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江苏盐城市郊水产技术推广站宋长太近年来江苏盐城市郊区新兴、青墩等乡镇的农民,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摸索出一项稻田养蟹技术。实践证明,稻田养蟹,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稻田准备 ...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蟹技术就是同一块稻田在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风险小、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结合的立体种养新模式,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养殖新技术,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根据本人两年多的实践经验.将该技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稻田面积广阔,发展稻田养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稻田生态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个生长季内,运用科学技术措施,既种植水稻双养殖河蟹。这是一项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结合的科学种养新模式。1.主要优点。水稻与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共生互利,稻田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能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繁茂的稻株及其基部则是河蟹的良好栖息场所。河蟹在稻田中的活动既可疏松土壤,减少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从而取得稻丰蟹肥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田养殖河蟹是一种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能够实现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生产。水稻生长过程中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提供栖息、发育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河蟹在稻田的生育活动能够清除稻田部分杂草,增加稻田肥力,保证水稻优质高产。而且,在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优质农家肥,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时间及品种,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创造稻蟹共生绿色生产条件,发展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6.
稻田种养结合模式是指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家鸭、河蟹、河虾、河鱼等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植养方式。本文主要对稻虾共作模式的生产环境,龙虾与水稻培育技术进想详细介绍,有效提升水稻、龙虾整体产量,提升农民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养巧妙结合的立体种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阿克泰防治养蟹稻田水稻害虫的效果与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养蟹集水产养殖与粮食种植为一体,属高效益、多功能生产模式,是稻农增收的良好途径。但随着该生产模式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河蟹Eriocheirsinensis作为节肢动物,对农药敏感,而辽宁省水稻害虫发生危害严重,养蟹稻田不宜施用农药防治害虫,造成蟹收稻欠,蟹田害虫种群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的养殖模式。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养殖模式还需要积极开展稻蟹共作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健全养殖标准、扩大养殖规模、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稻田养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续第7期第32页)稻-鱼-虾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良好的土壤环境、浅水环境和丰富的饵料来源,通过人工改造稻田,既种植水稻又混合养殖鱼虾,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产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立体综合种养生产方式。稻田混合养殖的鱼虾能够有效防控稻田杂草和水稻害虫,可节省稻田除草、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七星分公司通过利用水稻、鸭子共育,实现生产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和鸭子养殖。鸭稻共育生态模式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鸭子之间同生共长关系构建起来的一种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系统,在水稻分蘖盛期时将鸭子放入稻田中生活,直到水稻抽穗期将鸭子赶出稻田,通过以田养鸭,以鸭促稻,兼顾鸭子的成长和水稻的生长,达到动物和植物同生共育,改变传统稻田单一种植模式,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零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水稻与鸭子双丰收,从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蟹是一块稻田在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悄然兴起的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模式.由于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少喷或不喷普通农药),减轻了农业污染,则使稻、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共生互利,从而能够获取稻丰蟹肥,稻蟹双盈的效果.这项具有先进性的养殖实用技术,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在稻田中存在的如水生昆虫和水蚯蚓以及底栖生物还有部分害虫等孳生的动植物,给蟹和田鲤以及泥鳅还有螺蛳等养殖对象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各种饵料,水稻的肥料可以通过鱼类的排泄物来代替,鱼类可以把稻田中那些有害的杂草和害虫吃掉,同时对于水稻的生长来说,鱼类可以起到追肥和松土的作用,通过此形式形成优秀的生态,使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一、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对于立体种植来说,主要指的就是对立体空间进行充分利  相似文献   

14.
以水稻、河蟹为材料,在水稻种植模式、河蟹苗种数量等因子同等的条件下,采用给稻田中河蟹投喂不同的饲料组方,研究不同饲料对稻田中河蟹的群体规格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通过发展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技术,河蟹在不同饲料喂养条件下,体重、肥满度等有差异明显,水稻的产量、价格有所增长;养蟹稻田的单位产值、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是根据盘锦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河蟹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系统介绍了水稻栽培、选地、水肥管理、河蟹养殖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是根据盘锦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河蟹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系统介绍了水稻栽培、选地、水肥管理、河蟹养殖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是根据盘锦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河蟹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系统介绍了水稻栽培、选地、水肥管理、河蟹养殖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养蟹稻田减量使用农药对稻、蟹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养蟹稻田减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养蟹稻田内,选择性地施用某些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并以60%的田间推荐用量防治主要病虫草后对稻田内河蟹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相反能显著提高养蟹稻田内水稻产量,实现了水稻与河蟹的共同发展。适量施用三唑磷并与其它药剂混配,达到既能使河蟹安全生长又对水稻害虫有较好防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种养植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养殖以水稻种植为主,水产禽类养殖为辅,使稻田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掘,养殖水产禽类促进水稻更好地生长。该研究拟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测量稻田区域面积等特征,通过双目立体摄像头捕捉丘陵山区梯田等非规则稻田的局部区域图像,获取图像的深度信息,确定长度数据,为种养结合的稻田区域面积等特征的研究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理论,将有机水稻种植和河蟹生态养殖结合起来的种养殖模式。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减少病害,还能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