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湖北省牛羊衣原体病流行情况,采集了湖北省内多个地区近40个不同养殖规模的牛羊养殖场(18个牛场、20个羊场),共38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380份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168份,总阳性率为44.21%,湖北省各地区均存在衣原体抗体检测呈阳性的养殖场,牛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个别地区养殖场的衣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达100%。调查表明湖北省牛羊衣原体感染比较普遍,同时存在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2.
羊地方流行性流产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妊娠后期的流产、死产或产下无生命力的羔羊.我国也有许多省市报道该病的发生,为了摸清北京市羊衣原体病现状,笔者从对本市延庆、大兴等6个区县部分羊场的血清(3398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抗体检测.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前言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自coles(193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有大量关于牛和绵羊的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报告。在这些文章中提到的病原微生物有: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李氏杆菌等。就目前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Jenen1974年)为了进一步研究引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相似文献   

4.
一、流产原因   1.衣原体病.当山羊怀孕期感染衣原体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惠部发炎,导致胎儿早期产出.种公羊感染衣原体病后,通过配种传染给母羊.病羊大多在产前1个月左右发生流产,流产前只表现神态反常、腹痛,流产时排出死胎.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每年给羊注射相关疫苗.   ……  相似文献   

5.
羊衣原体病由羊感染衣原体导致,临床以流产、关节炎和结膜炎为主要表现;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验可确诊本病,血清免疫法为本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本病的防疫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羊、牛等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临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炎。一、症状流产型:流产多发生于孕期最后一个月,病羊流产、死产和  相似文献   

7.
流产型羊衣原体病又名地方性流产,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羊流产的传染病。由于病原在胎衣,特别是绒毛膜中驻足和繁殖,引起发炎,造成胎羔感染或流产。临诊特征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主。  相似文献   

8.
根据羊流产衣原体16S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成功地扩增出预期的523bp片段,而沙眼衣原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健康鸡胚的卵黄囊膜均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该体系可检测到2pg的衣原体DNA。  相似文献   

9.
一、流产的原因 1.衣原体病。当母羊怀孕期感染衣原体病时,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儿早期产出。种公羊感染衣原体病后,在配种时可传染给母羊。病母羊大多在产前1个月左右发生流产,流产前只表现神态反常、腹痛,流产时排出死胎。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每年给羊注射相关疫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根据禽类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10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法扩增禽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N端区,将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BS-TII载体,经测序后确认为目的基因,并提交GenBank。试验扩增的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株PmpD基因与禽鹦鹉热衣原体6BC株的PmpD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9%,与流产衣原体成员嗜流产衣原体S26/3株、嗜豚鼠衣原体(GPIC)、嗜猫衣原体(Fe/C-56)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82%和77%。PmpD基因N端区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表达宿主菌,以IPTG诱导该重组菌,结果表达了约63 ku大小的融合蛋白;分别用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多克隆抗体、猪、羊流产嗜性衣原体多克隆抗体与表达出的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与禽源衣原体多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与猪、羊源衣原体多克隆抗体呈阴性反应,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本研究首次表达了禽类鹦鹉热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的N端区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羊的地方性流产主要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对孕期羊造成影响,主要症状是流产、死胎或者衰弱羔羊。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羊的地方性流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临床分析的结果,制定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地开展羊的地方性流产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羊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又被俗称为"红眼病"。该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主要的病因是衣原体,会造成羊只角膜、结膜发炎,患病严重的羊只会有角膜浑浊的现象,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患病羊失明。  相似文献   

13.
姜久华 《新农业》2023,(5):66-67
<正>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羊群中具有传染性的眼疾,其临床症状为角膜与眼结膜产生炎症变化,伴有长期流泪与视力下降的情况,对行走、采食等行为产生严重影响。作者旨在探讨该病的流行特征、病因等方面,目的是为养殖户提供临床治疗依据。1流行特征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被俗称为红眼病,当牛、羊或其他牲畜感染此病时,眼睛发红,表现为明显的发炎症状。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引发此病,包括李斯特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病毒等,主要病原菌是鹦鹉热衣原体;另外正常寄生于羊眼结膜的摩拉菌,由于强光的刺激,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牦牛藏羊5种常见的流行病学调查,常见牦牛和藏羊主要疾病有胃肠道寄生虫感染、弓形虫感染、衣原体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双芽巴贝斯虫感染。本文根据常见疾病和实际情况采用了显微镜检查方法、改良凝集实验、直接血凝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方法对牦牛藏羊常见的5种疾病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羊传染性角膜炎的致病原较多,其中衣原体感染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其次是立克次体、李氏杆菌及摩拉菌感染等。一旦感染,便会迅速波及全群,本病属于高度接触性常见多发病,虽然致死率不高,却会给羊群健康带来危害,对养羊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技术人员一直探寻有效的防控措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炎病,控制其传播范围。本文对羊传染性角膜炎病进行概述,提出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炎病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述内容是青藏高原繁殖的英国罗姆尼羊、湖北省钟祥县繁殖的新西兰罗姆尼羊以及原产于浙江湖洲的湖羊,首次引入江西清江中亚热地区后,置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和高气温环境下,对它们的耐热性能所作的测定,结果表明:在30℃以上高气温环境下湖羊的耐热性能最好,平均耐热系数为88.90,新西兰罗姆尼羊次之,系数为77.30,英国罗姆尼羊最差,系数为75.90.湖羊与罗姆尼羊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新罗羊与英罗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气温在29℃~24℃时,耐热系数分别为:湖羊99.8~96.2,新西兰罗姆尼羊为94.4~87.2,英国罗姆尼羊为87.2~81.8.湖羊与新罗羊差异不显著(P>0.05).湖羊与英罗羊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羊传染性角膜炎的致病原较多,其中衣原体感染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其次是立克次体、李氏杆菌及摩拉菌感染等。一旦感染,便会迅速波及全群,本病属于高度接触性常见多发病,虽然致死率不高,却会给羊群健康带来危害,对养羊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技术人员一直探寻有效的防控措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炎病,控制其传播范围。本文对羊传染性角膜炎病进行概述,提出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炎病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POMP18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揭示其在流产衣原体病诊断和防治中的作用,本试验依据流产嗜性衣原体S26/3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法扩增流产衣原体pomp18基因β折叠区,将特异性扩增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比较分析序列后确认为目的基因,提交GenBank(Accession EU326104).与GenBank中流产嗜性农原体S26/3株的pomp18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9%,与其他各型衣原体代表株的相似性为79%~80%.将pomp18基因β折叠区亚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表达宿主菌,以IPTG诱导该重组菌,结果显示该重组菌表达了59 kD大小的融合蛋白;用羊流产嗜性衣原体多克隆抗体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本研究首次克隆、表达了流产衣原体pomp18基因β折叠区,原核表达获得了59 kD重组蛋白,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麻城黑山羊原称"土灰羊"、"麻羊"、"青灰羊".1982~1986年,麻城市福田河镇畜牧兽医站提名为"福田河黑山羊";1987~1994年,湖北农学院刘长森教授一行在福田河、木子店、龟山等乡镇开展品种改良工作时,作了深入调查,称为"麻城黑山羊";1995~2001年,湖北省畜牧局继续支持黑山羊的提纯及扩繁工作,并正式命名为--麻城黑山羊.  相似文献   

20.
肺炎衣原体感染和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衣原体是 1989年正式命名的一种病原体。已知衣原体科 (Family)只有一个属 (Chlamydia) ,该属迄今发现共有 4个种 (species) :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trachomatis)、鹦鹉热衣原体 (C .psittaci)、肺炎衣原体 (C .pneumoniae)和牲畜衣原体 (C .Pecorum )。前 3种衣原体对人类有致病性。肺炎衣原体 (Cpn)对人类的致病性非常广泛[1 ] 。文献报道有呼吸系统的咽喉炎、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心血管系统的心肌炎、心内膜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其它系统如有虹膜炎、肝炎、脑膜炎、结节性红斑和关节炎等。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率均高 ,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