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牛流行热是由一种弹状病毒所致的急性、非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中兽医学又称“三日热”、“暂时热”。是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此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牛流行热多发生于多雨高温季节,病程一般为3天左右,患过此病的牛可获得免疫力。临床特征是高温、僵硬及跛行。笔者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牛流行热,获得良效,现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对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份,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是牛在夏秋高温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高产奶牛和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牛在夏秋高温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正> 一、发生与流行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8~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是牛在夏秋高温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发病率较低. 1发生与流行 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以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为特征.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经过3d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如役用牛易并发瘫痪症,丧失役用性能;哺乳母牛易并发缺乳症,泌乳量下降;犊牛易并发痢疾等,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南方市场的调过程中发现了奶牛流行热疑似病例,鉴于该病的流行节,在这里谈谈该病的防治希望北方地区的奶牛饲养引起重视。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侵害牛,其中牛、黄牛均易感,流行季节强,见于多雨潮湿和蚊蝇较的季节(高温高湿的环境利蚊虫的繁殖,特别是小水塘多的地区),同时周期性强,3~4年大流行1次。病牛为染源,处于高热期牛血液中有病毒,人工静脉接种易感  相似文献   

8.
牛就行热又被称为暂时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由牛流行病毒引起。主要的特点有高热和呼吸急促,同时会造成消化系统障碍和行动障碍。牛流行热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比较常见,因为该季节的蚊虫比较多,很容易引发该病。此外,牛流行热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对牛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比较大,为此,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很关键。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撮脚温”,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不同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黄牛一般呈良性经过,奶牛较为敏感,有一定的死亡率。高温多雨季节,本病的流行情况更为严重。在河南省的某牛场,笔者曾遇到数例,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同行与养殖户作为参考。1病原病原体为牛流行热病毒,属RNA型。病毒颗粒呈十分典型的弹状,两边平直,顶端略钝圆。病毒存在于病牛血液中,如用高热期病牛血液1~5 ml给健康牛静脉注射,经3~5 d即可发病。2流行特征①季节性:本病多流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原许村区1983年、1988年和1991年三次牛流行热的发生、流行情况,分别从牛的类别、年龄、地区性、流行方式、季节、气候等方面对牛流行热发生、流行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和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三日热,有些地方称为四蹄困、腐腿病。各种牛均可感染发病,主要流行于蚊蝇多的季节,吸血昆虫消失流行即告终止。笔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1发生与流行 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8~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生一般呈良性,3d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对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份,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如役用牛易并发瘫痪症,丧失役用性能;哺乳母牛易并发缺乳症,泌乳量下降;犊牛易并发痢疾等。因此,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又称牛三日热、僵硬病、流行性感冒,是由牛三日热病毒经过节肢动物引起奶牛、黄牛发生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死亡率不高,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大,发病率高。每3-5年流行一次,夏末初秋、高温季节较多发,可引起部分孕妊牛流产或早产,奶牛产奶和品质量下降;患病牛往往因为体弱、四肢瘫痪被淘汰,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流行、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总结诊断技术;从卫生防疫制度、隔离观察、免疫接种、消毒、消灭四害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根据病牛发生的不同阶段提出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牛流行热流行特征的调查姚龙涛,费三弟,吴建华,祝连兴(上海市奉贤县畜牧兽医站)牛流行热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呈周期性流行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极少发病。据记载[1],上海地区首次流行牛流行热为1938年8月,以后1949年7月、195...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     
<正> 近年我国发生了牛流行热流行,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我们收集了国内有关资料,结合我们对牛流行热诊治的体会,综合如下。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亦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俗称四蹄捆、撮脚瘟。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传染病,临床以高温、流涎、流涕、呼吸急促和四肢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程短、预后好。病原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八十年代以前,牛流行热在我国还与家畜流行性感冒混为一谈,以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日本在1950年的大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也叫牛的三日热、牛短暂热,也曾把牛的流行性感冒称为流行热。本病是由一种圆锥形的弹状病毒或与弹状病毒非常相近的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其特征为病程短,死亡率低,病牛跛行和僵硬。自然感染范围不广,通常只有牛患病。1983年夏秋季节,大连地区广大农村和市郊部份农牧场的黄牛、奶牛相继发生本病,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辽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助下,确诊本病为牛流行热,现将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奶牛流行热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是奶牛在夏秋季节较多发的一种流行病,根据湖南省的发病情况,就奶牛流行热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与诊断作了阐述,并详述了奶牛流行热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热,是由弹状病毒属牛流行热病毒所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在夏秋季阴湿多雨季节或干旱燥热气候下最易流行,不同年龄、性别的黄牛、犏牛、牦牛易感染,其中黄牛最易感染,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热又称之为日热或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特征为实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流涎、呼吸急促、后肢僵硬、跛行等。一般病情呈良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来临,蚊虫孳生,易引发该病。现将百朋镇在2005年5月底及2009年6月中旬发生牛流行热的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