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肾卷裙夜蛾触角感器与雌性腺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黑肾卷裙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雌性信息素腺体超微结构,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黑肾卷裙夜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肾卷裙夜蛾成虫共有触角感器5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目最多,分为3类,雄虫2类雌虫1类;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Bhm氏鬃毛感器雌雄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斑点广翅蜡蝉(Ricania guttata Walker)寄主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危害的是有"海岸卫士"美称的红树植物,此外还危害凤凰木(Delonix regia)等常见的园林植物。为了评估斑点广翅蜡蝉在广东省的潜在危害性,以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该文参照国际通用有害生物分析的方法,从广东省适生分布情况、传播扩散和定殖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对象重要性、危险性治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风险性分析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斑点广翅蜡蝉在广东省的风险综合评估R值为1.30,属于低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该文于2016~2017年,通过踏查和调查固定样地的方法,对肇庆地区降香黄檀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发现降香黄檀病虫害种类共11种,其中虫害8种,病害3种,并确定黑肾卷裙夜蛾为降香黄檀主要病虫害。调查发现:黑肾卷裙夜蛾在1a中有2个危害高峰,分别为5月中旬和8月中旬,尤以5月中旬最为严重。此时以第3代成虫的后代为主,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7种杀虫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处理后24h和48h,黑肾卷裙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8.2%~100%和70.56~100%。对黑肾卷裙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其中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000倍液、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3000倍液、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0倍液、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5000倍液和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50倍滑石粉可作为林间防治该虫的配药参照。  相似文献   

5.
黑肾卷裙夜蛾(Plecoptera oculata Moore)雌性幼虫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2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交配囊、附腺等组成。经室内观察,成虫羽化现象全天可见,其雌、雄成虫的羽化性比在1.17~1.26之间波动。黑肾卷裙夜蛾羽化第2日才开始交配,进入暗期2~8h可观察到求偶和交配行为。3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而性信息素分泌量也以3日龄居多。雌蛾求偶高峰期发生于进入暗期后的4~6h,交配行为主要发生于进入暗期后的3.5~7.5h,交配持续时间最长约为230min,且较高日龄及较低日龄成虫的交配时间均长于中间日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竹蓖舟蛾(Besaia goddrica)在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R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松实小卷蛾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实小卷蛾是对我国松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蛀梢、蛀果害虫。为正确认识松实小卷蛾对林木的危害性,加强对其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防止其进一步的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对松实小卷蛾在我国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通过此综合评估,认为松实小卷蛾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是危害樟科(Lauraceae)植物的主要害虫。文章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樟巢螟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樟巢螟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 R为1.59,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 R 为1.45,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9.
该文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计算公式及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麻楝蛀斑螟的风险评估。从中国和广东省的分析区域内的分布情况R1、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R2、潜在危害性R3、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R4、危险性管理难度R5 5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风险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麻楝蛀斑螟在中国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0.54,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0.57,属于低度危险有害危险生物。  相似文献   

10.
森林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简写 PRA)方法 ,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