间分布差异分析,表明青海草地的主体是高寒类组草地,面积占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5.83%,草地总产草量和可食产草量也占全省草地总产草量和可食产草量的85.54%和83.99%;近40年来,高寒草原类、高寒草句类和温性荒漠草原类等3个草地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其中退化最为明显的是高寒草甸类,其次是温性荒漠草原类,居第三位的是高寒草原类.从分布区域看,全省牧区6个藏族自治州可食饲草总量为206.06×108kg,占全省可食饲草总量的91.67%,表明青海藏区六州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域,是高寒类草地的主产区,也是青海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黑龙江西部垦区农牧场草地生态现状,笔者采用实地踏查结合随机样方调查法,于2018年8月份在黑龙江西部垦区设置11个农牧场调查样地,记录各样地草群高度、草群盖度、草产量、物种数量、毒害草数量及人工培育措施等。结果表明:草群盖度大于80%的样地有5个,其中和平牧场草群盖度最大(为88.18%),安达畜牧场草群盖度最小(约为53.00%);干草产量达到3 000 kg/hm~2以上的样地有4个,其中巨浪畜牧场草原生产力最高(鲜草产量为12 408.33 kg/hm~2,干草产量为4 349.07 kg/hm~2),大山种羊场草原生产力最低(鲜草产量为1 780.69 kg/hm~2,干草产量为703.69 kg/hm~2);11个农牧场草类多样性丰富,优质牧草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数量较多,分别为20种、17种、9种,各占总科数的27.78%、23.61%和12.50%;仅在绿色草原牧场和大山种羊场发现少量毒害草,其余样地均未发现毒害草,表明这几个农牧场保护较好;人工培育措施主要为禁牧休牧、围栏封育和补播等。说明垦区农牧场草地草群生长状况良好,生产力较高,物种组成丰富,优良牧草资源多,草原生态建设较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植被演替以及草地生产力特征,对进一步探究高寒草甸退化机制,科学评估草地状况和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对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生物量等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高寒草甸共有植物48种;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线叶嵩草、垂穗披碱草、高原早熟禾等优势植物种呈下降趋势,黄帚橐吾、青海刺参和臭蒿等则呈上升趋势。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植被群落物种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无明显变化。将高寒草地植被划分为禾本科、莎草科、龙胆科、菊科、杂类草和毒害草六类,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禾本科、莎草科和龙胆科牧草比例显著降低,菊科和毒害草比例则显著升高。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地上生物量呈"V"形变化,轻度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阶段。中度退化草地最低,与未退化、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之间差异显著。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80%以上集中于表层土壤,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地下生物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