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太平洋银鲑又名银大麻哈鱼,鱼肉呈鲜橘红色,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东营艾格蓝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与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合作,通过为期一年多的养殖探索,成功利用当地的盐碱地地下水实现了银鲑的工厂化养殖,成鱼达到上市规格。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设施及苗种1.水源情况淡水井2口,井深610米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黄河三角洲地区名贵水产养殖品种,引进太平洋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鱼苗,应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13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鱼苗从平均体重10 g长至105 g,日增重1.03 g。养殖期间共死亡280尾,死亡率0.56%。总生物量增加4 721 kg,共投喂颗粒饲料4 013 kg,饲料系数为0.85。试验表明应用盐碱地下水进行银鲑的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麻哈鱼养殖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日本养殖太平洋大麻哈鱼的主要方法是海洋网箱养殖。1973年,日本从美国引进1百万尾银大麻哈鱼和鳗鱼苗,开始进行大麻哈鱼淡水养殖。1975年转向海水养殖,其主要原因是大麻哈鱼在海洋里生长速硬快。  相似文献   

4.
三文鱼是鲑鳟鱼类。英文Salmon的音译。 野生三文鱼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三文鱼系冷水性鱼类,它的生存适温为0—18℃,摄食和增长最佳水温14—17℃,生长的适温7℃—17℃,在哈尔滨北方地区可以夏冬全年养殖。三文鱼可以用动物性人工颗粒饲料进行驯化养殖。 哈尔滨市金山堡鱼种场于2001年4月份从北京引入三文鱼(太平洋鲑、银鲑、北极白点鲑)三个品种,利用地下深井水进行养殖,获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对野生银鲫背部肌肉脂类脂肪酸的组成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相比较。野生银鲫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背部肌肉脂类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基本相同,野生银鲫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4.55~27.30%,人工养殖银鲫为23.35~23.97%,白鲫为23.73%;—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低,野生银鲫—烯酸的含量为23.97~29.53%,人工养殖银鲫为41.81~42.52%,白鲫为46.53%;多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多烯酸的含量为41.53~46.77%,人工养殖银鲫为28.91~32.58%,白鲫为27.46%;其中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野生银鲫亦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为25.74~27.99%,人工养殖银鲫为11.86~12.99%,白鲫为6.43%,而且ω_3/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野生银鲫也同样大于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野生银鲫ω_2/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为1.37~1.74.人工养殖银鲫为0.60~0.87,白鲫为0.31.  相似文献   

6.
澳洲银鲈的生物学与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银鲈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属鲈形目,体形与其它鲈鱼相似,该鱼具有广泛的食性和对温度的适应性,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养殖。2004年天津市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种3厘米澳洲银鲈2万尾进行工厂化养殖,获得成功,本文介绍澳洲银鲈的生物学及工厂化养殖过程。一、澳洲银鲈生物学概况1.形态结构澳洲银鲈鱼体呈纺锤体型、侧扁,头部尖细、口小。侧线上方至背部颜色较深,呈灰黑色;侧线下方至腹部为银白色。侧线鳞平直、明显。2.食性与生长澳洲银鲈是澳州当地温和的养殖品种,生活在河流中,以小虾、昆虫、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试养银鲑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娄忠玉 《淡水渔业》2001,31(2):14-14
银鲑原是一种海水鱼类 ,在美国经人工驯化后能够在淡水中养殖。近几年国内银鲑养殖仅限于北京地区几个有渔业外事关系的单位 ,其他省区没有养殖。本所 2 0 0 0年 5月 2 7日从北京康鑫水产公司引进银鲑试养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苗种引进及放养5月 2 7日从北京康鑫水产公司 ,采用泡沫箱尼龙袋充氧加冰的方法 ,空运规格 7~ 8厘米的银鲑鱼苗 10 0 0尾 ,每箱装 2 50尾 ,运输时间 16小时 ,运输成活率 10 0 %。鱼苗运抵渔场后 ,先暂养在网箱中 ,投喂煮熟的鸡蛋黄 ,第 2天放入流水池塘。池塘面积 38平方米 ,水深 4 0厘米 ,养殖水为泉水 ,水温 10…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涧溪水养殖冷水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类学,生态学和在商品消费中对冷水鱼进行定义;从自然分布、人工养殖与放流和培育与孵化等方面简要介绍国外、国内冷水鱼的发展状况;作为哈尔滨地区首次利用山涧溪水养殖金鳟、银鲑、白点鲑和太平洋鲑的实验参与者,形成管理报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于开发哈尔滨地区冷水资源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小农户的吸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牡蛎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浙江省牡蛎养殖模式,处延牡蛎养殖海区,进一步巩固自然附苗基础上的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搞好太平洋牡蛎良种场建设规划,尽早使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重视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搞好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牡蛎销售渠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地处寒温带,冷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可养殖水面74.8万亩,非常适合发展名优冷水性鱼类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是促进我市质量效益型渔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迄今为止,哈尔滨市已开发养殖的名优冷水性鱼类有大眼狮鲈、湖白鲑、太平洋鲑、鲟鱼、金鳟、彩虹鳟、银鲑等多个品种,但苗种来源多为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地进口,  相似文献   

11.
澳州银鲈(Bidyanus bidyanus)(图见彩中插2)是银鲈的一种,为澳大利亚本地的一个淡水品种。其肉质鲜嫩、少刺,可食率达60%,深受游钓业者的喜爱。澳州银鲈属广温性鱼类,生存温度为2~37℃,对溶氧的要求较低,并具有较广的pH值适应性。属杂食1生,人工养殖可投喂配合饲料,2~3年可达性成熟,怀卵量大,可达15万粒/千克。可进行池塘、水库、网箱、工厂化等养殖。本项目组于2006-2008年间在工厂化养鱼车间成功进行了澳洲银鲈的商品鱼养殖,现将养殖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中综述银鲈(Bidyamus bidyuanus)的养殖现状,总结了银鲈的食性与摄食特点、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种苗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国内银鲈养殖提供一些参考,促进银鲈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最近公布了适宜在我国推广的一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这些品种有:1.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彭泽鲤、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种、德国镜鲤选育系等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品系)。2.丰鲤、荷包鲤、三杂交鲤、杂育银鲫、福寿鱼、奥尼鱼、岳鲤、鞭容鲤等品种具有杂交优势,但只适宜在人工能够完全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使用,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3.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露斯塔野鲮、革胡子鲶、大口黑鲈、散鳞镜鲤、虹鳟、道纳尔逊氏虹鳟、太平洋牡蛎等为适宜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北河庄渔场在1997年开始摸索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取得了成功。具体办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方式:采用池塘培养银鲫,搭配部分红出鱼。级培育2.养殖工艺:引苗分塘二级培育培育分塘成鱼起捕。1997年4月23日从南方引进银鲫县花10万尾放人2亩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银鲈(Bidyanus bidyuanus)的养殖现状,总结了银鲈的食性与摄食特点、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国内银鲈养殖提供一些参考,促进银鲈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银大麻哈鱼的养殖方法,以使南朝鲜冬季海水养殖休渔期的11月至翌年5月末,进行渔场的二茬生产,已取得成功。南朝鲜有关养殖业和海洋研究所、国立水产振兴院、庆南淡水养殖研究所等,共同组成银大麻哈鱼养殖技术研究小组。在长时间的海水养殖渔场的休渔期,进行银大麻啥鱼的养殖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5,(10):81-81
银鲫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银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技术简单,养殖效益好,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面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近几年来,在银鲫养殖过程中,由于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其养  相似文献   

18.
驼背鲑、秋鲑、银鲑、红鲑、王鲑、马苏鲑属于太平洋鲑种。分布地区在太平洋北部,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共同特点是一次产卵后死亡。太平洋鲑主要栖息于亚洲和北美的太平洋沿岸,分布极广。驼背鲑分布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冰封的勒拿河和亚洲朝鲜半岛的温暖水域,马更些河和美洲大陆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河)。秋鲑的栖息地几乎与上述地区吻合。银鲑分布在严寒的阿纳德尔河、西部的日本海和太平洋东部的圣佛朗西斯科湾。红鲑栖息于堪察加的河流和湖泊中,也进入鄂霍次克沿岸和库里尔斯克岛屿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鲑鳟鱼养殖品种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我国蛙鳟鱼(本文特指鲑亚科鲑属、大马哈鱼属和红点鲑属的)养殖品种迅速增加,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虹鳟鱼1种发展到10余种,主要有:虹鳟(道氏),褐鳟,金鳟,银鲑(银大马哈鱼),大鳞鲑(大鳞大马哈鱼),大西洋鲑,太平洋鲑,北极红点鲑,白斑红点鲑,花羔红点鲑,硬头鳟(全雌),彩虹鳟(全雌或3倍体),山女鳟(孟苏大马哈鱼)等。以上鱼类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太平洋牡蛎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我国,近年,筏式养殖太平洋牡蛎发展迅速,仅在大连市沿海已养殖28000余台,由于局部养殖密度过大,海况异常,自1995年以来,一些养殖地区出现了繁殖期的牡蛎大批量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