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了高效地营建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的云杉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嫁接时间、嫁接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嫁接方法、营建方式以及后期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中旬至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0.2%,比4月底至5月初嫁接提高46.4%,比6月初嫁接提高157.7%;经过严格训练的技术熟练人员的嫁接平均成活率为85.3%,未经培训的人员嫁接平均成活率仅为37.7%,前者比后者提高126.3%;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为92.3%、顶芽劈接法成活率为36.0%,前者比后者提高156.4%,而前者平均新梢长7.61cm,后者平均新梢长3.55cm,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先嫁接后造林成活率在87.1%以上,先造林后嫁接成活率仅为27.7%左右,前者比后者提高214.1%;嫁接40d后松绑比嫁接20d后松绑成活率提高135.5%,比嫁接60d后松绑提高44.3%。  相似文献   

2.
红松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及生长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生长季节对红松进行了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和劈接法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平均成活率为62%,劈接法为88%。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为5.9 cm,劈接法为11.8 cm,较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提高了100%。经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嫁接成活率及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差异均极显著,说明红松采取劈接法嫁接优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长度对油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嫁接采用形成层贴接法成活率为83.6%,比插皮接、劈接及传统的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成活率高。用3.1 cm~6.0 cm长度的接穗比3.0 cm以下长度的接穗嫁接成活率高出46.6%.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侧柏种子园过程中,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劈接和腹接等三种不同嫁接方法,结果以腹接法效果最好。腹接成活率达94%,年末保存率73.2%,且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湿地松容器苗为砧木,利用髓心形成层撕皮嵌接法对不同湿地松无性系进行了嫁接,比较其不同无性系容器苗嫁接效果。结果表明:湿地松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79.24%和74.57%;接穗成活率、保存率、高和粗生长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接穗保存率与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2个种,即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与白锥(C.carlesii Hayata)种间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适合栲属种间嫁接,没有发现嫁接不亲和的现象;不同时期嫁接均有较高的成活率.综合比较成活率、保存率、接穗芽长等指标,表明嫁接效果最好的是3月,成活率达79%,接穗芽长11 cm;其次是1 1月、2月、10月、1月.说明春秋2季均适合栲属种间嫁接.气温对异砧嫁接成活率有直接影响,在低温时栲属种间嫁接愈伤组织生长比种内嫁接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解绑时间可延长至100 d后.  相似文献   

7.
金花茶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林业科技》2015,(3):113-118
设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层腹接、单芽腹接和芽苗砧嫁接5个处理。试验结果:芽苗砧嫁接、单芽腹接2种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达99.00%、92.11%,显著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层腹接3种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其中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分别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层腹接平均成活率的52.31%、56.87%、22.39%;芽苗砧嫁接的平均抽梢率为73.97%,显著高于切接、劈接、髓心形成层腹接、单芽腹接4种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别为342.67%、496.05%、185.27%、158.37%;单芽腹接、髓心形成层腹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别为28.63%、25.93%,2种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劈接、切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别为12.41%、16.71%,2种方法嫁接的平均抽梢率之间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嫁接方法与整地方式对红松育苗和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嫁接方法不同时期进行红松嫁接育苗及不同整地方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与劈接和单芽贴接法相比,采用舌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4.41%,劈接法成活率87.78%,单芽贴接法为83.52%;不同嫁接时期比较,4月25日和5月1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6.67%和95.33%。采用嫁接苗上山造林,各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活率的效果依次为平台整地造林成活率96.67%鱼鳞坑95%竹节壕85.83%嵌缝76.67%,属平台整地造林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最佳嫁接方法为劈接法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最佳时间为春季,但两种方法的最佳嫁接时间略有不同.通过嫁接培育出的新嫁接品种,在观赏价值、生长量、抗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两亲本,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蔚县国营苗圃用侧柏作砧东,杜松作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使同科不同属的侧柏嫁接杜松获得成功,成活率在80%以上,新梢当年生长达20厘米。砧木选择定植2年以上的侧柏实生苗。接穗选取生长健壮、树形优美、枝条密集的杜松优树中上部外围的1年生枝条。为避免失水,采回的接穗置立于地窖湿沙上。嫁接前,将接穗敖在清水中浸泡1~2天。5月上旬,当砧木幼芽萌发时开始嫁接。嫁接的  相似文献   

11.
油松髓心形成层贴接成活率与嫁接时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据我们初步研究,油松髓心形成层贴接成活率与嫁接时期有密切关系。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 嫁接时间:4、5、6、8四个月(二) 嫁接方法: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三) 砧木的选择:用2年生或2年半生的一级换床苗做砧木。在嫁接前半年将二、三级苗和等外苗间掉,以扩大一级苗的光照及营养条件,加快高和粗的生长。同时,在春季苗木顶芽抽梢后,摘除侧梢,促使主梢生长。(四) 接穗的选择:选择树冠中上部顶芽饱满的枝条。春季嫁接,选择去年生长一年的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西、南部对现有油松林分利用嫁接的方法改造低质、低产、低效油松林分,改建为红松果用林,以此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芽端楔接法其生长情况好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相差不大。套纸袋可提高接穗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3年生红松苗和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选用牡丹江东京城17年生红松人工林中生长优异的林木,在树冠上中部的侧枝采取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在70%以上,接穗当年生长量樟子松砧木高于红松砧木。  相似文献   

14.
落叶橙采用嫁接建立无性系种子园,能提早开花结实,并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近年来,我们在建立落叶松种子园时,曾采用过髓心形成层贴接、双形成层贴接以及套接等方法。虽然嫁接成活率都比较高,但由于嫁接所要求的穗条比较长(10厘米左右),接穗供不应求,因而影响着建园速度。为了提高优树穗条的利用率,我们于1979年在雁北地区薛家庄林场,进行了芽接试验。当年成活率达83%,抽梢率85%,新梢长10.8厘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樟子松种子园以往多采用髓心接触形成层法在砧木侧干部位嫁接。一九七五年我们研究试验用髓心接触形成层在砧木当年生长的新梢部位进行嫁接,成活率达100%。为进一步验证此种方法的嫁接效果,一九七六年我们又在11年生樟子松砧木新梢部位接了210株,成活率达97%同砧木侧干部位嫁接做对照的结果表明,樟子松砧木新梢部位嫁接成活率高、生长快、愈合好(见附表),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的红锥与白锥2个树种种间及种内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此嫁接方法适合2个栲属树种嫁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100%,异砧嫁接最高达79%;种间嫁接未见嫁接不亲和现象。在南宁3月是2个栲属树种种间嫁接最佳时期,成活率达79%,接穗生长达7 cm;2月次之,成活率达60%,接穗生长达5 cm。同时,还分析了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包括气温、接穗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枝接—髓心形成层对接法于3月下旬嫁接,接后进行套袋、剪除部分砧木侧枝和适时解绑是提高欧洲云杉嫁接成活的重要措施。试验结果表时,嫁接成活率为58%,移栽保存率为84.3%,幼树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善沙地树种结构,在章古台沙地进行了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的生长试验。嫁接方法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试验表明,在该地区用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嫁接成活率达到47%。嫁接10年后调查,红松平均胸径生长量为487cm,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44m,平均冠幅181m,形成了正常发育的树冠。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嫩枝嫁接成活率,该文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樟子松,从接穗来源(不同嫁接次数的接穗)、储存方式及切面长度等方面对樟子松嫩枝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穗嫁接次数对嫁接成活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接穗嫁接次数增加成活率明显提高,二次嫁接穗条嫁接成活率是一次嫁接穗条的3.45倍,三次嫁接穗条嫁接成活率是二次嫁接穗条的1.20倍;接穗储存时用冰水浸泡比冰敷的成活率高,一次嫁接穗条、二次嫁接穗条冰水浸泡的成活率分别是冰敷的1.42倍和1.27倍;接穗切面长6 cm的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大容器嫁接苗培育技术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容器嫁接苗在种子园营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①改山地嫁接为圃地嫁接,便于集中管理,有利提高嫁接成活率;②改先定砧后嫁接为先嫁接后定植,减少嫁接前的园地管理,提高建园投入的效益;③改裸根苗定砧为容器苗定植,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与保存率;④改山地嫁接后多次补接为一次定植成园,达到植株长势一致与园相整齐。大批量接穗的嫁接成活率达83.1%,如改进容器规格并采用轻型基质,应用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