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病。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和预防工作不到位。本文根据实践提出了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工作,应从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母猪产前免疫、搞好环境的卫生和消毒、仔猪防寒保暖及药物预防、治疗等方面做起。笔者根据几年来防治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综合防  相似文献   

2.
导致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疾病的原因很多,如母猪生产年龄较大、孕期母猪营养不良、孕期母猪养殖环境不佳、仔猪保育温度与外界温差过大、仔猪出生后卫生消毒工作未做好、头胎仔猪抵抗能力不强等。为对该病予以有效防治,应制定完善的防治与管理方案,并利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避免猪场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药物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遇到仔猪腹泻时,可以更多从仔猪的饲养管理找原因。但实践表明,仔猪黄白痢与母猪关系尤为密切,且常因母猪保健不好引起仔猪发生黄白痢。为此,笔者分析了母猪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1母猪引起仔猪黄白痢原因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病,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达60%以上.目前仔猪黄痢、白痢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办法,如强化兽医卫生管理,加强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对哺乳仔猪用微生态制剂或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妊娠母猪进行预防免疫等.为提高免疫的针对性,本人从1998年起用患黄痢、白痢仔猪的粪便免疫该场(户)妊娠母猪来预防仔猪黄、白痢,效果亦较好.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发病急、病死率高,以排黄色稀便为临床特征.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味、浆糊状粪便为特征.仔猪黄白痢发病很普遍,尤其是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再加上母猪饲养管理不良、饲料搭配不当等都是促发该病的重要原因.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高低取决于饲养管理好坏和治疗是否及时及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兽医方法防治该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性传染病。该病是我县常发病,尤其是在母猪饲养较集中的张店镇,约占仔猪腹泻症的25%,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站自1989年以来,试用稀盐酸及胃蛋白酶防治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依据药物防治仔猪黄、白痢,多用广谱抗生素和磺胺增效剂,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会防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与白痢的总称,该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诱发的仔猪哺乳期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属于临床的常见病.目前在规范化养殖场与散养户养殖中,仔猪黄白痢发生率均非常高,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做好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工作,首先要找到黄白痢的发病原因,然后再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是由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3日龄~30日龄仔猪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仔猪由某种诱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消化障碍时,即可诱发本病。诱发原因主要是母猪过肥、乳汁过浓、仔猪饮污水或猪尿而引起白痢。或因母猪年老体弱,泌乳不足或乳汁稀薄,仔猪营养不良,消化器官发育不全,母猪吃了霉烂不洁饲料或饲料营养不全,猪圈卫生不好,阴冷潮湿,哺乳母猪久卧湿地,乳房污染不洁等。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该病虽然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仍然长期危害着小型规模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的仔猪。本文就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仔猪黄痢和白痢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综合诊断,以及采取的措施作一介绍,供广大养殖者参考。1流行特点(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亦称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早发性大肠杆菌病。该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是母猪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仔猪黄白痢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诊断等,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仔猪黄白痢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仔猪黄白痢,母猪、仔猪自身、外界环境均是引发该病的诱因,可以通过强化卫生工作、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疫苗及药物等措施来预防该病。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通常是由致病性大肠埃氏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云南省景东县仔猪黄白痢疾病发病范围较广,严重影响了当地生猪的养殖,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景东县对该病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长期盲目地用药,造成了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为后续的治疗增加困难。笔者力图对景东县仔猪黄白痢发病的病因和治疗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的探讨,为今后仔猪黄白痢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我县农村养猪最常发生的疾病,以往饲养户单靠打针、灌药治疗,使仔猪黄白痢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工作中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来指导饲养户防治仔猪黄白痢取得满意的效果:1妊娠母猪要多喂青粗饲料,对体瘦的母猪和产前五个月的母猪应增加精料,主要是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以提高仔猪初生重。但妊娠母猪不要喂得过肥。哺乳母猪饲料营养要全面,要多喂青绿饲料,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乳的品质,使仔猪生长发育良好,增强抗病力,减少下痢。2母猪在产前15天注射1次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业发展过程当中,时常遭受一些病害侵扰,对猪的健康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严重阻碍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仔猪黄白痢便是生猪养殖业当中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是由于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导致,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简称,实际是指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白痢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常常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正确诊断仔猪黄白痢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当中结合实践,从仔猪黄白痢流行特点及发病情况入手,分析该病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措施、治疗方法,希望能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控制和减少仔猪黄白痢对生猪养殖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痢和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病 ,常给养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 ,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病率为 2 0 %~ 6 0 % ,死亡率达 6 0 %以上。目前对仔猪黄痢、白痢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办法 ,如强化兽医卫生管理 ;加强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对哺乳仔猪用微生态制剂或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对妊娠母猪进行预防接种等。目前对妊娠母猪预防接种的疫苗有 987P基因工程苗、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苗、K88-K99- 987P三价基因工程苗等。从使用情况来看 ,效果不一。有些猪场…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预防试验和仔猪黄白痢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母猪使用仔猪黄白痢基因工程多价苗的基础上,给母猪和仔猪内服微生态制剂,对仔猪黄白痢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仔猪发生黄白痢后,用微生态制剂给母猪和仔猪内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是给仔猪注射中草药注射液和给母猪内服中草药制剂。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是新生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本文介绍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综合措施,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由于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哺乳期仔猪易发。该病在散养农户和大型养猪场都可发生,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损害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疾病。同时,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多,且非常容易形成耐药性,因此防治该病比较困难。现探讨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控措施,旨在为养猪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发病日齢小,仔猪抵抗力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广泛,规模化猪场几乎都有该病流行,严重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效益。仔猪黄白痢临床上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的液状粪便为特征,比较容易作出临床诊断,但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的病原微生物,且血清型较多,通过疫苗免疫一般效果不理想。所以该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作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实践表明采用这套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总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30日龄以内仔猪常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也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腹泻、粪便黄、白色为特征,该病流行十分广泛,无论是规模养猪场还是传统工家庭养殖,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该病病程短、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