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月19~23日,主题为"生态建设·农业变革·草牧业"的"第四届中国草业大会"在凉爽宜人的夏都西宁隆重举办,大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青海大学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承办,并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和青海省农牧厅的全力指导,以及中国草学会、中国奶业协会、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各省市(自治区)草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科研与教学人员以及国内外草产业企业近800名会议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省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融带,农牧交错互补特点明显。近年来,湟源县按照"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建成全省农区畜牧业发展示范县"总体目标,遵循"立草兴牧、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发展思路,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朔州市地处山西省北部,属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山西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区,是全国惟一整市推进的草牧业试验试点市。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朔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快草牧业试验试点市建设,走出了"立草为业、草畜结合、以草促牧、以牧富民"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产业。2015年,山西省朔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整市推进的草牧业试点市。2016年,又被确定为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先行区。面对这一重大政策机遇,朔州市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介绍草牧业试点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省朔州市紧紧抓住国家草牧业、粮改饲政策机遇,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的工作部署,准确定位,把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工作列入全市"2+7"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产业结构调整、草业发展、现代化牛羊养殖、龙头企业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用力,取得了较好成效。2018年,全市草牧业总收入84.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草牧业纯收入3350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101%、123%。  相似文献   

6.
我国草牧业发展理论及科技支撑重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侯向阳 《草业科学》2015,32(5):823-827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发展草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草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草牧业的概念进行新的阐释,提出草牧业的概念是草业+草食畜牧业+相关延伸产业的"三合一"产业耦合关系,进一步从草业基础产业论、生态畜产品供需均衡理论、产业技术和产品质量升级刺激经济增长理论、产业融合和耦合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等方面论述草牧业是融合多产业的新兴复合产业,其发展主要以生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同时针对我国草原区、半农半牧区及农区草牧业发展存在的不同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关突破性关键技术和优化模式,阐明不同区域发展草牧业的科技支撑重点,为加快推进草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国家对草牧业发展高度重视。2014年10月,汪洋副总理专题听取农业部汇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草牧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2015年,农业部将加快草牧业发展作为重点课题专题研究,并在全国12个省(区)开展了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今年1月,于康震副部长在《加快草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报告》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根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对青海省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改善其饲草种植、草产品加工结构,解决其农牧交错带、牧区单一饲草种类连作造成的饲草产量低、营养质量差及饲草加工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青海省饲草轮作模式:"禾本科饲草+豆科饲草"轮作、"豆科饲草+禾本科作物"轮作、"禾本科饲草+豆科作物"轮作、"禾本科、豆科饲草+经济作物"轮作、"燕麦+豆科饲草"混播、"燕麦+豆科饲草"混播、"农作物+饲草"复种和饲草加工模式:青干草加工、青贮饲草加工、草颗粒和草块加工、专用饲料加工,通过这些模式,使青海省形成轮作模式多样性、饲草产品多元化的产业经营格局,从而提高饲草质量和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青海省西宁市、海北州、海南州三地典型农牧交错区和牧区4县13个乡的家庭牧场,对其舍饲育肥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牦牛舍饲育肥饲养模式和经济效益,提出了牦牛产业高品质、高质量发展若干建议,以期为牦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朔州市地处北方农牧交错的黄金产业带,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核心区。近年来,随着"粮改饲"政策和"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政策的实施,朔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朔州肉羊产业集群得到长足发展。基于山西省和朔州市2005—2016年肉羊产业发展数据,本研究在分析朔州市肉羊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同时,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以及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集中度来看,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明显,且集中化程度高于专业化程度;从竞争力来看,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效率优势处于上升阶段,规模优势已趋稳定。综上可知,得益于"粮改饲"政策和"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政策的实施,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自2014年起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草牧业,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不同区域发展草牧业进行设计和指导;中央财政安排了粮改饲、牛羊良种补贴、南方草牧业推进行动等扶持项目;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召开两次全国站长会议部署落实工作任务;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3 000米以上,可利用草地4.74亿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畜牧业是青海农牧业的主体产业。草原面积大,但产草量低,饲草短缺是青海草牧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粮改饲"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青海海拔较高、耕地种植粮油农作物效益低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草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降低了养殖成本。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对  相似文献   

13.
正农牧交错带地区兼具农区牧区特点,拥有充足的饲草资源和适宜的粮食资源,非常利于开展牛羊繁育。Y合作社地处冀北农牧交错带,是一家集玉米种植、母畜繁育于一体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现阶段母牛存栏500头、种植基地300亩,入社成员172户。该合作社在参与农业农村部2019年启动实施的"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中,逐渐探索出政府引导、合作社服务、养殖户参与的"合作服务"经营模式。该模式深度发掘农牧交错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将饲草种植与牛羊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产业间、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农牧交错区畜牧产业和饲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海东地区牛羊草食畜资源丰富的基地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740km2,其中耕地面积3.68万hm2,天然草场21万hm2。辖17个乡(镇)和2个行政管委会,366个行政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油菜、马铃薯等。牧业产值2.66亿,牧业人均纯  相似文献   

15.
南方草地在发展现代草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草牧业",明确了草牧业在促进我国"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现代草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提升的新型现代化生态草畜产业,是通过现代的理念、科技和装备实现传统草牧业的"弯道超越"。"现代草牧业"应包括牛羊等草食畜牧业、饲草料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三大部分。从SWOT分析看,发展南方草牧业有很好的草地资源、气候条件、区位优势、畜牧业基础等有利条件,南方草牧业发展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全市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形成了种草、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格局。但是,草牧业发展中仍存在主导产业和精准脱贫的战略脱节;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草食畜良种化水平低;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等问题。全市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加快现代饲草料生产,进一步扩大养殖量,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知名品牌体系建设;联动加工与流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加大动物卫生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草牧业发展创造安全环境等措施,力争把草牧业打造成定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精准脱贫、建成小康的首位产业;把定西建设成全省草牧业大市、"中国西部草都"和全国重要的肉羊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为掌握全省草牧业发展现状,探索草牧业发展机制,系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草牧业发展,2019年4~7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草原牧业处、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有关单位技术人员深入康定、叙永、南江等16个市区县,采取问卷调查、实地查看、走访农牧民、专家案头研究、与基层干部座谈等方式,对全省草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探索草牧业创新性发展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9):F0003-F0003
8月15日,“2014首届绿色农牧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召开。本次大会由蒙羊牧业组织牵头,以“绿色产业、县域经济”为主题,共同探讨绿色农牧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