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银杏(Ginkgo biloba)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5株被鉴定为链孢霉菌属、4株为酵母属、4株为曲霉属,3株为毛霉属、3株为青霉属,2株为根霉属,1株为简梗孢霉属,3株分离菌株不产孢子。测定25株内生真菌对3种受试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共筛选得到11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显微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盐渍肠衣发生红变的原因,利用嗜盐菌及嗜盐菌选择性培养基,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反复分离纯化,从发生盐红现象的肠衣中分离得到1株产红色素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3.
利用MRS培养基从酸奶中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用经典分离法对所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系统的细菌学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乳酸菌属。对其进行生长曲线、pH及酸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分离乳酸菌的对数生长期为18 h;培养以后pH下降达到稳定;酸度较高的产酸时间为前18 h。该菌株生长速度快,产酸量高,适合作为发酵饲料的菌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能够产生色素的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核桃枝干上分离鉴定出1株产天然红色素的毛壳菌属真菌YLHT-2A,通过形态学和ITS分子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YLHT-2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LHT-2A鉴定为金色毛壳(Chaetomium aureum);该菌株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培养温度是30℃,最佳生长光照条件是24 h全黑暗,最佳生长pH为10。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利用橘皮进行工业化提取果胶酶,采用平板分离法进行果胶酶高产菌株的筛选与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和复筛分离得到1株果胶酶的高产菌株,根据形态特征观察初步鉴定其为黑曲霉。其固态发酵最优产酶条件为:橘皮粉0.5g,硫酸铵0.20g,麸皮10g,水10mL,28℃培养3d,在此条件下,该菌株的酶活力可达到1 447.86U·mL-1。  相似文献   

6.
一株巨菌草内生细菌的鉴定及其促生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菌草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划线分离法筛选内生细菌,采用Salkowski比色法筛选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的菌株,同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溶磷能力、Ashby培养基验证其固氮潜能、CAS方法检测其产生铁载体能力,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优良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巨菌草中筛选出86株内生细菌,其中菌株YA-6的产IAA能力最高(11.73 mg/L),且具有溶磷、固氮和产铁载体的能力,溶磷量为7.103 mg/L。菌株YA-6菌体杆状,呈革兰氏阴性,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属假单胞菌属,与Pseudomonas hunanensis同源性最高(99.36%)。巨菌草内生菌YA-6具有多种促生特性,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内生细菌与七叶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七叶树的根茎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等4种靶标菌的抑菌活性,同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筛选产IAA菌株,测定其产量,为菌肥的研发提供潜在资源。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七叶树内生细菌,并对其进行菌株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七叶树内生细菌培养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等四种靶标菌的抑菌活性。采用Salkowski法测定产IAA的能力。结果表明:共分离出48株内生细菌,分属于4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总菌株的68.4%,共有3个属的28株内生细菌至少对一株拮抗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占总菌株的58%。共筛选出5株产IAA的菌株,分别是WJ-66、WJ-7、WJ-57、WJ-89、WJ-19,其中WJ-7的吲哚乙酸产量为22.768mg·L~(-1)。七叶树中蕴含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产IAA的菌株,可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和微生物菌肥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康静  闫清华  陈红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53-5853
[目的]筛选和鉴定1株产岩藻多糖酶淡水菌。[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产岩藻多糖酶淡水菌株,对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t6SrRNA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菌株酶活力单位为2.57IU。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鉴定结果,该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解决内陆省份生产酶制剂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4,(5):72-75
为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菌种资源,本研究以新鲜的无病害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稀释平板分离法分离得到87株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得到4株对辣椒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经过叶盘法复筛得到一株防治效果比较好的Y29菌株,其防治效果达到了72.9%,且防效稳定。通过观察Y29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和产孢结构,分析其26S rDNA D1/D2区序列和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小光壳属中的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药用植物秦艽的叶中分离1株内生真菌,并对抗氧化、抑菌等生物学活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基础.[方法]用组织分离法从秦艽的叶中分离纯化了1株内生真菌菌株,采用形态学结合rDNA ITS区、LSU基因序列鉴定菌株;采用PCR技术扩增菌株的PKS基因;采用DPPH法检测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稻草秸秆饲料中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运用PDA平板培养基连续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并结合形态学、生化和分子鉴定,对产纤维素酶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从2种稻草秸秆饲料中共筛选出菌株31种,鉴定出放线菌12种、细菌8种、真菌11种;分离得到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的放线菌1株和细菌1株,可进一步应用于秸秆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青海省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从中筛选获得了1株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酶活达到6.67 U·mL-1,且该菌株产菊粉酶类型为外切酶。通过对其rDNA-ITS的序列测定及分析,再结合形态学观察,将菌株鉴定为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地区的病样,分别采用直接分离法、保湿培养分离法、薯片夹叶分离法、薯片诱导分离法等分离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SRA进行分离,通过挑取菌落边缘菌丝尖端于斜面培养基进行纯化,共获得重庆马铃薯和番茄主产区186个致病疫霉菌株。测定代表性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结果表明,致病疫霉在RSA上生长最快,RA和RSB次之;在RSB上产孢最多,RTA次之。  相似文献   

14.
王舒  李汉骏  查美玲  付鸣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95-11597
[目的]对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为产纤维素酶菌株种类的丰富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和摇瓶发酵产酶复筛从农田稻草堆的土壤中筛选出可产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并对其发酵产酶培养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优化,同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和18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为1株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RSC1,发酵产酶培养基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中含1.3%CMC-Na,0.1%酵母膏和0.1%MgSO4时其产酶活性最高。对该菌进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丝状真菌RSC1与毛霉属真菌Mucor amphibiorum相似度为97%,故将该丝状真菌命名为Mucor amphibiorum RSC1。[结论]该研究鉴定了所分离纯化的菌株为Mucor amphibiorum RSC1,该结果为产纤维素酶菌株种类的丰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用双层培养基法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115株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从中筛选出24株对啤酒酵母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筛选产苯乳酸量最高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对初筛的24株菌株发酵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7株苯乳酸的产量〉60 mg/L的菌株,其中菌株P421乳酸菌显示出最高的苯乳酸生产能力,苯乳酸产量可达80.5 mg/L。根据菌株P42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产苯乳酸的菌株,建立了1种准确筛选苯乳酸生产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产乳酸芽孢杆菌RS-1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可以产乳酸的芽孢杆菌,通过加热富集培养及特异性MRS培养基结合溶钙圈的方法,从发酵制品、土样及腐烂水果等样品中分离纯化出15株具有产乳酸能力的芽孢杆菌。将这些菌株进行纯化培养,利用纸层析法和EDTA定钙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筛选出1株产乳酸能力较高的菌株,命名为RS-1。并对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鉴定此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银杏内生真菌产黄酮情况,对从贵州大学校园银杏树叶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GZUY201进行鉴定及产黄酮的研究。菌株鉴定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HPLC法测定其产黄酮的含量。鉴定菌株GZUY201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菌株发酵液和菌丝体产黄酮苷元槲皮素量可达40.8 mg.L-1和101.7 mg.g-1。银杏内生裂褶菌可产黄酮苷元槲皮素,可作为生产银杏黄酮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8.
采用罗丹明B法在蒙古族传统奶嚼克中分离筛选产脂肪酶较高菌株,基于16S rDNA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奶嚼克中筛选出有透明光圈的25株产脂肪酶菌株,其中J-4-2酶活力最高可达到4.00U·mL-1;通过16S rDNA共鉴定出17株菌,其中6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相似文献   

19.
从青海省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从中筛选获得了1株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酶活达到6.67 U/ml,且该菌株产菊粉酶类型为外切酶。通过对其r DNA-ITS的序列测定及分析,再结合形态学观察,将菌株鉴定为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  相似文献   

20.
草鱼肠道细菌产消化酶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草鱼肠道细菌在食饵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为微生态饲用添加剂的开发研究打下基础,从健康的草鱼肠道中分离出30株细菌,对其进行了革兰氏染色鉴定和产消化酶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6株为革兰氏阳性菌,24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有46.6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43.33%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40.00%的菌株能分泌淀粉酶,16.67%的菌株能分泌纤维素酶,其中产4种酶的有3株,产3种酶的有3株,产2种酶的有6株,产1种酶的有14株,不产酶的仅有4株,产酶菌株的比例高达8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